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持续性姿势-知觉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是一种新定义疾病,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病程较长,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临床发病率高,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现西医治疗PPPD已逐渐形成系统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近期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 标签: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发病机制 临床研究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间歇斜视手术的患儿120例,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A组(4~7岁)40例,B组(8~10岁)48例,C组(11~14岁)32例。观察比较各组术后的双眼视觉及眼位情况。结果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A组为100.00%(40/40),B组为72.92%(35/48),C组为53.13%(17/32),3组患儿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为97.50%(39/40),B组为70.83%(34/48),C组为56.25%(18/32),3组患儿术后眼位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4,P<0.05)。结论年龄4岁以上间歇斜视手术年龄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 标签: 外斜视,间歇性 时机,手术 视觉,双眼 眼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眼4条直肌Pulley位置、肌肉体积及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共同性斜视患者,其中第一眼位不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为A组,第一眼位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5三棱镜度)的患者为B组;健康志愿者为C组。采用MRI冠状位扫描观察各组眼4条直肌Pulley位置及体积的差异,同时计算比较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比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收集A组患者19例(38只眼),男性1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0岁;B组患者10例(20只眼),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7岁;C组健康志愿者20名(40只眼),3个组间年龄和性别分布匹配(均P>0.05)。3个组间眼4条直肌Pulley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358.6±44.9)mm3,B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334.7±35.6)mm3,C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437.5±49.3)mm3,A组、B组内直肌肌肉体积均小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05,6.025;均P<0.01);除内直肌,其他直肌肌肉体积在3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内直肌及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和C组比,B组患者体积比值更分散。结论共同性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眼4条直肌Pulley位置变化不明显,内直肌体积明显减小,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分布较分散可能与小度数垂直斜视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23-227)

  • 标签: 外斜视 动眼肌 斜视 磁共振成像 垂直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斜视(IXT)患者在近视及非近视状态下的调节功能相关指标的特点及参数差异。方法:回顾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6~15岁IXT患者40例,根据等效球镜度分为2组,其中IXT合并近视组20例,IXT非近视组20例。分析指标为屈光不正度数,主导眼别,斜视度数,调节集合/调节(AC/A)比率,调节幅度,调节反应类型(调节超前、调节滞后、调节等同),正、负相对调节等。采用修正纽卡斯尔控制分数(RNCS)方法评估斜视的控制能力并进行评分。组内两眼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或者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IXT合并近视组的AC/A为2.78±1.09,明显低于非近视组的3.93±1.99(t=-2.263,P=0.029)。IXT合并近视组的主导眼(6.77±2.42)和非主导眼(6.52±2.16)调节幅度均分别明显低于IXT非近视组的主导眼(9.13±2.89)和非主导眼(8.07±2.60) (t=-2.80,P=0.008;t=-2.05,P=0.047),IXT非近视组的主导眼调节幅度高于非主导眼(t=2.572,P=0.019),IXT合并近视组的主导眼和非主导眼间调节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XT合并近视组正相对调节和负相对调节与IXT非近视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IXT患者的调节反应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XT合并近视组Newcastle控制力评分(7.20±1.96)明显高于IXT非近视组(5.50±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34)。结论:IXT患者出现AC/A下降、主导眼及非主导眼调节幅度下降且趋于平衡,是向近视转归的潜在重要体征,与近视的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调节功能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斜视患儿手术治疗的时机及疗效。方法抽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4例间歇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其中A组(3~8岁)41例,B组(9~14岁)53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指定由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眼科医师完成相关操作。记录两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眼位情况,并将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BCV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CVA均较术前提高,且A组BCVA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位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8岁儿童时期实施手术治疗间歇斜视效果显著。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儿童时期 少年时期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间歇斜视在青少年常见,其发病机制不明,术后回退率高。其术后效果回退可能与手术方式、手术年龄、术前斜视度、术前屈光度、术后早期眼位以及联合非手术治疗等有关,但目前对此的相关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然而术后早期眼位过矫、联合非手术治疗可以降低间歇斜视术后回退的风险。(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18-123)

