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97例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麻醉处理经验.方法97例心脏瓣膜病变患者,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1~0.3mg/kg、芬太尼3~5μ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麻醉维持用芬太尼30~40μg/kg、维库溴铵0.1mg·kg-1·h-1.术中、术后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功能.结果麻醉诱导期心率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7例,死亡率7.2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麻醉的关键是保持适当心率,在围术期尤其是在CPB前尽量维持有效的心输出量,术中、术后适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功能.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心脏瓣膜病变患者进行心脏瓣膜置换后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和体会。方法:从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中,选择了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在手术后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被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在心脏瓣膜置换后采用优质的护理方式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强调了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病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病变 置换手术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预防心衰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临床护理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患者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预防心衰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临床护理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变进行心脏瓣膜置换后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一年内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64例,在其术后,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病变患者,术后采用优质的护理方式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对患者进行心衰护理的方法。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置换病人34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1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心衰护理,对观察组行综合性的心衰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数值较低,参照组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数值较高,两组的对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行综合性的心衰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心衰的症状,对患者的的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护理措施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患者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接受重症心脏瓣膜置换的60例心衰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时间选自2020年6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在心内直视瓣膜置换中应用氨甲环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06例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手术期加用氨甲环酸。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新鲜冰冻血浆(freshfrozenplasma,FFB)用量,心脏停跳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24h红细胞悬液使用量,术后FFB用量,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血小板(platelet,Pt)浓度,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coagulationtime),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结果治疗组术中FFB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CPB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患者术后24h红细胞悬液输入量、术后FFB用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引流总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同时点比较,治疗组的术中术后PT、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t、FIB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瓣膜置换中应用氨甲环酸能够对血液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减少术中、术后输血量,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氨甲环酸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管理心脏瓣膜置换中的缝针,提高医护人员手术效率,防止异物残留,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2012年01月~2013年03月我院41例心脏瓣膜置换中器械护士对缝针的管理体会。结果减少了术中断针、丢针、找针现象,降低了术中缝针遗失率,杜绝了安全隐患。结论术中器械护士科学、规范、合理管理缝针,手术配合过程井然有序,增加医护合作的默契感和信任感,加快手术的进程,提高手术的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缝针管理 新型排线板
  • 简介:摘要目的心脏瓣膜置换时间长,要求严格,患者要经过保温、降温、复温三个过程,所以体温的护理在手术中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手术过程中留意手术进程,进行准确及时的体温护理结果患者保温、降温、复温顺利,未发生冻伤等不良事件,及时复温保护心脏功能结论合理的术中体温护理能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 体温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远隔缺血预处理在瓣膜置换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远隔缺血预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于术前(T1)、开放主动脉前5min(T2)、开放主动脉后30min(T3)、开放主动脉后4h(T4)和开放主动脉后24h(T5)5个时相,动态观察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B型钠尿肽(B—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射血分数、手术类型、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在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在手术后均明显升高(P〈0.001),但各时点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的cTnI在T3、T4、T5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01),远隔缺血预处理组患者在T3、T4和T5时相cTn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④两组患者在T2、T4时相的BNP较术前明显下降,T5时相的BN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远隔缺血预处理组患者在T5时BN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在术中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无差别的情况下,远隔缺血预处理减轻了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瓣膜置换中对心肌起到了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心肌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肌再灌注损伤
  • 作者: 杨丛榕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31
  • 机构: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 北京 10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分析1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患者的护理病案,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的心衰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顺利出院。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后心衰患者在接受高质量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以确保他们获得及时关怀。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提出优质护理模式,分析在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抽选94例,均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观察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指导,同时能够增强科室护理人员准确识别风险的能力,从而强化患者住院疗养安全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保持护理期间的良好心情,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搭桥术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论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心脏瓣膜置换、心脏搭桥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50例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抽选94例,均分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指导,同时能够增强科室护理人员准确识别风险的能力,从而强化患者住院疗养安全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保持护理期间的良好心情,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搭桥术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讨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予以术后ICU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间收治的86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按照手术时间均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的实际情况与护理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阶段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更短,护理满意率更高、并发症率更低,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而言,术后ICU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缩短患者ICU中的机械通气和监护时间,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降低护理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6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实施腰-硬膜外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生率,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我科64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舒芬太尼组在在改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肺动脉楔压等方面,明显优于芬太尼组。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中使用舒芬太尼麻醉,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并可减轻全身应激反应,增加组织灌注。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心脏瓣膜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