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院前急救的应用。方法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对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分值比较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外抢救治疗的分诊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前抢救治疗三组评分值两两对比,各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校正MEWS评分值的逐渐升高,病死率也随之升高,死亡组高于生存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对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评估,能够判断病情,指导急诊分诊分流,估计预后,而且简便、快捷,适合急诊院前急救应用。

  • 标签: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院前急救的应用。方法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对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分值比较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外抢救治疗的分诊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前抢救治疗三组评分值两两对比,各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校正MEWS评分值的逐渐升高,病死率也随之升高,死亡组高于生存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对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评估,能够判断病情,指导急诊分诊分流,估计预后,而且简便、快捷,适合急诊院前急救应用。

  • 标签: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工时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396例急诊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采用NEWS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进行估测。结果NEWS评分系统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与直接护理工时评分结果呈正相关(P<0.01);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患者护理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WS评分系统估测结果每增加1分,患者临床所需总护理工时需要相应的增加大约7.5 min,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138.094+7.529×NEWS评分结果。结论NEWS评分系统用于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真确度较高,易于操作,对于临床更好的分配急诊工作,提高急诊抢救患者护理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抢救 护理工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39例选择常规管理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剩下39例患者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干预的设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7.44%),对比常规组更高,p<0.05;观察组出现接诊分诊不明确、缺失急救药品、接诊病人突发休克、急诊护理错误发生率上更低,p<0.05。结论:将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理融入急诊室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早期预警评分 常规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的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研究组应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早期预警评分均可缩短患者护理所需工时,但是研究组患者抢救所需护理工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患者应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有效缩短急救所需工时,提升护理干预效率,诊断诊断准确率更高,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应在临床急救抢救治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英国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估测 急诊抢救 护理工时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到急诊护理中能够产生的积极效果和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开展治疗的300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的是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则是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了解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是比较低的,各项数据都要比对照组要优越。结论 采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根据护理工作的需要实施急诊患者的分级处理,能够保证抢救工作的效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从而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 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6月进入急诊就诊的11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MEWS评分,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分析。结果83例MEWS5分以下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无死亡病例;5~8分25例,患者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症”危险,需要实施一级护理急救经救护后转入ICU或专科病房及留观;3例9分以上,病情危重、预后较差的征兆,死亡危险性增加,需要实施特级护理,病情允许转入ICU进行监护。结论MEWS能更直观地将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分值化,分值越高者死亡风险越大,MEWS适用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快速病情评估,从而提升了急救护理效果。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脑卒中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的92名急诊患者作为本次探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平均分到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6名患者。试验组患者采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急诊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质量,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值得在急诊管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抢救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急诊内科抢救室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高分组(>t5分)和低分组(0~4分),各50例。对比两组 入住ICU几率、死亡率、1月后转归情况,分析该系统评分和患者入住ICU几率的关系。结果高 分组人住ICU比例、死亡率均高于低分组(P<0.05)。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分值与人住ICU几率呈 正相关。结论 急诊内科抢救室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

  • 标签: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抢救室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心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第4个时期,特征是心电活动停止,循环呼吸迅速衰竭,往往预后不佳。如何有效预测心搏骤停是诊疗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心搏骤停中应用的研究不断突破,从最初根据一定数量的样本制定出仅包含基本生命体征指标的传统评分系统,发展到不断增减变换参考指标、增加样本量制定出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的改良评分系统。如今,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评分系统的制定过程中引入了机器学习技术,突破了既往评分系统的局限性,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外不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相关研究和前沿进展,总结了研究成果、空白点及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我国分级诊疗政策,论述了心搏骤停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未来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方向。