  • 标签: 间歇性外斜 手术治疗 术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儿童间歇斜视患者术前与术后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方法:前瞻临床研究。收集2020年9—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儿童间歇斜视患者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测量患者双眼注视40 cm处调节视标的调节反应、PRA/NRA、调节灵敏度和单眼注视40 cm处调节视标的调节灵敏度。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双眼调节反应为(0.28±0.24)D,比术前[(0.08±0.24)D]显著提高了0.2 D[95%置信区间(CI):0.033~0.363 D,P=0.015]。术后3个月的NRA为(2.46±0.39)D,比术前[(2.17±0.36)D]显著提高了0.29 D(95%CI:0.012~0.571 D,P=0.039);PRA术前为(-2.08±0.95)D,术后3个月为(-3.13±1.65)D,比术前显著改善了-1.05 D(95%CI:0.125~1.979 D,P=0.023)。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8.58±2.21)cpm和(9.33±2.39)cpm,比术前[(6.00±2.00)cpm]分别显著提高了2.58 cpm[95%CI:1.485~3.681 cpm,P<0.001]和3.33 cpm[95%CI:1.937~4.729 cpm,P<0.001]。患者术后1个月时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2.58 cpm(95%CI:1.644~3.523 cpm,P<0.001);术后3个月时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4.88 cpm(95%CI:3.665~6.085 cpm,P<0.001)。术后1个月时非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1.96 cpm(95%CI:1.019~2.898 cpm,P<0.001);术后3个月时非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5.13 cpm(95%CI:3.915~6.335 cpm,P<0.001)。术后1个月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非主导眼显著提高了1.33 cpm(95%CI:0.130~2.537 cpm,P=0.031)。结论:间歇斜视儿童经过手术治疗后,双眼聚散-调节系统联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调节功能得以改善。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 调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觉训练对间歇斜视术后患儿视功能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间歇斜视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在术后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术后采取双眼视觉训练,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该类患儿视功能重建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儿在术后的双眼视功能、斜视度数、治疗有效率,以及术后6个月内的眼位回退率,与对照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眼视觉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间歇斜视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使其术后的双眼视功能、斜视度数和眼位回退情况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促进该类患儿的健康茁壮成长,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双眼视觉训练 视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探查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肌止端位置的可行。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共同性斜视患者25例25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斜视矫正手术。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术终、术后2周及术后1、3和6个月测量角膜缘至水平眼肌止端的距离,手术开始及术终时用卡尺进行测量,术前及术后用AS-OCT进行测量,应用AS-OCT评价斜视矫正术后不同时间点眼肌止端的位置变化。采用33 cm三棱镜联合交替遮盖法检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术眼斜视度。结果共测量共同性斜视患者25眼的44条水平眼肌,包括直肌25条和内直肌19条。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AS-OCT对肌止端的检出率低。术终卡尺测量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AS-OCT测量的角膜缘至直肌止端的距离分别为(12.30±1.40)、(11.72±1.45)和(11.84±1.27)m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5,P=0.023);术终测量角膜缘至直肌止端的距离大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终卡尺测量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测量的角膜缘至内直肌止端的距离分别为(5.12±0.42)、(5.56±0.61)和(5.28±0.57)mm,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12,P=0.055)。术后各时间点患者斜视度均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S-OCT可以成功显示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肌止端位置的纵向变化。