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病人需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控制感染,卧床休息,注意防治褥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肾功能,起病24~48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鼻饲,以保证入量及营养。调整血压,使病人急性期的血压维持在发病前平时所测的或患者年龄应有的稍高水平,一般不应使用降压药物,以免减少血流灌注量加重梗死。

  • 标签: 脑血栓形成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患者的内科护理措施。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脑血栓其急性期死亡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左右。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以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宜,忌烟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积极治疗,做好护理工作很重要。

  • 标签: 脑血栓 内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及各种影像学表现,并对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价值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最近三年1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临床表现,MR、CT、血管造影的表现。全部病例均经过MR扫描,包括SE序列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运用时间飞跃法(2D-TOF)。12例经CT检查,全部做平扫及增强扫描,6例经血管造影检查。结果MR18例均显示良好,既包括显示栓塞静脉的直接表现,又包括脑实质改变的间接表现。12例CT扫描中有5例表现为脑实质内异常改变,9例CT增强扫描显示“空三角征”,6例脑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静脉窦血栓阻塞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结论CT平扫对静脉窦血栓的显示率相对较低,增强扫描可提高显示率。脑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栓塞情况和侧枝循环情况,为目前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金标准,如果病变是处于早期,还可以进行血管内溶栓治疗,缺点是费用高,属于有创检查,MR(特别是运用MRV)可以较清晰地显示静脉窦血栓的情况,脑实质的改变情况,更重要的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综合考虑MR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选择。

  • 标签: 静脉窦血栓形成 磁共振 磁共振静脉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致病因素、诊断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丹参注射液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疗法。结果28例经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26例完全治愈,其中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行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4例下肢仍有不同程度水肿。结论非手术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发现、早溶栓,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深静脉 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血栓形成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2位原因。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血栓形成,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缩短生存期,因此恶性肿瘤与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性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早发现规范诊治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标签: 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利手术及长期卧床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死亡率很高。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严重威胁机体健康的疾患,常发生在高龄病人术后及康复的过程中,此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高达30%~50%。2近年来,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重点介绍其诱发因索、风险人群预测、预防及在临床护理中的处置方法。

  • 标签: 术后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近期医学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认真评估患者,做好卫生宣教;术中仔细操作,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情况;术后积极预防护理,加强下肢功能锻炼,防止血管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给予机械性、药物性和其他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结果对于围手术期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DVT和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患者实行一般护理、患肢护理、抗凝溶栓治疗时的护理和观察、预防肺栓塞的观察等几项措施;在患者出院时给予指导和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13例经治疗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均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了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作用。

  • 标签: 患者 术后 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措施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总结我科2011年3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降低了血栓形成。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流缓慢、血管损伤,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病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 简介:目的提高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大部分患者可找到病因,常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复杂,结合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提高对其诊断。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