  • 标签: 心搏骤停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研究现状 展望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内科急症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进行探索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度在内科急诊接受治疗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00 例患者均接受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并按照评分情况对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按照患者病情表现提供针对性帮助,对患者评分情况和病症转归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对评分< 4 分的患者进行留院观察,并对其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对评分为 5-9 分的患者进行急诊治疗中的一级护理干预,患者在接受急诊救治后需要转入对应专科病房。对于评分超过 10 分的患者,意味着死亡风险加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护理后安置于急诊抢救室密切监护。 结论 :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内科急症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可以为后续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帮助,提升急诊护理干预针对性,是急诊护理效果得到提升的重要基础。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内科急诊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抢救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8月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内科患者244例,通过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2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分诊流程,予以实验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比两组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后二次介诊率为12.29%,实验组患者经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诊断后二次分珍率为4.09%,实验组患者分诊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内科抢救室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有的将不同程度的患者分诊到相对应的区域,降低二次分诊的机率,为患者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死之率、病残率。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内科 抢救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留诊观察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诊留诊观察患儿6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取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1.09±0.72)d,留诊时间(3.21±1.16)d,留诊观察费用(3.09±1.28)千元,转入相关科室住院准确率96.76%(329/340);对照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退时间(2.85±1.45)d,留诊时间(6.88±2.87)d,留诊观察费用(4.85±2.13)千元,转入相关科室住院准确率90.00%(316/34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34、9.102、10.328、12.545,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7%(5/340),护理满意度评分(95.88±1.97)分;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59%(19/340),护理满意度评分(89.31±4.23)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或χ2=3.881、14.552,均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在留诊观察患儿护理中可以缩短留诊时间,提升转入科室准确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 急诊室,医院 危险性评估 早期诊断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在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之间的急诊内科并且留院观察的1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症状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在患者的评分卡上采用红、黄以及蓝三种颜色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0到5分,黄色代表6到8分,红色代表9分以上。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次随机抽取的病例中,有60例患者得分在0到5分之间,有40例患者得分在6到8分之间,另外20例患者得分在9分以上。还有2例患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要求转入外院,18例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得分在0到5分之间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得分在6到8分之间的患者,死亡病例有4例,好转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86%,而得分在9分以上的患者,有8例死亡,5例好转,治愈率为60%。文章结论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主要是对急诊患者的症状进行分值化处理,它可以为急诊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应用智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lectronic further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system, e-fMEWS),探讨其在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及预警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早期、动态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及2020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多个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262 805例。其中201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使用传统的单一评估指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020年1月至12月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e-fMEWS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⑴患者住院时间≥24 h;⑵患者年龄≥14周岁。排除标准:⑴患者入院前进行过心肺复苏;⑵患者治疗中途中止治疗或者转院;⑶接受姑息治疗患者;⑷急诊预检分诊I级收治非重症病区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se team, RRT)启动情况、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情况,以及启动RRT的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例数、有创机械通气例数、转入重症监护室例数、住院天数及预后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e-fMEWS评估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比例下降0.03%;启动RRT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发生院内呼吸心搏骤停例数下降(12.2% vs. 13.2%)及转入重症监护单元例数较少(42.8% vs. 50.6%),治愈/好转率提高(58.4% vs. 56.1%)。结论应用e-fMEWS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快速、准确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通过早期识别非重症单元的潜在重症患者,早期干预、及时治疗,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智能早期预警评分 人工智能 快速反应团队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评分方法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的应用现况及进展。多数研究者认为该评分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便于操作的优点,适用于急诊科,但该评分尚存在有最佳截断点不统一,研究样本量不足等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6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多发伤常规急救和监护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病情恶化程度。结果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干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情恶化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情恶化程度。

  • 标签: 急诊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多发伤 救治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 SBAR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102例消化内科患者,对照组:选择常规监护汇报方式;观察组: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联合 SBAR模式。结果:两组患者在基本治疗效果方面相比较,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入住率 3.92%与 消化道出血率11.76%低于对照组患者 重症监护室入住率19.61%与 消化道出血率43.14%,存在一定差异,( P< 0.05)。 结论:针对消化内科患者开展SBAR模式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即可增强护士的观察与评估疾病能力,还可预防相关危险因素,促进疾病好转,从而获得患者高度满意。

  • 标签: SBAR模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消化内科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