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生物测量 光相干断层扫描,眼前节 眼外肌 肌止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眼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c)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斜视(CI-IXT)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集合不足型斜视儿童患者58例,年龄4~10岁。根据S-BLRc直肌上、下缘止点后徙量的差异分为3组:A组(1 mm,22例)、B组(1.5 mm,18例)和C组(2 mm,18例)。比较各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看近、看远斜视度,近远斜视度差(NDD),眼底客观旋转角,上转和下转25°时斜视度差,调节集合与调节比值(AC/A),立体视及手术成功率,屈光状态。手术成功的标准:看近、看远的斜视度,斜视<-8△,内斜视<+5△;NDD<5△。术前和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立体视觉和手术成功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看近、远的斜视度分别由-37.1△±4.2△、-25.8△±3.7△下降至-1.4△±4.6△、-0.1△±4.1△,手术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72,P<0.001;t=32.54,P<0.001)。各组术后NDD(A组1.8△±1.9△,B组0.8△±2.1△,C组0.9△±2.5△)均较术前(A组10.0△±0△,B组11.2△±1.5△,C组13.3△±2.2△)显著降低,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01;t=17.2,P<0.001;t=13.6,P<0.001);NDD平均改善量分别为8.2△±1.9△、10.3△±2.5△、12.4△±3.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0,P<0.001)。纳入的患者术前AC/A均值为(1.55±0.73)△/D,术后AC/A均值为(1.53±0.74)△/D,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立体视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无旋转复视、A-V型斜视。手术前后各组间的球镜度、散光轴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眼和左眼散光度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01;t=5.32,P<0.001)。术后6~9个月随访时的手术成功率为89.7%,3组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BLRc是治疗儿童CI-IX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矫正方法,有效矫正看近、看远斜视,降低NDD,有利于双眼视觉改善。NDD的改善量与直肌上、下缘的倾斜量有关。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集合不足 外直肌斜形后退手术 远近斜视度差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屈光度间歇斜视(IXT)患者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368例IXT患者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每例患者的一般情况、中文版间歇斜视生存质量评估量表(CIXTQ)得分情况,测量斜视度、立体视、眼位控制能力并进行评分。根据屈光度(SE)将患者分为远视组(SE≥+2 D)、正视组(SE -0.5~+2 D)、近视组(SE≤-0.5 D)。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正视组、近视组与远视组之间家长代理量表、家长量表的功能分量表得分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51,P=0.005;F=3.363,P=0.03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家长年龄、家长学历、家庭月收入、看近斜视度、看远斜视度、屈光参差、纽卡斯尔眼位控制能力评分标准(NCS)控制力对家长代理量表得分有影响(均P<0.20);代理人身份、家长学历、看近斜视度、看远斜视度、屈光参差、NCS控制力对家长功能量表得分有影响(均P<0.20)。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视对家长代理量表及家长功能量表得分有影响(β=-7.445,P=0.001;β=-6.523,P=0.020)。调整了家庭情况及相关客观检查对量表得分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近视对家长代理量表及家长功能量表得分有影响(β=-5.599,P=0.024;β=-5.767,P=0.041)。结论:屈光不正是IXT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与远视和正视患者相比,合并近视的IXT患者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较低。戴镜对IXT患者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无影响。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调查问卷 生活质量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个共同性斜视家系的新发PAX3基因突变。方法:实验研究。选取一个3代6人的共同性斜视家系,另选择散发患者180例,正常对照组150例。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使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平台测序,对测序所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可能的致病候选基因。针对筛选到的候选基因设计引物,在家系成员及散发患者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PAX3基因的c.G434T突变(p.R145L)可能是共同性斜视的致病突变。Sanger测序发现家系中2例患者均携带PAX3基因的c.434G>T杂合突变,且突变在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180例散发患者中有27例检测到此突变,150例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PAX3基因G434T突变。结论:PAX3基因的c.G434T(p.R145L)突变可能为共同性斜视的致病突变。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全外显子组测序 致病基因 PAX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贴三棱镜治疗4~8岁儿童间歇斜视术后过矫导致的继发性内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临床研究。收集2017年1-12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且术后2个月确定存在过矫(+5△<斜视度≤+25△)的间歇斜视患者38例,年龄4~8岁,配戴压贴三棱镜,度数为1/3~1/2的残余内斜视,每2个月复查,根据眼位情况调整压贴三棱镜度数,斜视度≤+5△并稳定3个月后可去除压贴三棱镜。自使用压贴三棱镜起随诊1年观察眼位正位率(百分比)、斜视度、远近立体视觉。各时间点的数据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压贴三棱镜治疗2个月正位率为5%(2/38),治疗6个月正位率为45%(17/38),治疗1年正位率为71%(27/38)。压贴三棱镜治疗6个月后近立体视正常率较戴镜前提高(χ2=3.75,P=0.029)。压贴三棱镜治疗1年后近立体视和远立体视正常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χ2=14.53,P=0.025;χ2=15.57,P=0.022)。结论:4~8岁间歇斜视儿童术后出现>+5△~≤+25△的内斜视时,使用压贴三棱镜有助于眼位及立体视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过矫 正位率 立体视觉 压贴三棱镜
