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间歇斜视(intermittentexotropia,IXT,X(T))是介于隐性斜视与显性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在各类共同性斜视中占第一位。间歇斜视发病原因主要是集合和分开功能之间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以及融合功能低下引起。平均发病年龄岁,女性多发。斜视角随注视距离、注意4力强弱、视力疲劳状态在正位与斜视间变动。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能力评估 隐性斜视 视力疲劳 显性斜视 斜视角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间歇斜视患者手术年龄越小(大于1.5岁),其眼位矫正术后眼位正位的机率越大,治愈的机会更大,所以建议发现双眼视功能损害时早期即可进行手术矫正,以期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达到美观和功能恢复的双重目标。

  • 标签: 外斜视 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共同性斜视并进行手术的患者病历进行回顾分析。共有188例,其中男性114人,女性74人。分析共同斜视患者发现斜视的年龄、进行矫正的年龄、临床表现等情况对患者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的影响。结果患者的发病年龄、进行矫正的年龄、是否伴有弱视、病程长短、术后立体视觉训练情况等对患者术后立体视的功能重建都有影响。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立体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天性麻痹斜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后天性麻痹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第一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及斜视度进行检查,并对其治愈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本组患者的第一眼位双眼单视功能及斜视度均发生好转;术后出院及最后一次复查时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7.6%。结论通过对后天性麻痹斜视患者展开矫正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眼位偏斜症状,促进第一眼位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肌手术治愈甲状腺相关眼病非共转斜视的疗效。方法眼肌受累禁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非共转斜视患者27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指标患者术前术后斜视度、复视情况,红玻片试验,手术前后用直尺测量的眼球从原位向受限方向转动的距离。结果17只眼行下直肌离断或后退;2只眼行上直肌后退;8只眼行内直肌后退。结论眼肌手术能消除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第一眼位复视,改善眼球运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下睑挛缩,可二次通过异体巩膜延长下睑缩肌进行避免。

  • 标签: 眼外肌手术 非共转性斜视 甲状腺 相关眼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知觉学习法治疗小儿屈光不正弱视的临床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02例屈光不正弱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戴眼镜,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视知觉学习法。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眼球的调节功能。结果观察组调节幅度为14.93±1.23D,调节灵敏度为6.57±1.12次/min,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调节滞后量为1.36±0.32D、屈光度为5.84±1.23D,调节滞后量、屈光度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74.5%,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法可以充分发挥眼球的调节功能,纠正屈光不正弱视,并且其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视知觉学习法 屈光不正性弱势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斜肌转位术治疗分离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分离垂直斜视患者40例,其中26例患者有下斜肌亢进症状,14例无下斜肌亢进症状。对垂直斜视度≥10°的患者采用下斜肌转位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采取下斜肌转位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中共治愈28例,其中伴随下斜肌亢进组术前平均上斜度为19.25°,术后1例治疗无效,术后平均上斜度为5.14°;无下斜肌亢进组术前上斜度为14.62°,术后2例治疗无效,术后平均上斜度为4.96°。结论下斜肌转位术能有效治疗分离垂直斜视,并且在伴有上斜肌亢进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突出。

  • 标签: 下斜肌转位术 分离性垂直斜视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招飞行学员群体共同性斜视检出特点及与远视力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某部2013—2015年应招飞行学员共同性斜视检出资料,并与其远视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应招飞行学员共同性斜视检出率为2.30%;远视力不足者显性斜视检出率略高于远视力正常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62,P=0.6836);斜视类型全部为共同性斜视,其中间歇斜视占97.60%,恒定性斜视占2.40%;斜视〈10,的占94.71%,≥10°的占5.29%。结论应招飞行学员共同性斜视以间歇斜视为主,远视力不足者显性斜视检出率高于远视力正常者,间歇斜视斜视角变异较大,是影响眼位检查准确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医学选拔 体格检查 远视力 共同性斜视 飞行学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ABTXA)在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r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限制斜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TAO限制斜视患者42名,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手术方式)和实验组(BTXA治疗),每组各21名。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手术方式治疗TAO限制斜视,术后易出现过矫等不良症状,BTXA治疗TAO限制斜视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小,效果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注射较手术治疗TAO限制斜视,具有安全高、伤害小、效果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甲状腺相关眼病 限制性斜视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斜视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斜视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的依从、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的依从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视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合理、高效、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斜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眼科手术后斜视和复视的临床相关处理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入选研究对象100例,均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眼科手术后斜视和复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斜视及复视消失率、改善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眼科手术后斜视和复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消除斜视及复视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采纳。

  • 标签: 眼科手术后 斜视 复视 相关处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