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旁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体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体骨折患者42例,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岁(22~60岁)。T11骨折4例,T12骨折12例,L1骨折16例,L2骨折10例;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3例,余下的29例为爆裂型骨折,并且椎管占位均小于1/3,所有骨折后柱均完整。经旁肌人路沿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进入,保留旁肌肉的完整性,既可行椎弓根螺钉的内固定操作,也可行横突尖或关节突的植骨融合。术后一般无须放置引流管,术后早期患者即可佩带支具下床行走。结果通过围手术期疗效观察,发现经旁肌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上差异不大,但在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6~24个月),所有随访患者的骨折体均获得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及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远期疗效无差异。

  • 标签: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tse经旁肌间隙入路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传统组采用后正中入路不置治疗,研究组采用Wiltse经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一天腰背痛情况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Wiltse经旁肌间隙入路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保留了旁软组织生理功能,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Wiltse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GSS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采用GSS系统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伤椎置钉GSS系统 传统开放手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目的:讨论旁肌间隙入路结合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确诊的胸腰段骨折患者95例,应用旁肌间隙入路结合技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对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疼痛进行评估,另外对手术前后前后缘高度比及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间不断下降,且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前后缘高度比不断下降,且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旁肌间隙入路结合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可缓解其腰背疼痛,术后脊柱矫形效果明显,短期预后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技术 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4月~2014年12月,传统组以及微创组各纳入患者24例,均以GSS系统治疗,分别采用正中入路以及旁肌间隙入路。结果微创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低于传统组,术后3个月微创组与传统组VAS与ODI评分低于术前、末次随访低于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微创组VAS与ODI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疗效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促功能恢复,但微创手术疗效更优。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脊椎骨折 伤椎置钉 GS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经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对于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经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行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管面积改善值以及内固定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椎管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安全性更为可靠,能较好的保证患者内固定的强度,同时对生物力学的特点更加符合。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 伤椎置椎弓根内固定术 短节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与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治疗,41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Cobb角均有少许丢失,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出血少,愈合时间短,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椎骨折 伤椎置钉 椎弓根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tse入路经椎弓根植骨并置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方法。方法利用手术全麻,俯卧位,腹部悬空,利用体位及手法初步复位。结果骨折复位良好,无神经刺激或损伤发生。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结论Wiltse旁肌间隙入路结合植骨并置,减少了手术对旁肌的损伤,保护了多裂肌神经支配,降低了术后慢性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Wiltse 胸腰椎骨折 伤椎植骨并置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螺钉新式点对治疗Ⅱ、ⅡA型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Ⅱ、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术前颅骨牵引后行颈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并对进点进行改进。结果24例均获随访,时间8~12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生理弯曲和体位置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月。未见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与下颌下腺损伤及脑脊液漏和饮水呛咳等。22例颈部疼痛症状缓解,2例感轻微疼痛但不影响生活。结论改进枢螺钉进点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C2-3HangmanⅡ型与Ⅱa型骨折,具有骨折融合率高、间稳定性好和早期下床无需长期佩戴halo支架等优点,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 标签: Hangman骨折 前路融合 进钉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抽选33例胸腰椎骨折病患,收集和分析其临床资料,手术治疗时间2013年10月-2015年12月,全部患者均以经后路椎弓根固定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和对手术前后病人体压缩率及Cobb角。结果和手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病人体压缩率及Cobb角均下降(P<0.05)。随访复查中,全部骨折复位均比较高,未有病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可靠,可行性与安全性高,效果良好,优势显著,适合使用。

  • 标签: 治疗 经后路伤椎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 固定
  • 简介:目的:比较经万向螺钉固定与跨单向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经组(52例)和跨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前2组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术前与术后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经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跨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s角度与术后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与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维持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经固定优于跨固定。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 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跨固定与经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所收取的4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病患,分为对照组20例(采取跨固定治疗)和观察组20例(采取经固定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且观察组病患的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较低,安全性高,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固定用于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创伤小,减压、复位及植骨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经伤椎固定 治疗效果 胸腰段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棒系统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骨科所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共计3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1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1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椎弓根轴形内固定治疗。2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伤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棒系统复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相关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缘高度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obb’s角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椎管占位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短节段棒系统复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确切,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后路短节段钉棒 系统复位治疗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实验组采取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附加椎弓根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观察比较两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结果随访一年后,两组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前缘高度比及矢状面Cobb角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取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附加椎弓根固定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不同方法 胸腰椎爆裂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