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病理生理过程,对骨折愈合原理和过程的研究,国内外医学界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对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几种骨折愈合原理理论作了综述,并提出了一种新型髓内的设计实例—套管式髓内

  • 标签: 骨折,愈合原理,髓内钉,设计
  • 简介:摘要以往认为肱骨近端Neer2部分外科颈骨折是髓内内固定的适应证,而对于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如Neer3、4部分骨折往往会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如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在手术过程中往往采用克氏针临时穿针维持复位,克氏针易受肌肉、肩峰阻挡,其临时固定强度不够,且易影响复位判断,同时克氏针会阻碍钢板防治,反复操作易破坏近端的骨质,影响固定强度。上述情况易导致钢板螺钉内固定失败。因此笔者对于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尝试髓内内固定。髓内具有跨越骨折区,恢复维持力线的优势,其次髓内为中心固定,可提供更强的支撑,且易于复位。和钢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肱骨髓内手术过程相似,但相对容易。髓内内固定使得肱骨头复位更容易。在固定大小结节方面,钢板和髓内都有自己的操作难点:对于大小结节粉碎的患者,钢板固定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借助缝线进行缝合固定;而髓内对于大小结节的固定则完全依靠缝线缝合固定。由于弯钉入点更靠近大小结节骨折块,使得复位固定困难,因此直更有利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复位,尤其是大小结节的复位。复位完成后如大小结节骨折块较大,可借助螺钉进行固定,如骨折块粉碎,则可通过缝线缝合固定。必要时可额外增加空心钉进行固定。而对于肱骨头残存骨量少、肱骨头入点周围骨质不完整、肱骨头骨折患者则不适合进行髓内固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amma 3和Intertan髓内治疗AO 31-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髓内固定手术收治的110例AO 31-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采用Gamma 3髓内内固定治疗(Gamma 3组),48例采用Intertan髓内内固定治疗(Interta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Gamma 3组患者出血量低于Intert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髓内内固定治疗AO 31-A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较Gamma 3髓内多,两种方式治疗均有效。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3髓内钉 Intertan髓内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胫骨骨折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86例胫骨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分组方式为挂号的先后顺序,治疗组实施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其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并发症较少,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差异显著 P<0.05。结论:胫骨骨折合影响其日常生活,给予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可以显著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并发症也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TriGen交锁髓内联合带线锚技术治疗Neer Ⅲ、Ⅳ型肱骨近端内翻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们采用TriGen交锁髓内联合带线锚技术对23例Neer Ⅲ、Ⅳ型肱骨近端内翻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其中Neer Ⅲ型15例,Neer Ⅳ型8例。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测量肩关节活动范围,并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未出现伤口感染、肩袖损伤、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ASES评分为(91.00±3.04)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90.00±3.21)分、VAS疼痛评分为(0.42±0.38)分。结论对于Neer Ⅲ、Ⅳ型复杂肱骨近端内翻型骨折,采用TriGen交锁髓内联合带线锚技术治疗,增加了对肱骨大小结节固定的强度,符合整体固定理念,利于早期功能康复,术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近端 髓内钉 锚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察胫腓骨骨折诊疗方式选取带锁髓内的临床情况。方法:任意选取于我院行诊治的120位胫腓骨骨折对象开展探析讨论,起止时间分别为2017.12.26/2019.12.26。应用乱数表法将择取对象分于对照、观察两个组别,前组(n=60,加压钢板),后组(n=60,带锁髓内)。对本研究中选取对象诊疗情况及临床指标实行对照探讨。结果:差异诊疗干预下,观察组诊疗总有效率数值较高,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结果比照较好(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诊疗方式选取带锁髓内的效果较为显著,对病患恢复及预后均存在积极影响。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骨折 临床疗效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治疗肱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肱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及肩肘关节功能综合疗效判定:优20例,良4例,差1例。没有一例出现血管损伤、髓腔感染、断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36月,平均随访18个月,随访终点未见主及锁钉断裂或折弯病例。结论:带锁髓内内固定是目前一种治疗肱骨骨折术后断端不愈合很好的手段,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内固定易取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带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胫骨骨折采用 带锁髓内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胫骨骨折患者计 112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 n=56 )与采用带锁髓内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 n=56 ),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治疗骨折愈合情况优于钢板内固定,且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胫骨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带锁髓内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胫腓骨下段骨折 60例,应用带锁髓内治疗,对所有患者行腓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进行术后对症处理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显示, 36例解剖复位, 13例近解剖复位, 11例功能复位。其中 5个月内骨性愈合 39例, 5—10个月愈合 15例, >10个月愈合 6例。按照吴岳嵩疗效评定标准,本组患者优 31例,良 22例,差 7例,优良率为 88.3%。结论:带锁髓内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好、愈合率高和功能恢复好等的优点,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下段骨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长骨髓内固定动力化的临床应用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髓内动力化可以促进长骨骨愈合,是治疗长骨干,尤其是胫骨、股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有学者认为,髓内动力化可能会加重骨折端的不稳定,并不利于骨折愈合。了解髓内动力化影响骨折愈合的机制,掌握髓内动力化的最佳时机以及使用合理的髓内动力化方法有利于提高骨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本文就髓内动力化促进骨愈合的机制、髓内动力化的时机以及这项技术引起的争议等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生物力学 骨折,不愈合 骨钉 交锁髓内钉动力化 骨延迟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逆行髓内和锁定钢板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 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逆行髓内组合锁定钢板组,每组 2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评分、并发症。【结果】:逆行髓内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骨折愈合时间均比锁定钢板组少,两组在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面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逆行髓内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并能促进骨折愈合,在股骨远端骨折 AO分型 A型和 C型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骨折髓内术后骨折不愈合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251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患者,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将纳入本研究的251例患者分为:①2006年2月至2014年2月纳入的为建模组,用于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②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纳入的为验证组,用于风险评估模型效能的评价。