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口腔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现状,指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阐述了今后如何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 标签: 口腔科 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医务人员在医疗安全方面的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对口腔医疗风险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口腔医疗风险的控制,旨在健全医疗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口腔医疗服务质量。对口腔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结果医疗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是口腔管理的核心。结论只有全面提高口腔医疗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腔医疗质量,防范口腔医疗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口腔医务人员 医疗安全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HBV、HIV、HCV。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因此我们应善于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 标签: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口腔诊疗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1~15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滨州市6所综合医院的221名口腔专业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其2018年度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并采用χ2检验分析护士、医生和实习研修人员等不同职业、级别医院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结果共有166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69次,发生率为75.11%(166/221),上报率为37.55%(101/269)。其中,锐器伤占89.59%(241/269),致伤锐器主要为注射器/必兰麻针头(35.68%,86/241)、手术缝针(16.60%,40/241)、车针(16.18%,39/241);暴露操作环节主要为拆卸/处理针头或器械(37.17%,100/269)、手术缝合/协助缝合(22.30%,60/269)、注射麻药(17.84%,48/269)。不同职业人员暴露次数、上报率、致伤锐器类别、暴露操作环节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年限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在标准预防依从性、安全操作、暴露后上报和预防以及接受职业防护培训等方面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专业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上报率低,自我防护薄弱,应加强标准预防、安全使用及处理锐器、暴露后积极上报。

  • 标签: 口腔 血传病原体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查三级口腔专科医院内部医务人员受锐器伤情况,寻求防护防御对策以减少锐器伤情。方法:统计分析60名登记的口腔专科医务人员发生的锐器伤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利用回顾性分析调查的方法,同时调查锐器伤的发生科室、岗位、受伤次数、锐器种类,并统计锐器伤医务人员的结果。结果:共登记60例针刺伤,其中男10例,女50例,平均年龄27.25岁,发生在21~29岁的33例,占55%;发生在工作年限5年内的35例,占58.33%,人员中主要为护士、医生、实习生和其他,护理20例(占33.33%)、医生20例(占33.33%)、实习生18例(占30%)和其他2例(占3.33%),发生科室主要在口腔内科,有30例,占50%;60例锐器伤中,被探针刺伤的22例,占37.9%;锐器伤的主要为处置用后的医疗废物时和清洗器械时,分别为50例和10例,锐器伤后的处理规范的60例,所有针刺伤后均未发生感染。结论:口腔专科医院内,医生、护士是口腔专科医院的主要构成群体,是易受锐器伤的高危群体。要避免锐器伤害,重要的是,规范操作流程,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置流程,提高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可以减少和避免锐器伤的发生。

  • 标签: 口腔医院 锐器伤情分析 医患关系
  • 简介:厨房的神奇之处在于,不仅能将生肉生菜变成美味珍馐,还能用里面的食材治疗一些小病痛——最起码可以应急,不至于饱受伤痛折磨而束手无策。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求品管圈活动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医务人员降低针刺伤的作用。方法: 建立品管圈小组,活动主题确定为减少口腔颌面外科门诊针刺伤发生的状况,小组讨论并概括出针刺伤发生率高的缘由,选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善管理。结果: 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后,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率由月14.2%降低至2.5%,不同岗位针刺伤发生率及针刺伤发生原因发生率均降低,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率发挥了显著作用。

  • 标签: 针刺伤 医务人员 品管圈 口腔颌面外科
  • 简介:医务社会工作在西方及我国港台地区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作为主要关注患者情绪及心理康复的干预手段,医务社会工作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专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小组、社区等,也涵盖了义工服务、健康教育等领域。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医护模式的今天,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无疑具有广阔的空间。

  • 标签: 医务社会工作 医院 患者 心理情绪健康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操作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者不小心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易受到职业伤害,因此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职业防护工作。

  • 标签: 医务人员 防护用品
  • 简介:摘要: 在当今,国家大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支持体医交叉,但是做到体医结合还有一定的困难,运动训练是运动员为了提高他们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科学的指导下,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而现在的运动训练还只是一味的在强调速度、成绩,对运动员的运动机能状态并不是很重视,而良好的运动机能状态是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的重要保证。医务监督是指在训练之前相关的医务人员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进行一个系统的评估以及为合理安排训练提供依据;在训练中对运动员的机体承受能力、运动负荷进行一个评估,加强医学观察,以对后面的训练进行一个科学的指导;在训练后对运动员的的负荷程度、疲劳程度进行一个监测,以使机体尽快恢复到最佳的状态。以便有更好的状态进行训练,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 标签: 运动 训练 医务监督 自我监督
  • 简介:摘要青年医务人员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担负着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的历史重任。要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必须重视和加强对青年医务人员的管理。加强青年医务人员的管理,要通过深化政治理论武装、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以不断提升内在素质,要注意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结合,要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 标签: 青年 医务人员 队伍建设 管理
  • 简介:在确定我国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时,可以考虑以当地社会岗位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为基础。要真正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保障、稳定、平衡等功能和作用,形成符合医务人员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薪酬结构。

  • 标签: 医务人员 薪酬结构 改革 薪酬水平 公立医院 平均工资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的飞速发展,人民素质的飞跃进步,对医院、医务人员的要求日益严格,使我国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多元化,这些新的变化对于加强和改善公立医院管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利用一切资源以确保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抓住机制转变、观念更新、结构调整三个关键环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才能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从事保健、医疗、科研、教学的公立医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想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就必须及时研究医院医务人员绩效管理理论,制定医院医务人员绩效管理方案。

  • 标签: 医院 人力资源 绩效管理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被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它的发生率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临床医生、护士被感染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差,采取相应的措施,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提高职业暴露意识,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分析
  • 简介:摘要从培养优质医务人员的角度出发,阐述提高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的重要性,剖析职业角色道德的作用与优质医务人才培养两者间的关系,提出培养优质医务人才的对策。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角色道德 优质医务人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急诊科、病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名急诊科和病房医务人员参与此次调查,医务人员群体SAS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尤其急诊科医务人员最高。结论急诊科医务人员焦虑程度较高,其心理健康应得到重视和疏导。

  • 标签: 基层医院急诊科 病房医务人员 焦虑因素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