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方法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规范带教。重视细节培训,做到讲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并制定考核评分表,严格考核。结果全部学员考核合格,基本掌握CPR技能,达到培训目标。结论依新指南培训,充分关注学员对技能的把握、理解和运用,是提高目击者实施CPR自愿度及急救能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公众 心肺复苏 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居民140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并举办知识讲座,组织居民自主学习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研究组70例,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人教学以及医院急诊室参观等教学模式对居民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对比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社区居民心肺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社区中开展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可有效促进社区公众应急能力以及急救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知识技能 技能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简单来说,心肺复苏就是在心跳和/或呼吸停止之后使其恢复的过程。首先是通过按压胸廓建立人歪心跳,并通过从病人的口腔通入气体的方法来尝试恢复呼吸,然后医务人员会将一根导管经口腔插入呼吸道内,使人工呼吸更为有效。有时还会对心脏进行电击,并经过静脉注入各种药物,

  • 标签: 心肺复苏 呼吸停止 医务人员 人工呼吸 静脉注入 呼吸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护理人员6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的培训,包括观看录像和模拟练习等;研究组则通过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本研究主要观察了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急救能力评分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在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上的平均分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P<0.05)。急救能力评分方面,研究组平均为88.5,也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8/600次,对照组为18/610次,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和急救能力,且可显著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护理人员 技能培训 督查考核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夏南部山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及自我效能情况,为心肺复苏知识的普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自宁夏南部山区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共1 520名,样本收集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分析所有公众的一般资料,使用自行设计的宁夏南部山区公众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及自我效能问卷,分别对公众的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及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影响其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503份。1 503名宁夏南部山区公众的心肺复苏理论知识得分为(53.11 ± 12.34)分,技能掌握得分为(62.64 ± 18.35)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6.09 ± 2.18)分,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山区公众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将有差异资料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年龄、职业分布、文化水平、是否参与培训、培训距离调查时间、"旁观者"经历、自我效能感均是影响宁夏南部山区公众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技能掌握的相关因素(t/F值为5.723、4.393、5.817、6.435、5.990、6.438、6.631,P<0.01),且上述指标与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技能掌握均呈正相关(r值为0.012、0.016,P<0.05)。结论宁夏南部山区公众的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掌握及自我效能水平普遍较低,相关医疗机构需加强对宁夏南部山区公众的心肺复苏培训,在普及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多方面入手推动,进行宣传和推广。

  • 标签: 公众 心肺复苏知识 技能掌握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比较国内外心肺复苏技能普及培训的现状和差异,提出对国内心肺复苏技能普及培训的建议,增强规范化管理。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具有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作用,应重视心肺复苏技能的普及培训与宣传教育,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议建立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纳入义务教育的教育体系和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导的普及培训。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培训 现状
  • 简介:摘要:心肺复苏技能是急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心肺复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实践操作机会不足,学员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其次,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和模拟情景,使得学员在面对实际情况时难以应对。最后,教学方式陈旧,过于依赖理论讲解和示范,学员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不高。

  • 标签: 心肺复苏 技能工作室 优化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急诊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37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急诊护理人员,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培训方案: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结合培训(观察组,n=19),常规培训(对照组,n=18),对不同培训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急诊护理人员在心肺复苏培训中,对于成人/儿童/新生儿心肺复苏,成人/儿童/新生儿气道异物梗阻、气道开放的实践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急诊护理人员,(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培训中,应用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结合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程度,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心肺复苏 技能培训 督查考核 急诊护理人员 心肺复苏技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训居民心肺复苏技能的方法与意义。方法抽取我社区居民4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知识技能的培训,并采用调查问卷比较其培训前后的心肺功能复苏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前该组居民的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为缺乏,培训后其在理论成绩及在心跳骤停的判断、气道打开方法、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的操作方面与培训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技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 培训 技能 意义
  • 简介:摘要笔者曾多次担任过技能大赛的评判,也参加过医院管理年督察工作多年,在这些经历过程中发现很多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掌握存在很大问题,差异性也较大,尽管医管年开展了好几年,很抓“三基三严”也好几年,但真正实际意义的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存在应付或侥幸心理。导致参赛时及格率较低,甚至个别外科医生面对模型无所适从,不知要怎样去操作让人震惊!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大家共同探讨,望引起重视。

  • 标签: 医务人员 心肺复苏 技能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济南某高校学生心肺复苏(CPR)知识知晓和技能掌握水平,为探索有效提高大学生心肺复苏能力的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自制问卷,针对山东协和学院362名学生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及其获取途径进行调查。 结果 超过99%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掌握CPR技能,其中92.30%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培训。 大学生获得 CPR 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占82.70%),其次为学校教学(占69.23%)。大学生最喜欢理论、示范、练习相结合(占74.36%)的培训方式。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65.57%接受过CPR技能培训,其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高于从未接受过培训的学生。结论 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愿意通过参加培训,掌握CPR技能,从而有能力为他人施行必要的CPR急救。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CPR知识培训,并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定期的技能巩固训练,提高大学生应急处理能力

  • 标签: 大学生 心肺复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评价根据最新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改进急诊科高职护生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的教学效果差异。方法将2010~2011年两年期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承担教学的高职护生共16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0年共80名于新指南公布前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设为对照组,按照2005年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教学;2011年共80名于新指南公布后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设为实验组,按照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学习效果开展评估,进行书面理论测试、操作技能考核和满意度调查,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护生总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但书面理论测试成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护生较对照组得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依据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完善和简化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技能的教学成效,提示依据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开展高职护生相关培训有益于该技能的掌握和普及。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临床技能 教学 基础生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