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经典选读》是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对于培育中医学专业学生中医特有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存在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经典学习氛围不浓、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我校针对存在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文化氛围营造、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入手,课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办学特色得到彰显。

  • 标签: 高职高专 《中医经典选读》 课程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经典选读》是高职高专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核心课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存在课程研究不够、思政元素挖掘有待深入、思政元素与教学结合紧密度不够、思政元素挖掘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受课程重视不够、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中医药内在机理研究不够等因素影响,建议在教育理念上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培养、注重医德养成教育、加强实践教学、挖掘身边思政元素等方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思政教育对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高职高专 《中医经典选读》 课程思政 问题与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育吠陀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印度等南亚国家传统医学的主体。印度学界将阿育吠陀按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分为吠陀时代、本集时代、汇编时代、近现代4个不同历史时段。吠陀时代包含阿育吠陀内容的文献有《吠陀本集》《梵书》《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等;在本集时代,《阇罗迦本集》《妙闻本集》《八支心要本集》“三大医典”问世,标志着阿育吠陀已发展为成熟的医学体系;在汇编时代《摩陀婆症候论》《莎朗加达拉本集》《有光》问世,被称为“三小医典”,此时还有大量注释前代经典的文献涌现,阿育吠陀不断完善;近现代以来,阿育吠陀经典著作作为文化遗产被整理、编撰和翻译,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虽然中国学者对阿育吠陀的研究日渐增多,但尚缺乏系统地翻译和深入地研究。通过介绍阿育吠陀相关文献,为中国传统医药界开展阿育吠陀文献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阿育吠陀 经典著作 吠陀时代 本集时代 汇编时代 近现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公布为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曙光,并成为中药新药创新研发的焦点。但是经典名方中药材的本草考证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并结合现代研究资料探究古代经典名方中的黄连是否为黄连品系中的雅连,梳理雅连的名称演变、物种基原、产地变迁、药用功效、在中医药上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古代经典名方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雅连资源提供本草学依据。

  • 标签: 雅连,本草考证 道地 功效 经典名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浅谈中医护理特色及中医临床护理应用。方法:抽取本院中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间接收的9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测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中各有45例患儿。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实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儿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 护理特色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邓国邦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10-09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8期
  • 机构:苍溪县黄猫垭镇卫生院,四川广元 628000
  • 简介:中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至今已积累了千年的经验,为中华民族儿女的健康 繁衍作出重要贡献,现仍在我国的保健事业中担当重要角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中 医渊源于古代哲学, 内容多与阴阳平衡,五行学说有关,大部分人认为中医古老而又 神秘,不知其所以然,对中医的治疗方法很是好奇。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中医怎么 看病?”相信大家读后对比会形成一定的了解。

  • 标签: 中医;看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