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急诊夜间急性腹痛的病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2016年6月至12月夜间收治的454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急性腹痛的病因及护理方法。结果该组患者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诉,发病后30min~3h来院急诊。454例患者中内科疾病有316例,占69.6%;外科疾病有122例,占26.9%;妇科疾病有16例,占3.5%。内科疾病中以急性胃肠炎最为多见,外科疾病中以泌尿系统结石最常见,妇科疾病中以痛经最常见。454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误诊为阑尾炎,2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误诊率为1.3%。结论急性腹痛的病因较多,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基层医院 急诊 夜间 急性腹痛 病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急诊的伤害监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急诊就诊的3500例身体受创伤者的个人资料,统计患者的受伤情况.结果:3500例受伤者中,男性2849例、女性651例,意外伤害2831例(80.89%)、他伤572例(16.34%)、自伤97例(2.77%).按伤者职业构成比从高到底统计,依次为工人1671例(47.74%)、学生486例(13.89%)、农民404例(11.55%)、商人327例(9.34%)、干部职员296例(8.46%)、学前儿童116例(3.31%)、待业105例(3.00%)、其它95例(2.71%).结论:对医院急诊进行伤害监测是有必要的,不仅能够获得客观的伤害事件信息,而且又能在监测中发现急诊存在的不足.当前,急诊伤害监测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发展现状,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伤害监测系统.

  • 标签: 医院 急诊 伤害监测 分类 分析
  • 简介:摘要急诊医院接诊和抢救急症患者的重要场所,特别是重症患者,生命垂危,需采取较多的侵入性操作,易发生医院感染。有研究认为急诊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因此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急诊科室 相关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的急救仪器配置种类逐渐繁多,数量逐渐增长。医护人员熟练操作各种急救仪器,日常的维护保养及维修等贯穿各个环节,做好急救仪器安全管理关系着抢救成功,是危重病人的重要保障。2012版等级医院评审细则明确要求急诊仪器完好率备用状态100%。现将我近年急救仪器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救仪器 仪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等级医院急诊医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急诊医生15名、20名和25例,同时从不同等级医院选择非急诊医生各20名作为对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医生的心理健康评分,对比不同等级急诊医生心理健康评分。结果不同等级医院急诊医生心理健康评分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急诊医生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非急诊医生,统计学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急诊医生的心理压力较大,且级别越高的医院急诊医生心理压力越大,需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缓解急诊医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负担,不断提高急诊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不同等级医院 急诊科医生 心理健康 对比调查
  • 简介:摘要急诊医院救治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具有病种多样、重症患者集中、病情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较多侵入性诊断与治疗操作,以及开放式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而难以监控,易导致环境污染,是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环节,也由于这些特点,患者更容易出现伤口等其他部位的感染,影响自身的康复进程。本文对急诊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 标签: 急诊科 医院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 对策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急诊承认2015年1月-12月期间所接收的数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中间1月-6月为对照组,常规护理,7月-12月,作为一个群体,使用中医护理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分数。参照组的结果对护理质量分数(78.25--6.49),团队的护理质量评级是(93.21+3.76)点,由此可见,团队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意味着传统中药护理后,所得到的实施效果更好,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加强中医特色护理在急诊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医院进行推广,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中医护理 急诊科 辩证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护理纠纷情况并参照相关文献资料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急诊护理纠纷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患者的原因外,护理人员的原因是主要的方面。结论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增强急救意识和工作责任心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减少急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急诊科护理 护患纠纷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根据急诊临床经验分析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对急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求急诊护士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急救技术,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爱心、细心、同情心才能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和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现代急诊科护士 现代急诊病人特点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外伤导致的昏迷患者给予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所接收的108例外伤导致昏迷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5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采取急诊护理指导,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存活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51例(94.44%),对照组为44例(81.48%);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40例(74.07%),对照组为52例(96.3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存活率50例(92.59%),对照组为42例(77.78%),实验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伤导致昏迷患者给予急诊护理指导,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更加利于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 标签: 外伤 昏迷患者 急诊科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急诊医院重要的科室,只有营造安全的护理环境,形成护理安全文化,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护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急诊护理安全文化对护理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安全文化 营造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情况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的实施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急诊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加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效果对比评价,得出对照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急诊患者的治疗护理有着现实性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级医院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与应对方式。方法以某地区二级医院急诊78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抽选非急诊护理人员8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护理人员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同时对78名急诊护理人员面对困境时的首选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SCL-90量表评分显示观察组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面对困境时的应对方式包括解决问题(28.21%)、自责(39.74%)、求助(12.82%)、退避(19.23%)。结论二级医院急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不佳,他们面对困境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普遍消极,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二级医院 急诊科 护士 心理状况 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