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绿色通道PCI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急诊科1年零3个月以来救治的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冠脉、PCID2B时间的情况进行追踪分析。结果ACS患者的平均年龄64.85岁。ACS患者基础病的分布高血压41.3%,糖尿病14.7%,慢性肾衰8.0%,高尿酸血症8.0%。ACS患者行急诊PCI的比例为68.0%,其平均D2B为151.74min。病变冠脉情况LCX占37.3%,RCA占49.0%,LAD占49.0%。单支病变占74.5%,三支病变占9.8%,双支病变占15.7%。结论ACS患者大部分均行PCI治疗,其的D2B时间仍未达到新指南标准。冠脉病变以前降支及右冠的病变较为多见,且多以单支病变方式出现。

  • 标签: ACS,急诊绿色通道,PC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CS择期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4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的80例ACS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Clopidogrel组与Ticagrelor组所有病例均接受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在此基础上予以一般治疗,服用aspirin,每天一百毫克,经皮下注射LMWH,每天两次。Clopidogrel组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择取Clopidogrel予以治疗,每天七十五毫克;Ticagrelor组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采通过Ticagrelor予以治疗,每天两次,每次九十毫克。两组病例术后连续进行七天的治疗。结果未治疗时,治疗组与常规组血小板聚集率对比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通过Ticagrelor与Clopidogrel治疗,常规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超过治疗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Clopidogrel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超过Ticagrelor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择期皮冠状动脉介入ACS病人使用Ticagrelor治疗效果显著超过Clopidogrel,可以从根本减少血小板聚集水平,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ACS择期PCI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择期PCI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急诊PC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左心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显效率40.0%,总有效率76.7%;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显效率60.0%,总有效率80.0%。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急诊PCI综合比较后总体上优于择期PCI,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导管室护士术前访视对初次择期PCI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相关病例系统中抽取初患者79例(均接受次择期PCI治疗),按照奇偶数排序将所有选中患者分为A组(对照组)40例、B组(观察组)39例;对A组实行常规护理(包含基础性指导、手术前准备工作),对B组应用导管室护士术前访视方案;实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表现。结果:访视后B组各项评分(SAS、SD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对初次择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患有急性ACS的患者采用PCI手术进行治疗,对神经内分泌因子以及患者并发症控制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相关100例患有急性ACS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进行相应的治疗,对照组没有采用远端保护装置,观察组采用远端保护装置。经过一周,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内分泌各个因子水平改变状况以及急性和亚急性的血栓、猝死等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经过一周治疗,研究组患者神经内分泌各因子水平降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则跟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且经过一个月随访,其急性和亚急性的血栓、猝死等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ACS的患者采用PCI手术进行治疗,对神经内分泌因子以及患者并发症控制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DPD ACS 急诊PCI术 神经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例,其中行急诊PCI治疗的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急诊PCI组,行择期PCI治疗的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择期PCI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LVEDV、LVESV、LVEF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LVEDV、LVE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DV和LVESV均降低,而LVEF增大,组内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择期PCI更能有效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的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

  • 标签: 急诊PCI 择期PCI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早期人文关怀护理),均组4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1.1-2022.4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高于照组,P<0.05。结论 早期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借鉴。

  • 标签: 人文关怀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择期PCI、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任意择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应用择期PCI治疗,给予观察组应用急诊PCI治疗,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4%,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8%,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急诊PCI治疗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择期PCI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产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择期PCI 急诊PCI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急诊PCI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急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2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急诊组(n=110),择期组(n=110)。急诊组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择期组患者接受择期PCI治疗。以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对比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对比临床疗效,急诊组为95.45%(105/110),显著优于择期组78.18%(86/110),对比检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急诊组为7.27%(8/110),显著低于择期组19.09%(21/110),对比检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的疗效较择期PCI更为确切,提示在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原则上应尽早接受PCI治疗,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择期PCI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择期PCI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循环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心内科行择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PCI择期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8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28例行急诊PCI治疗为急诊组,59例行择期PCI治疗为择期组。急诊组入院后急诊型PCI治疗,择期组入院后7~10天行PCI治疗。在PCI后7天、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心射血分数。观察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等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梗死复发率,比较术后30天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术后7天及术后6个月,急诊PCI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急诊组住院期间心脏破裂发生率、出院后梗死复发率、术后30天死亡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近期及远期疗效显著优于择期PCI

  • 标签: PCI 急诊 择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究在冠心病择期PCI中使用比伐芦定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0例患者在冠心病择期PCI中进行常规药物(肝素)抗凝治疗,并作为对照组;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9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通过不同药物干预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17.5%,不良事件复发率越低说明效果越好)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不良事件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0%)的出血和血栓形成事件均少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用于冠心病择期PCI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相比较传统的普通肝素方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说明其用药效相对安全,同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相对积极的意义,因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比伐芦定 冠心病择期PCI术中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不同时间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8例STEMI患者被随机分为直接PCI组(69例,确诊后立即进行PCI治疗)和择期PCI组(69例,给予急性溶栓治疗后择期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CPK高峰时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CK-MB高峰时间、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率、梗死复发率、30d和1年内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与择期PCI组比较,直接PCI组LVEF[(49.3±6.8)%比(58.2±7.7)%]、CPK峰值[(74.9±49.3)IU/L比(113.0±59.3)]IU/L、CK-MB峰值[(1983.1±1251.2)IU/L比(2588.6±1592.3)IU/L]均显著升高,CPK高峰时间[(19.4±6.5)h比(13.9±4.5)h]、CK-MB高峰时间[(19.7±7.7)h比(12.7±7.2)h]显著缩短,P均<0.01;直接PCI组住院期间心脏破裂率(5.8%比0)、梗死复发率(17.5%比6.3%)、30d(11.0%比2.2%)和1年内死亡率(22.2%比8.2%)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且安全性更佳,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择期PCI患者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拟行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PCI术后3个月内MACE(心源性死亡、MI或再次血运重建)差异。结果强化他汀治疗可以降低PCI术后MI的发生率。结论择期PCI患者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可以降低术后MACE的发生率。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接受治疗180例ACS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PCI联合替罗非班方案治疗,将两组校正TIMI帧数、心肌显色分级2~3级以及ST段回落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82例(91.11%)患者达到心肌梗死溶栓分级(TIMI)3级流血,77例(85.56%)达到心肌显色分级2~3级,83例(92.22%)达到ST段回落大于50%的标准,观察组校正TIMI帧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再灌注指标,降低患者不良血管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老年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AMI患者的主要目标是抢救可逆性缺血组织,早期快速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再灌注,挽救更多濒死心肌,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性总结急诊PCI术前、中及术后的护理经验。接诊急诊PCI患者,要分秒必争,时间就是心肌,快速的做好术前准备(口服抗凝剂、抽血、备皮、行碘过敏试验、左上肢置入静脉留置针),同时不可忽略的就是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突然发病和持续疼痛,患者会产生焦虑、恐惧感,因此,我们要耐心的向其讲解疾病的危害性和手术的大致过程,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将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在90min以内;中严密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主动处理;术后耐心、细心的护理,及时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并配合医生处理,稳定患者情况,促进早日康复。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血运重建全部成功,康复出院。结论PCI术后良好的护理质量与患者术后恢复有密切的关系,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CI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择期PCI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及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心内科行择期PCI的8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小板聚集,抗凝,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前72小时给予麝香通心滴丸70mg /次,每日3次口服,服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2周hs-CRP、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血液流变学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hs-CRP、ET-1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麝香通心滴丸 血管内皮,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