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自从姐姐添了小外甥,我的“家庭医生热线”便不时被打响。前两天,我下夜班刚睡下,就被她一惊一乍的来电惊醒。原来,一岁多的小外甥,刚在床上又蹦又跳的,一不小心,竞从床上跌落下地,手脚磕破了点皮,虽无大碍,但姐姐依然十分紧张,马上打来电话。

  • 标签: 皮肤 消毒 家庭医生
  • 简介:皮肤是身体中面积最大的器官,也是毒素进入身体的最便捷途径。皮肤对一般毒素的吸收率为60%。一般来说,现代女性每天会在自己的皮肤上使用515种化学物质,哪些物质危害皮肤健康呢?

  • 标签: 皮肤健康 化学物质 吸收率 身体 毒素
  • 简介:老年皮肤瘙痒症,医学上叫做“老年干性皮肤瘙痒症”,主要发生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有些老年人到秋末就开始感到皮肤瘙痒,一直痒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待天气转暖后才逐渐恢复正常。瘙痒的主要部位在脊背处,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皮肤萎缩、退化、干燥以及皮肤神经功能失调,

  • 标签: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药膳 神经功能失调 秋冬季节 皮肤萎缩 老年人
  • 简介:皮肤瘙痒症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晚间瘙痒比白天严重。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变薄,表面有糠秕状脱屑,长期搔抓,皮肤上会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甚至为苔藓样变、皮革样变等增厚表现,抓破、表皮剥脱严重者可以发生皮肤感染。

  • 标签: 皮肤瘙痒症 中老年 用药 皮肤干燥 主要表现 色素沉着
  • 简介:很多中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压力之下,失业、升职、调薪、办公室关系等等。据统计,与工作压力相关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疾病已经成为导致员工缺勤、停工、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压力谁都有,有了压力就要释放,如果不能及时释放,身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

  • 标签: 职场压力 压力相关 人到中年 调薪 工作压力 给你
  • 简介: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损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烧伤整形科2O1O年1月-2O13年11月收治的2O例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O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17例,治愈率85%,死亡3例,病死率15%。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损伤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 烧伤 吸入性 综合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不少人由于工作中遇到压力,生活中遇到烦恼,便选择去运动.然而,带着太大的压力或不良情绪去锻炼,不仅起不到减压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精神紧张、身体疲劳,压力也变得更大了.

  • 标签: 压力 健身 心理 不良情绪 精神紧张 身体疲劳
  • 简介:烟酰胺是皮肤科的常用药,主要用作烟酰胺或烟酸缺乏引起的糙皮病等。近年来,一些试验研究及临床用药发现烟酰胺可用于更加广泛的适应证,例如系统用药治疗天疱疮,局部用于治疗痤疮,降低色素沉着以及调节皮肤光免疫反应等。本文综述了烟酰胺在皮肤科的应用新进展。

  • 标签: 烟酰胺 痤疮 色素沉着 光免疫抑制
  • 简介:“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强化基础护理及规范护理行为,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是随着2010年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对护理工作提出新要求,是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改革。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士工作压力 护理服务质量 手术室 临床护理工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片预处理组、杜仲多糖预处理组。监测各组兔血清心肌酶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水平的变化。结果杜仲多糖预处理组心肌酶、SOD、MDA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杜仲多糖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心肌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杜仲多糖 杜仲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单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SIMV辅以压力支持(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效果,探讨SIMV+PS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采用SIMV+PS通气模式的39例RDS患儿为观察组,以单纯SIMV通气的39例RDS患儿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患儿出生后28d内及出院或死亡时的结局.结果观察组第28天时补氧率为4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8%(P<0.05);观察组RDS患儿出生起至死亡或出院的最终脱机日龄为20(12~38)d、机械通气时间为19(10~31)d及补氧时间为20(14~3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出生后28d内肺动脉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出生后28d内死亡率及间质肺气肿、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和Ⅳ级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MV辅以PS可在不增加呼吸做功的前提下,降低RDS的氧依赖,减少补氧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早期阶段实施保护肺通气策略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便携式超声检查在野战介入方舱快速诊治血管损伤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在野战介入方舱内对10只健康成年猪通过血管介入建立腹部脏器血管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便携式超声分别探查造模前、造模后即刻、10、30min损伤部位的超声影像图变化,并与血管造影比较.结果10只实验猪共造成10处血管损伤,造模前超声显示肝、脾、肾形态正常、结构清晰,造模后即刻、10、30min超声和血管造影分别检出2、5、7只形成血肿和10、8、6只造影剂外渗;超声诊断率分别为20.0%、50.0%、70.0%,血管造影诊断率分别为100.0%、80.0%、60.0%.结论便携式超声检查对外伤所致的血管损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作为战场一线野战介入方舱内血管损伤快速诊治的首选筛查手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微创介入方舱 超声检查 血管 创伤和损伤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已在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及免疫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其在动物模型中已证实可迁移到损伤的部位,但其潜在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趋化分子受体、补体及黏附分子在白细胞向特异性组织归巢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了造血前体细胞的运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很可能有相似之处。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其归巢促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内外因进行综述。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骨折愈合 归巢
  • 简介:目的探讨强负荷训练对新兵心肌的影响和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某部入伍1个月健康男性新兵200名,随机分为A组(5km越野跑)和B组(仅参加日常的队列和一般强度训练),每组100名。两组分别于训练当日晨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TnT)、B型钠尿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C反应蛋白(CRP),并于训练后即刻检测BNP和CRP,训练后次日晨检测cTnT和H-FABP。结果两组新兵运动前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A组运动后cTnT、BNP、H-FABP和CRP较运动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B组,B组仅cTnT运动后高于运动前(P〈0.01,P〈0.05)。结论新兵入伍后首次5km越野跑可导致心肌微损伤,其原因可能与首次强负荷训练导致心肌炎症和心脏室壁张力增高有关。