建模组统计术后骨折不愈合率,患者的一般资料、骨折相关、手术复位相关、机械因素及生物学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验证组对影响因素再次评估,并对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建模组149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在分析的13个潜在影响因素中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术后髋内翻、髓内固定失效、完全切开复位为骨折不愈合危险因素,术后复位内侧皮质为骨折不愈合保护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为基础,绘制列线图(又称诺莫,Nomogram图)。验证组102例中24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区分度检验:ROC曲线下面积为AUC=0.883>0.7,表明其有中等区分度评估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χ2=2.921,P=0.71>0.5)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转子下骨折髓内术后髋内翻、髓内固定失效、完全切开复位为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术后复位内侧皮质为其保护因素。该风险评估模型有中等区分度以及较好的校准度,可为转子下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不愈合 预测 校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髓内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医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7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3例,女24例,年龄(66±5)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Multiloc髓内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模拟视觉评分(VAS)、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72±7)min比(89±9)min,t=6.365,P<0.05];术中出血量为(56±6)ml,低于对照组的(74±8) ml(t=7.923,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1%(16/17)、对照组为90.0%(18/20)(χ2=0.209,P>0.05)。观察组术后1 d VAS评分为(3.6±0.8)分,低于对照组的(4.9±0.8)分(t=4.706,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1±8)分,高于对照组的(76±8)分(t=2.156,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外翻角度为19.21°±2.88°,大于对照组的16.32°±2.63°(t=3.189,P<0.05),肱骨头内翻角度为3.57°±0.47°,肱骨颈干角度139°±10°,均小于对照组(分别为5.24°±1.26°和146°±13°)(t=5.159、2.258,均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髓内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髓内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 标签: 肱骨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固定 锁定钢板固定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股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带锁髓内与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入的6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入组,选入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病例30例,实施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一组为观察组,病例30例,实施带锁髓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 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胫腓骨骨折 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交锁髓内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 16例( 64%)、良 7例( 28%)、可 2例( 8%)、差 0例( 0%),优良率为 92%;对照组优 7例( 28%)、良 10例( 40%)、可 5例( 20%)、差 3例( 12%),优良率为 68%, 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 148.6±18.5) d;对照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 178.4±19.7) d, P<0.05。观察组出现 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4%;对照组出现 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6%, P<0.05。结论:交锁髓内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多向锁定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2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 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多向锁定髓内固定术,背景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多向锁定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老年 股骨远端骨折 多向锁定髓内钉固定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交锁髓内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 2018 年 10月~ 2019 年 10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 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2例,观察组应用交锁髓内治疗,对照组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骨愈合的时间均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57% (P< 0.05)。 结论 :股骨干骨折应用交锁髓内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愈合。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交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有限切开复位在髓内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骨外科39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髓内治疗。其中,采用有限切开复位25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1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出血量、感染率及疗效。结果39例患者随访时间7~25(10.3 ± 2.8)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11.4 ± 20.3)min比(129.3 ± 21.4)min、(7.0 ± 2.6)次比(22.6 ± 7.8)次],但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454.0 ± 131.4)ml比(342.9 ± 12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感染率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简化了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少,接受射线时间少,能达到与闭合复位同等疗效,可作为闭合复位设备、技术欠缺时的有效补充手段。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hilos钢板与Multiloc髓内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鹤壁煤业公司总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4例。A组患者采用Philos钢板治疗,B组患者采用Multiloc髓内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7 d、3个月、6个月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3、6个月健康指数量表(EQ-5D)指数变化情况,及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6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6个月EQ-5D健康指数高于A组(P<0.05)。B组肩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97.06%,33/34)高于A组(76.47%,26/34),P<0.05。结论Multiloc髓内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近期效果与Phlios钢板相当,而远期疗效优于Phlios钢板。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Philos钢板 Multiloc髓内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