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吴廷兰 张丽花 施莉 高伟 郝海霞 盛源 范春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15期
  • 机构: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济南 2500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内科,喀什 84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护理部,喀什 844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护理部,喀什 84400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CC门诊,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CC门诊,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超声引导电图定位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流程,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于2021年5—7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议会形成超声引导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初稿。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8个省/直辖市的18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然后小组讨论,确定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终稿。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分别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和提出意见专家比率、专家权威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变异系数表示。结果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100.00%,提出修改意见专家比率分别为83.33%、5.56%;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2~0.170(P<0.05),变异系数为0~0.122;第2轮各级操作步骤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4.64~5.00分。最终构建的超声引导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包括4个一级操作步骤、19个二级操作步骤和39个三级操作步骤。结论超声引导电图定位隧道式PICC置管流程具有可靠性,质量水平较高,对临床置管操作规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皮下隧道 PICC 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 超声 德尔菲法 操作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余”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声学造影提示右心房肿物伴局部浸润,心脏增强磁共振提示肿物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在心超声引导下行心肌活检术,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心脏血管肉瘤。超声引导下心肌活检术诊断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具有局部显像清晰、定位精确、并发症少的优点,为国内首次报道。

  • 标签: 心脏肿瘤 血管肉瘤 心腔内超声 心肌活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ICE)指导室性心律失常(VA)消融致心脏压塞发生情况及可能原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连续行ICE引导VA消融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心脏压塞发生率、严重程度,结合不同导管结构和手术操作特点分析心脏压塞发生的可能原因。结果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中位年龄52.00(23.75,59.75)岁,年龄范围12~75岁。共进行32次ICE指导VA消融,其中3次消融术中发生心脏压塞,发生率为9.38%(3/32),分别经心包穿刺抽出200、250、100 ml暗红色不凝血后症状缓解。该3例均于标测或消融过程中可见右心室内ICE导管机械刺激所致室性早搏(室早)。胸部X线下见ICE导管顶端3 mm区域不显影。结论ICE引导VA消融致心脏压塞的发生率较高。ICE导管顶端在胸部X线下不显影、ICE导管影像在系统屏幕上显像略延迟及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心室壁较薄弱是导致心脏压塞的可能原因。

  • 标签: 心脏压塞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心超声心动图(ICE)模拟传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各角度影像并替代TEE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手术(一站式)的新术式——XR-Star术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顺序入选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一科接受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进行1∶2匹配,分别接受XR-Star术式(ICE组)和传统的TEE辅助方式(TEE组)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参数(如手术时间、曝光量等)及术后1年随访中残余分流(PDL)、封堵器相关血栓、封堵器移位及复发等情况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65例患者,其中ICE组46例,年龄(63.70±7.16)岁,男26例;TEE组92例,年龄(63.27±7.81)岁,男49例。①两组患者首次选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4.78%对91.30%,P=0.284)。②与TEE组相比,ICE组的总手术时间[(160.62±23.20) min对(177.72±19.53) min,P<0.001],总曝光量[(172.84±46.49) mGy对(253.98±99.76) mGy,P<0.001]、封堵时间[(36.03±11.37) min对(47.60±15.56) min,P=0.001]、封堵曝光量[(124.85±41.01) mGy对(198.83±84.57) mGy,P<0.001]、造影剂用量[(100.00±26.52) ml对(152.26±49.70) ml,P<0.001]均明显低于TEE组。③与术前TEE各个角度测量值相比,术中ICE测量左心耳开口在135°较大[(21.32±3.42) mm对(19.26±4.01) mm,P=0.027]。ICE 135°与透视下左心耳测量值显著相关(Person相关系数r=0.83,双尾检验P<0.000 1)。④PDL发生率,两组在封堵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7%对14.13%,P=0.592;19.56%对22.83%,P=0.661);术后3个月ICE组有1例存在3 mm PDL,TEE组有3例存在(3.2±0.3) mm PDL;术后1年ICE组PDL下降至1.8 mm,TEE组仍有1例存在3 mm PDL。⑤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积液、脑卒中、大出血、器械脱位等严重并发症,TEE组1例患者发现器械相关血栓。结论基于XR-Star术式ICE引导下的一站式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TEE相比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曝光量,其左心耳开口测量结果与透视下测量结果高度相关,术后残余分流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左心耳封堵 经食管超声心电图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诊断子宫肌瘤血流中采用及腹部超声的结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40名进行分析,研究主题为不同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明确研究对象后,对所有的患者采用和腹部超声诊断,统计诊断结果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后,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但如果患者的瘤体较小,图像显示就会困难。阴道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在小肌瘤的诊断中准确性较高。结论:在诊断子宫肌瘤血流的过程中,无论是超声诊断,还是腹部超声诊断均具有明显的特点,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结合应用,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效果。