  • 标签: 军事人员 肌钙蛋白T B型钠尿肽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中柱韧带结构损伤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柱中柱韧带结构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期的未伴有脊柱中柱韧带结构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复位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IA神经功能损伤评级情况、损伤椎体形态变化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损伤分级较对照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SIA神经功能损伤评级仍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椎体形态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椎体形态的改善情况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Barthel指数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依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中柱韧带结构损伤与否对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有很大的影响,需要仔细对待,避免进一步损伤

  • 标签: 脊柱中柱韧带结构损伤 胸腰椎爆裂骨折 手术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多烯磷脂酰胆碱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40只昆明小鼠分为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3组小鼠实验第1-4天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mg·kg-1·d-1)诱导肝损伤,第5-14天分别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2ml、还原型谷胱甘肽180mg·kg-1·d-1、多烯磷脂酰胆碱90mg·kg-1·d-1;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第1天给药前和第15天测定小鼠体重;实验第15天,小鼠处死前眼眶取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谷胱甘肽水平,处死小鼠后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系数,取肝组织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第15天,应用环磷酰胺的3组小鼠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体重高于肝损伤模型组(P〈0.05);肝损伤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5.74%±0.11%)高于对照组(4.68%±0.37%)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4.81%±0.19%)(均P〈0.01),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小鼠肝脏系数(5.25%±0.35%)]也高于对照组(P〈0.05)。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29.8±1.9)、(110.9±1.3)、(125.7±2.6)μmol/L]均高于对照组(100.8±3.0)μmol/L(均P〈0.01),但还原型谷胱甘肽组低于肝损伤模型组(P〈0.01)。肝损伤模型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血清谷胱甘肽水平[(50.5±1.9)、(55.9±2.4)g/L]均低于对照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组[(73.8±4.3)、(71.3±3.7)g/L](均P〈0.01)。肝损伤模型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肝组织AST、ALT、SOD和CAT�

  • 标签: 环磷酰胺 谷胱甘肽 磷脂酰胆碱类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总结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行分流与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9例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的颅脑损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无颅内感染,术后82.1%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脑膨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积水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目的观察介入方舱内球囊临时封堵联合外科缝合止血在创伤损伤出血犬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只,建立肾损伤出血模型并行肾动脉造影,实验组用球囊导管于二级血管处临时封堵止血,然后外科缝合伤口,撤除封堵气囊,复查造影,游离右侧肾动脉并结扎.对照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选择肾动脉栓塞止血,游离并结扎右侧肾动脉.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肾止血时间、出血量、收缩压和脉搏,术前、术后1d、2周监测血红蛋白和肾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周观察肾脏组织学和病理损伤评分.结果实验组肾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收缩压、脉搏、肾脏病理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血红蛋白较术前降低,血清肌酐、尿素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血红蛋白和肾功能与术前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方舱内应用球囊临时封堵联合外科缝合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损伤止血方法.

  • 标签: 微创介入方舱 创伤和损伤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目的采用核磁(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讨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后血清代谢物变化规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两组,模型组ip40%CCl4植物油溶液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的植物油,造模24h后股动脉取血,常规肝脏病理切片,取血前12h禁食不禁水。比色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600MHzNMR波谱仪分析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代谢轮廓,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模型组中ALT的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内形成很多空泡,肝细胞变大,坏死严重,有出血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1H-NMR代谢图谱中共鉴定了20个代谢物,并确认了6个与CCl4致肝损伤相关的标志物。结论常规血生化指标和肝病理切片结果与代谢组学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相一致,且代谢组学可发现引起肝损伤的代谢标志物。

  • 标签: 四氯化碳 肝损伤 NMR 代谢组学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目的:研究猕猴桃根多糖(APPS)脂质体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以联苯双酯为对照药,以小鼠血清中ALT、AST等为指标,评价APPS脂质体的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结果:APPS脂质体口服液高剂量(200mg/kg)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药效作用结果显著(P〈0.05或P%0.01)。低剂量(50mg/kg)对各肝损伤模型的治疗则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APPS脂质体口服液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APPS脂质体 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 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