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消肿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到脑血栓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血栓的消肿时间,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特点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死亡1例,重残1例,完全恢复10例。结论针对出现颅内静脉窦血栓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头部CT和MRI+MRV检查,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作为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治疗的有效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特点 抗凝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栓形成患者循环微粒及微粒来源细胞的磷脂酰丝氨酸暴露是否相关,并检测其促凝活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脑血栓形成患者,经体检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红细胞、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及微粒释放水平,用凝血时间测定、内源、外源FXa及凝血酶生成实验评估微粒及细胞的促凝活性。比较正常人与脑血栓患者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显著性,得出结论。结果利用凝血时间、内外源FXa、凝血酶生成实验比较脑血栓患者及正常人RBC、血小板促凝活性,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和微粒释放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实验证明暴露磷脂酰丝氨酸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及微粒高度促凝,对CT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策略等方面提供了可能。

  • 标签: 微粒释放 脑血栓形成 研究
  • 简介:摘要从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概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并从抗凝、溶栓治疗、手术取栓、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指征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处理
  • 简介:摘要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学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方法,概述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进展。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特征做回顾性分析。结果CVST病因多样,年龄以青状年居多,临床表现复杂,确诊依靠CT、MRI、DSA等影像学检查。降颅压、抗凝等综合治疗疗效佳。结论及早行血管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对于提高本病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少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临床分析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股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08例血液透析患者,行股静脉置管术后4周观察超声诊断结果,并将其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分析其形成因素并制定护理策略.结果208例行股静脉置管术后,导管周围血栓共9例,占4.32%,静脉管腔内血栓充填共8例,占3.84%,静脉管腔壁血栓共8例,占3.84%,静脉血栓形成伴狭窄共7例,占3.36%,股静脉血栓形成共32例,占15.38%,股静脉血栓形成占176例;32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主要因素为导管留置时间长因素共11例,占34.38%,血清胆固醇高共10例,占31.25%,共5例,血浆白蛋白低占15.63%,导管感染共4例,占12.5%,无肝素或肝素减量透析者2例,占6.24%,以上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概率较高,其中导致术后血栓形成的因素有管留置时间长、血清胆固醇高、低蛋白血症、导管感染、无肝素后肝素减量透析等.临床应引起重视,术后积极进行相关护理,结合超声检查,避免血栓形成.关键词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血栓;危险因素;护理措施;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femoralveincatheterhemodialysispatientspostoperativethrombosisrelatedfactors,andputforwardthenursingstrategy.MethodstheresearchobjectisrandomlyselectedfromMay2012toApril2014treated208casesofhemodialysispatients,lineoffemoralveincatheterafter4weekstoobservetheultrasonicdiagnosis,anditcanbedividedintothrombosisandthrombosisgroup,analyzestheformingfactorsandnursingstrategy.Results208routinevenipuncturesurgery,catheterthrombosissurroundingatotalof9cases,accountedfor4.32%,8casesofvenouslumenthrombosisinfilling,accounGtedfor3.84%,8casesofvenouslumenatherothrombosis,accountedfor3.84%,venousthrombosisassociatedwithstenosisinall7cases,accountedfor3.36%,femoralveinthrombosis,atotalof32cases,accountedfor15.38%,accountedfor176casesoffemoralvenousthrombosisdidnotformation;32casesofpostoperGativevenousthrombosispatients,themainfactorsforcatheterindwellingtimeislong,atotalof11cases,accountingfor34.38%,serumcholesterollevels,atoGtalof10cases(31.25%),andatotalof5cases,lowplasmaalbumin(15.63%),catheterinfectionin4cases,accountedfor12.5%,withoutheparinorheparinondialysisin2cases,factorsaccountedformorethan6.24%,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hemodialysispatientspostoperativefemoralveincatheterthrombosisprobabilityishigher,thecausingfactorsofpostoperativethrombosishavelongtubeindwellingtime,highserumcholesterol,hypoalbuminemia,catheterinfection,noheparindoseheparinafterdialysis,etc.Weshouldpayattentiontotheclinical,positivelyrelatedtonursinkgeycarweor,dpsostoperativecombinedwithultrasound,preventthrombosis.hemodialysis;Venipuncture;Bloodclots.Riskfactors;Nursingmeasures;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12-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使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56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保持床单位平整,患者下肢抬高、良肢位摆放、被动的下肢功能锻炼,注意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禁止吸烟等。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抗血栓弹力袜预防下肢DVT。比较2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比20.5%,P〈0.01)。结论抗血栓弹力袜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DVT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脑卒中 抗血栓弹力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深静脉穿刺方法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深静脉置管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血栓症状、血栓累计的范围、深静脉置管的角度和置管的预留时间等因素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就上述因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股静脉穿刺置管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与血管壁之间的角度越大、置管的预留时间越长,则越有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则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不明显。结论不同静脉穿刺置管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临床应用效果也要分别开来,具体看待。

  • 标签: 深静脉穿刺方法 血栓形成 股静脉穿刺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且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随即抽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根据病因制定相对应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200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现象,占29%,其中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原疾病史、血液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高凝状态等。详细掌握患者的发病史,重视患者的卧床护理工作,鼓励患者加强下肢活动,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加强早期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值得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病因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法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50例),普通肝素组(50例)和介入溶栓组(50例,采取介入溶栓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介入溶栓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98.0%比82.0%比72.0%),P<0.05或<0.01;与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比较,介入溶栓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3±0.3)分、(1.6±0.4)分比(1.0±0.2)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16.0%、18.0%比4.0%)显著降低(P<0.05或<0.01),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效果优于普通肝素,但是单纯的抗凝治疗并不能使病情完全缓解,介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窦血栓形成 颅内 抗凝药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创伤后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30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0例DVT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30例骨创伤但未发生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选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测定,选用PT导出法对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选用散射比浊法对D-二聚体(D-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FIB、D-D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多部位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溶栓治疗之后FIB、D-D明显低于治疗之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D-D、FIB升高与年龄、骨折状况是骨创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骨折状况越严重,年龄越大,那么静脉血栓发生率、危险性就会越大,溶栓治疗对于骨创伤后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 标签: 骨创伤 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院的医疗数据来分析骨科术后DVT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2012年1月份至2014年1月份所收治的103例骨科手术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患者为51例,我们以这51例患者做对照组。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是降低DVT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骨科 术后 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