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会史的复兴,是近年来史学研究出现的新气象,冯尔康、常建华合著的《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是自1986年首届中国社会史讨论会以来,大陆史学工作者编著的第一部较系统全面的断代社会史著作,它给人以面貌一新的感觉。该书共十二章,37万言。在内容上,突破了以往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史和民族关系史的模式,把研究重点转向清代的群体和社会结构,清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演变,清代人口社会和少数民族的

  • 标签: 中国社会史 史学工作者 民族关系史 史著 社会生活 十二章
  • 简介:江阴日报A3社会生活版的编辑原则是抓好头条、组照和专栏。“民生记录”是今年4月一个新诞生的年轻栏目,这一栏目的设计意图是:反映生活一线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群体。把他们的疾苦与幸福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生动地展现给广大读者。

  • 标签: 社会生活版 编辑原则 新闻报道 版面
  • 简介:汉语新词语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不断涌现出来的新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政治生活面貌、经济发展形势及新旧之间的矛盾等等

  • 标签: 汉语 新词语 社会生活
  • 简介:<正>引子难忘的91年,世界大动荡……。然而,在发生一系列震惊世界事件之际,在京举行的"交响音乐创作研讨会"同样震撼着中国的乐坛,会议交流的数十部交响乐,以精妙的音响、宏伟的气势,令听众心潮澎湃,我院作曲系教师的七部交响乐新作,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被新闻界称之为:"这支锐不可挡的鄂军"。中国交响乐何以呈现这样一个群星灿烂、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根本的一条是作曲家在坚持党的基本路

  • 标签: 音乐创作 社会生活 中国交响乐 生活素材 作曲家 作曲系
  • 简介:李泽厚从强调"社会的人化"变为强调"人的社会化",从强调社会主体性变为强调个体主体性,从执持历史唯物主义变为执持人道主义伦理主义,实质上是从实践本体论美学转到了生命本体论美学.而从其理论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来看,并不见得必须完全放弃实践美学的立场,因为,一方面,实践美学自身的发展并不真正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到了尽头了,另一方面,生命本体论美学与实践本体论美学之间,其亲和性是大大高于对立性的.

  • 标签: 李泽厚 社会生活 实践美学 生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