  • 简介:摘要调节斜视是儿童最常见的内斜视类型,常需配戴远视矫正眼镜矫正眼位,以提高视力和双眼视功能。但调节斜视的病程较长,需要长期监测患者屈光状态的变化,维持远视足矫会干扰眼球的正视化发育过程,而远视低矫又有内斜视失代偿的风险,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常有困惑。同时高调节集合与调节比值的调节斜视配戴双光镜的收益以及三棱镜对残余内斜视的矫正作用也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针对调节斜视的光学矫正原则提出观点,以供同行探讨和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31-335)

  • 标签: 内斜视 调节, 眼 屈光不正 眼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成年人后天性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1至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后天性上斜肌麻痹并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的患者7例(7只眼),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9±12)岁。所有患者均有闭合颅脑损伤史,第一眼位存在旋转复视,眼球运动检查可见受累眼上斜肌麻痹,不伴有明显下斜肌功能运动过强。术前行双眼被动牵拉试验,术中根据被动牵拉试验肌腱松弛情况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旋转斜视角度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对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的旋转斜视角度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前部1/3上斜肌肌腱根据肌腱的松弛程度行6.0~10.0 mm折叠,折叠量为(7.7±1.8)mm。术中患者均主诉第一眼位旋转复视明显好转,双马氏杆测量第一眼位主观旋转度数由术前10°(8°,15°)改善至术后第1天的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9;P<0.05)。随访时间为(112±38)d,患者末次随访时第一眼位旋转度数为2°(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5;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旋转复视主诉。结论成年人后天性旋转斜视行前部1/3上斜肌肌腱折叠术,能够有效改善第一眼位旋转斜视的临床症状,术后短期随访效果稳定,未发生明显回退。(中华眼科杂志,2021,57:685-688)

  • 标签: 外斜视 眼外科手术 复视 外旋转斜视 上斜肌折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所致的限制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稳定期限制斜视40例(52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斜视矫正术,术中行牵引试验,将限制作用强的眼肌行后徙术或断腱术,随访观察术后眼位、眼球运动、复视变化及双眼视功能。结果术前12例为单纯垂直斜视,28例为水平合并垂直斜视。术前水平斜视度平均为(48.97±31.09)PD,术后减少至(7.55±6.93)PD,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2 P<0.001)。术前垂直斜视度为(40.50±23.09)PD,术后减少至(5.60±5.07) PD(t=7.810,P<0.001)。术后35例(87.50%)功能眼位恢复正位,复视症状消失;3例通过佩戴压贴三棱镜症状消除,2例因无法适应压贴三棱镜行二次手术。28例术后恢复近立体视,22例恢复远立体视功能,无眼位过矫者。结论手术治疗TAO限制斜视,可达到功能治愈和美容的效果。

  • 标签: Graves眼病 斜视 复视 眼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斜视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2月,将我院84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斜视患者选作调查对象,针对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测算对比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斜视度指标、眼压指标、左眼视力指标、右眼视力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的斜视度指标,以及眼压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的左眼视力指标,以及右眼视力指标与治疗前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精神健康评分指标、情感智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生命活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生理智能评分指标,以及生理功能评分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为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斜视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相关眼病所致限制性斜视 外科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统计测算
  • 简介:[摘要]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损害横纹肌,90%有眼肌受累,患者以眼睑下垂、复视为首发症状,可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晨起及睡眠后减轻,午后及疲劳时加重。后天麻痹斜视病因复杂,分神经原性,肌原性和组织牵拉三大类,其中大多数为神经原性。表现突然发病,复视和眼位偏斜,严重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重症肌无力和麻痹斜视均可引起复视及眼位偏斜,因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代谢障碍,是由于神经、肌肉间传递障碍所致,治疗使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后天麻痹斜视病因很多,主要是病因治疗,针对可疑病因给予症状治疗和相应保守治疗,遮盖、营养神经、针灸、理疗。6个月以上可考虑手术或佩戴三棱镜治疗。回顾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误诊为后天麻痹斜视的治疗过程,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详细询问病史,分别于上午及下午行三棱镜+遮盖检查斜度,新斯的明试验,正确病因诊断,防止误诊误治,降低患者治疗的经济负担,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 标签: []重症肌无力,麻痹性斜视,复视,三棱镜+遮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