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为抗疫一线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22年7月-2022年8月援助兰州新区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238名进行问卷调查,并以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分组,调查分析其心理状态。结果:问卷调查显示方舱医院医务人员不良心理应激表现以压力过大(52.10%)、失眠/易醒(55.04%)、疲劳/紧张(60.08%)、抑郁悲伤(52.94%)和感染麻木(47.06%)为主,其中轻型组占比无症状感染组(P<0.05)。结论:援助方舱的医务人员回到当地时不仅要做好隔离以及修养,同时也要做好对方舱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

  • 标签: 方舱 医务人员 心理状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主要环节,得到我国国内外医院各个专家以及临床实践者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临床诊疗工作执行和开展过程中,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现状还不佳,所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十分重要,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稳定执行和开展。因此,要确保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的增强,避免医院出现较多感染。在本文中,通过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了解,分析当前的工作现状,并给出合理的执行策略。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医院 感染
  • 简介:【摘 要】目的:探析医务人员新冠肺炎防护指导原则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医护人员150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一般防护指导,B组采取一对一综合防护指导,并通过考核的形式统计两组医护人员考核通过率及感染情况。结果:A组75名医护人员通过考核65名,通过率为86.66%,B组75名通过73名,通过率为 97.33%,在考核通过率比较上B组医护人员优势明显P

  • 标签: 新冠肺炎 综合防护 交差感染 自我保护意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采用直接观察法,于2022年1-3月对孕产期保健门诊的医师、护士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应执行手卫生时机280次,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次数193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8.93%;结论:应加强对手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和手卫生执行监督力度,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措施。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调查与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风险防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回顾分析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及护生占比为70.00%,工龄低于5年占比为67.50%,初级职称占比为72.50%。外科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科室,占比为27.50%,其次是手术室。病房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地点,占比为42.50%。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为主,占比为90.00%。结论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对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组织安全培训,接种预防疫苗等,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对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监测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医务人员健康科普认知现状及影响其参与健康科普工作的原因,探讨激励他们参与的措施。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65家机构的617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医务人员健康科普认知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完成问卷内容录入和收回。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对不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意愿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93.7% (578/617)的医务人员认为健康科普重要,其中有90.7% (524/578)的医务人员表示愿意投入到该项工作中,高于认为健康科普重要性一般的医务人员中愿意投入该项工作的比例[73.7%(2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P<0.001)。有89.6% (553/617)的医务人员表示愿意投入到健康科普这项工作中来,但其中仅31.1% (172/553)的医务人员愿意每周投入1h以上的时间进行健康科普,不愿意投入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太忙、个人科普能力不足和单位无激励措施,分别占比75.0% (48/64)、42.2% (27/64)和21.9% (14/64)。平均52.6% (325/617)的医务人员不清楚其所在单位科普相关政策、经费资助和激励政策等。结论天津市医务人员认同健康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但健康科普参与度有待提高。建议有关部门优化组织管理,统筹安排日常业务工作与科普工作,加大科普宣传与能力培训,给予政策支撑及经费保障,从根本上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科普认知及积极性。

  • 标签: 天津市 医务人员 健康科普 认知 现状调查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以及研究相关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9月收集的职业暴露登记表,包括职业分布、暴露原因、暴露部位、暴露类型等,并针对暴露现状提出相应可行性防范措施。结果: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9月共发生58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护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一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 标签: 严密隔离病房 心理健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一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 标签: 严密隔离病房 心理健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护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风险意识,完善职业暴露的防护措【1】,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几率和职业暴露的感染几率。方法:通过对我院职业暴露情况分析,不断完善、制定、确实实行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和处理流程,提高认识,大大降低职业暴露几率。结果:增强医护人员在执业中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可避免或者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患沟通中采取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患者,其纳入起始时间在2020年1月,截至时间2021年1月,共有50例。按照信封抽签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本组接受常规医患沟通,另一组设为实验组,本组在医患沟通中采取医务人员人文素养,每组各25例。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可见实验组较高(P<0.05)。 结论:在医患沟通中施行医务人员人文素养,能够提升医务人员在患者眼中的地位,且能够促进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见,此种方法应用在医患沟通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医务人员 医患沟通 人文素养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在管感染防控中应用综合干预模式的防控效果。方法:采取对比的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本院50例医务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50例医务人员开展综合干预模式,进行院感染防控前后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以及患者SSI 发生率和院感发生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后,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和手卫生执行情况显著优于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前,(P<0.05);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后,患者SSI 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综合干预模式护理前,(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预防院感染工作开展中,实施综合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掌握度,增强他们院感染防御意识,同时,可以提高他们正确执行手部卫生的无菌操作意识,进而实现了患者SSI 发生率和院感发生率的降低,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务人员 院内感然 预防 综合干预模式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突发性和极强传染性,造成国内及全球范围陆续扩散,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医护工作人员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成员,肩负着抗疫阻击战的重要任务,不但要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感染风险。基于以上情况,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通常会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对此,做好系统组织支持,提升医护人员的压力承受能力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而言尤为重要。文章着重探究提升医务人员组织心理支持感的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疫情防控 医务人员 组织心理支持感
  • 简介:【摘要】医疗卫生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当前医学界对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视,而医务人员在承担救死扶伤和提供医疗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基础上,还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指导医疗行为,不断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配合度、满意度。现基于新形势下的医院内部管理、正确的医疗服务观念、道德素质教育和监督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探究基层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新时期 基层医务人员 职业道德 路径探索
  • 简介:【摘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且及时的解决,那么必定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医务人员作为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群体之一,找到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危害是解决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当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危害展开探讨与分析,进而提出缓解医务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对策和方法。

  • 标签: 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自我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医务人员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的方式,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及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时间、人员类型、暴露环节、科室、暴露源、暴露方式以及暴露部位均属于医务人员血源职业性暴露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工作时间≤5年,护理人员,拔针注射,针刺伤等均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结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结合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止职业危害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高危因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罗涵青 林洪义 贺渝淼 赵紫睿 王孜 杨睿哲 罗欣 吴南 龙笑 吴东 黄辉 赵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办公室,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处,北京 100730,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对医学创新转化课程的需求,优化相关课程设置。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协和医创课"的63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参与学习的人群构成、获取创新培训及资源对接的需求、创新培训课程的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及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创新需求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55人完成问卷,学员所参与的创新项目以医护器械类[54.5%(30/55)]和数字医疗类[21.8%(12/55)]居多,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占43.6%(24/55)。"协和医创课"中对学员最有帮助的课程为"北京协和医院创新转化政策",其次为"临床医生如何主导医学创新"(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或"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全流程布局和管理"(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撰写商业计划、获得投资的方法"的需求更高,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申请专利的方法与流程"需求更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0.0%(12/24)比12.9%(4/31),P=0.001;87.1%(27/31)比45.8%(11/24),P=0.003]。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与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科研团队组建、专利申报服务、转化服务方面的资源对接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7%(10/24)比12.9%(4/31),P=0.015);29.2%(7/24)比3.2%(1/31),P=0.007;8.3%(2/24)比48.4%(15/31),P=0.001]。结论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的医疗创新可考虑从医护器械类和数字医疗类项目转化为抓手。根据有无知识产权授权分类的差异化课程培训设置应在将来的培训中予以重视。

  • 标签: 继续教育 医院 科技 创新 课程建设 青年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