  • 标签: 子宫肌瘤 血流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主要应用方法,探索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对膀胱癌诊断工作以膀胱癌分期诊断的实际效果。方法:采取统计学随机区域分组的形式,从2013年至今接受膀胱癌诊断工作的共计110名患者之中,随机选取42名患者参与此次临床学研究工作。随后采取统计学随机抽签的形式,将42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固定人数为21人。本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以及疾病治疗工作将采取回顾性分析研究的形式,等待患者出院之后,由专业医护工作人员检查患者身体机能康复情况以及疾病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专业化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工作之后,医护工作人员可以明显观察到膀胱的具体病变情况以及主要病变位置,应用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形式检查患者膀胱癌实际情况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在检查患者膀胱癌以及膀胱癌分期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测形式,以便快速判断患者癌症患病情况及患者阶段,从而为后续癌症治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腔内超声联合腹部超声 膀胱癌 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ICE)引导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LAAC)"一站式"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8例行导管射频消融和LAAC"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男34例,女24例,年龄(64.3±8.3)岁,年龄范围为41~80岁。记录特殊房间隔解剖、房间隔穿刺时间、房间隔穿刺成功率、术中透视时间及曝光量、"一站式"手术成功率等指标。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2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32例。房间隔穿刺时间为(708±179)s,术中透视时间(25.6±8.9)min,术中X线曝光量为(537±394)mGy。房间隔穿刺成功率为100%(58/58),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率为100%(58/58),左心耳满意封堵率为98.3%(57/58)。结论ICE引导下行导管消融和LAAC"一站式"手术可行、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心房颤动 "一站式"手术 心腔内超声 导管消融 左心耳封堵
  • 简介:摘要分析 2019年3至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超声指导下的室间隔射频消融术的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测量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均>50 mmHg(1 mmHg=0.133 kPa),且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经超声重建相关结构后,应用盐水灌注压力导管在超声指导下放电消融。本研究共纳入HOCM患者9例,其中男6例,平均年龄(51.7±12.2)岁,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间隔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为(152.2±31.9)min,放电时间(838.4±227.3)s;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术后复测LVOTG较术前有所下降(P=0.001),且均<50 mmHg;所有患者术后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消失,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中患者LVOTG保持稳定。本研究发现超声指导的室间隔射频消融可安全有效地降低HOCM患者的LVOTG,并可产生较持久的效果。

  • 标签: 心肌病,肥厚性 导管消融术 心腔内超声 三维标测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瘘狭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117例出现瘘狭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72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行PTA治疗,对照组行内瘘切除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超声测量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动静脉瘘(AVF)通畅率及瘘使用时间。结果手术前,两组超声测量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的血流量更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横断面积更大,血管内径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瘘使用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超声测量指标、并发症发生率、AVF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TA与瘘切除重建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瘘狭窄治疗中均具有显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且PTA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短期即可使用瘘,康复更为迅速。

  • 标签: 肾透析 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检查 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脉瘘狭窄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接受的8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瘘血管狭窄处内径及股动脉血流量均较对照组高,而狭窄处流速峰值则较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动静脉瘘狭窄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其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动静脉内瘘狭窄 超声引导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波关节击碎尿酸盐结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2只兔子分为两组,分别为西药组和应用超声波关节碎石技术组(以下简称治疗仪组),西药组和治疗仪组造模后,西药组采取秋水仙碱药物,治疗仪组采取超声波关节击碎尿酸盐结晶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采用超声波关节碎石技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比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超声波关节腔内碎石技术 痛风治疗仪
  • 简介:摘要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阑尾息肉病例共6例,息肉直径0.3~1.3 cm。6例阑尾息肉均顺利完成镜下治疗,其中3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整块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分片切除、1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1例予活检钳冷钳除。6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和急性阑尾炎等并发症。3例术后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其余3例暂未复查结肠镜。以上结果初步证实,阑尾息肉行内镜下治疗安全和有效。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阑尾息肉
  • 简介:摘要: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科室,胸外科在医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电视胸腔镜手术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并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胸外科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胸外科治疗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面效果显著。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胸外科治疗及护理的进展,以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优化调整后续胸外科患者治疗和护理方案。

  • 标签: 胸外科 腔内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治疗时真假的识别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治疗。术中采取多种方法识别真假,包括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如夹层裂口切线位造影法、导管沿途冒烟法)等。结果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治疗时,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66例,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24例。左前斜45°造影结果显示,68例夹层假位于降主动脉外侧,而22例假位于降主动脉内侧或与真重叠;腹主动脉段夹层真假位置复杂,假于螺旋下降过程中可位于真任何一侧,其中6例腹主动脉存有2个及以上假;90例胸主动脉夹层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和全弓降主动脉造影—胸降主动脉留置猪尾导管法识别真假,最终全部成功定位真,且顺利完成治疗,夹层远端真血流恢复率为100%。结论对于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做好评估,术中在DSA监视下,予以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等识别真假,可准确判断,从而避免误判及其所致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真假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腹主动脉瘤修复(EVAR)术后支架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20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TA)诊断提示EVAR术后支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49~86岁。所有患者均同时行CDU检查。对CTA及CDU显示的患者瘤体内漏、气泡影、脓肿、血肿、肠瘘及支架闭塞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CTA检查显示漏为9例,CDU检查显示漏8例,漏诊率为1/9,误诊率为0,约登指数为0.89。其中CDU诊断Ⅱ型漏3例,与CTA比较漏诊1例。CDU诊断Ⅰa型漏3例,Ⅰb型漏2例,与CTA检查结果一致。CDU及CTA均未检出Ⅲ型及Ⅳ型漏。CDU显示气泡影8例,与CTA比较漏诊率为2/10,误诊率为0,约登指数为0.80。CDU检查脓肿、血肿、瘤体增大、支架闭塞以及瘤液性暗区的比例分别为8/20、2/20、4/20、1/20及2/20,与CTA检查结果一致。CTA检查3例主动脉肠瘘(AEF)患者,CDU均未检出。CDU随访显示5例解剖外旁路通畅,解剖外旁路闭塞患者1例,感染范围及瘤气体影减少患者2例,瘤体内漏情况无明显变化者1例,以上随访结果与CTA检查一致。结论CDU可对EVAR术后支架感染患者瘤体内及瘤体周围感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感染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密封继电器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武器等高科技国防领域,是各装备系统的基础与关键元件,是现代自动化系统中最基本的电气元器件之一。随着国家重大工程的开展,对继电器提出了严苛的可靠性要求,多余物的存在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及寿命可靠性。本文通过对焊接飞溅物的控制、清洗工艺研究,有效控制了产品多余物。

  • 标签: 继电器 可靠性 多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