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将分数阶微积分(也就是任意实数或复数阶的微积分)的相关知识引进HIV模型中,对该分数阶HIV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模型稳定性的充要条件。此外,利用NGM矩阵得到了模型基本再生数,基本再生数的研究可为疾病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分数阶 HIV 数学模型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妊娠感染HIV阻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日~2015年1月份发现的30例HIV阳性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针对HIV阳性孕产妇采用抗病毒治疗,辅助其他治疗,观察孕产妇母婴阻断治疗效果,新生儿出生后给予应用齐多夫定糖浆至产后42天,新生儿出生后,1、3、6、12、18月龄进行HIV-RNA检测。结果出生后的新生儿未发现感染HIV病毒,均为正常儿童,成功阻断病毒的侵入。结论采用母婴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阻止HIV病毒母婴传播。

  • 标签: HIV病毒 母婴传播 抗病毒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诊断方法,研究HIV与梅毒同时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TRUST)和电化学发光法(ECLA)同时检测192例HIV-Ab/P24阳性血清,包括疾控中心免疫印迹(WB)阳性血清77例(实验组),不确定和阴性血清115例(对照组),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TPPA阳性36例(18.8%),TRUST阳性27例(14.1%),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P〈0.01);对照组中,TPPA阳性8例(4.2%),TRUST阳性2例(1.0%),TPPA与HIV-Ab/P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5,P〈0.01)。结论:HIV感染患者,合并感染梅毒的几率很大,且梅毒发作期患者比例高。

  • 标签: HIV 梅毒 TPPA TRUST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大小约为120nm,通过识别细胞上的CD4受体而进入CD4+细胞,在脱离宿主细胞时无法存活。根据HIV的特点,思考治疗AIDS的方法如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感染患者实施玻璃体切割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HIV病毒实施玻璃体切割术27例患者,分析归纳其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均无交叉感染,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HIV感染者免疫力较低,安全、优质、平等的围术期护理对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HIV病毒感染 玻璃体切割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双抗原夹心法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分析在不同血清、不同孵育方式、不同血清量、不同孵育时间及显色终止后不同时间段比色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对HIV抗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同血清量、不同孵育时间及加终止液后不同时间段比色。结论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血清量减少、孵育时间缩短及加终止液后的比色时间延长等。

  • 标签: 双抗原夹心法 HIV抗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潍坊市艾滋病感染状况,为HIV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筛查实验室送检的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后进行免疫印迹法确证。结果629例初筛阳性标本中,415份复检阳性,其中确证阳性309例。结论HIV感染地区分布广,感染者男女比例为5.181,年龄以20-49岁为主,样本来源分布广泛,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漫延。

  • 标签: 艾滋病确证实验室,HIV病毒抗体,免疫印迹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门诊HIV初筛阳性患者送检率,从而降低门诊HIV初筛阳性患者流失率,控制HIV在一定范围内的传播,防止AIDS的蔓延。方法2015年1月—12月我院门诊患者中累计发现HIV初筛阳性患者72例,工作人员积极动脑筋改进、完善原有转介流程,主动学习AIDS相关知识和沟通交流技巧,理论结合实际,认真做好门诊HIV初筛阳性患者的转介。结果2015年门诊72例HIV初筛阳性患者送检率为94.44%,较2014年的75%提高了19.44%。结论改进、完善转介流程,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沟通交流技巧,加强健康教育多样化,对提高门诊HIV初筛阳性患者送检率至关重要。

  • 标签: HIV初筛阳性 门诊,送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感染孕产妇随访管理服务体会。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地区HIV感染的孕产妇4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生儿童42例,其中1对母子拒绝加入研究。分析①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及分娩情况。②调查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及婴儿服用抗病毒药物情况。结果①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例数分别为0例及42例。HIV感染孕产妇住院分娩40例,家中分娩2例。②26例孕产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所生儿童38例服用抗病毒药物。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医务人员减少对艾滋病孕产妇的歧视,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可以提高HIV感染孕产妇随访管理依从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华宁县重点疫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华宁县盘溪镇乐士堂村15~50岁的村民进行HIV血清学检测,了解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结果共检测596人,感染HIV2人,HIV阳性检出率为0.34%,15~50岁人群感染率为0.27%,其中,男性1人、女性1人,男女之比为11,年龄30岁1人,47岁1人。结论乐士堂村15~50岁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出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已进入家庭,极有可能造成HIV的高流行和二代感染,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HIV较高流行区的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检测工作,对发现的HIV感染者要及时跟踪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传染源,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 标签: 艾滋病 重点疫村 感染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感染者心理护理以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HIV感染患者与AIDS患者10例,分析所选患者心理问题以及护理方式。结果全部HIV染者与AIDS的患者均伴有负性心理,其中,变态报复性心理的患者有1例、焦虑与恐惧心理的患者有2例、忧郁心理的患者2例,悲伤与绝望心理的患者有3例、负罪与内疚心理的患者有2例。结论通过10例患者实施综合心理的护理干预以后,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患者各种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与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

  • 标签: HIV 感染者 ADIS 患者 心理问题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6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HIV初筛阳性患者配偶的风险干预,预防、控制AIDS患者配偶的传播。方法对76名门诊HIV初筛阳性患者配偶进行针对性的风险干预包括说服门诊HIV初筛阳性患者主动告知配偶检查结果,说服患者配偶抽血检查HIV抗体,对患者配偶进行HIDS防护知识的宣教、指导、培训。结果45名配偶HIV初筛结果为阳性,31名配偶HIV初筛结果为阴性,经后期随访和临床追踪,31名HIV初筛结果为阴性的配偶均未受HIV感染。结论对门诊HIV初筛阳性患者配偶进行针对性的风险干预,可及时、有效减轻配偶的恐惧心理,做好相应的自我防护,同时可有效降低配偶间AIDS的感染率,有效保证了患者配偶的安全。

  • 标签: HIV初筛阳性 门诊患者,配偶 风险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