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早期感染检测诊断中不同HIV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运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中心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1500例血清样本进行分析,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HIV试剂盒进行检测,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对HIV感染窗口期检出时间是否提前。结果1500例血清样本中5例阳性,阳性率0.33%。观察组2与观察组1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的特异度高于观察组1(P<0.05),误诊率低于观察组1(P<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的检测窗口期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前了3.2天、5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四代HIV抗体试剂检测盒有着较高灵敏度、特异度,且能够达到100%,且可提前HIV感染窗口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HIV 抗体检测方法 早期感染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TB双重感染患者临床诊断方法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190例HIV/TB双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我院190例未合并HIV的TB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检查手段的阳性检出率。结果HIV/TB双感染菌患者中,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率最高,占61.58%,其次为淋巴结结核(20.53%),血型播散型肺结核(9.47%)、结核性胸膜炎(23.68%)、肠结核(14.21%)。PPD试验、痰抗酸染色、T-SPOT.TB及痰结核菌培养在HIV/TB及TB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结核抗体及血沉在HIV/TB及TB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各种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各有优缺,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用联合诊断的方法来提高阳性检出率,对患者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HIV/TB双重感染 临床诊断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HIV/AIDS肿瘤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现况分析。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患者基本资料问卷、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2016 年 7月至 2018年 6月感染外科出院前当天的 74 例 HIV/AIDS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出院指导质量对 HIV/AIDS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具有影响为正相关关系,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HIV/AIDS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处于较高水平,提高患者出院指导质量,能更好地提高 HIV/AIDS肿瘤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 标签: HIV/AIDS 肿瘤 出院准备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IV合并肺结核病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HIV合并肺结核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心理状态(51.3±2.7)分、社会功能(53.7±3.9)分、健康状况(54.3±2.8)分、生活能力(60.1±4.5)分,对照组心理状态(35.2±1.7)分、社会功能(43.2±1.9)分、健康状况(40.1±2.5)分、生活能力(50.1±3.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23例,满意16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1例,总体满意率95.7%,对照组23例,满意5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5例,总体满意率78.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合并肺结核病优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HIV 肺结核病 综合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间大于一年的30例艾滋病患者的耐药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名HIV感染者中发现16人耐药,耐药发生率为53.33%。HIV病毒的耐药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降低病毒耐药性发生概率,提升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分析HIV病毒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提高该我国HIV的治疗效果,降低HIV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性 HIV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因此HBV感染者较普通人群发生HIV感染的风险高。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治疗艾滋病最重要的措施,我国的HAART治疗方案中均包含拉米夫定(3TC),3TC的长期使用会导致HBV发生YMDD变异而产生耐药。目前对于HIV/HBV合并感染者的YMDD变异的研究较少,本文就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人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艾滋病的流行已经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这种形势下,医院内加强对HIV相关护理和治疗刻不容缓。HIV护理人员作为与艾滋病患者接触时间较长,且工作环境较危险的人员,应当格外重视其安全防护工作。本文将对HIV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进行探究。

  • 标签: HIV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探究
  • 简介:目的梳理"十一五"课题195例研究样本临床大数据,统计分析2000~2017年中医干预艾滋病毒/艾滋病文献中"艾滋病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和"临床体质症状"信息熵,探寻影响中医干预HIV/AIDS主熵变量及相关性,有效减少HIV感染向AIDS病发的转化不确定性,延长HIV感染者带毒生存时间。方法对"十一五"课题中医干预试验组195例研究样本临床熵变量进行研究,采用降维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法消除干扰因素,确定影响中医药干预HIV/AIDS的主熵变量。结果①主要病因病机为正虚、毒邪、湿温痰湿和伏邪;②HIV以脾肺证型居多,AIDS以脾肾心型居多;③主要体质症状为咳嗽、气短乏力、发热畏寒、头胸腹疼痛、腹泻、皮肤病变(瘙痒)、出汗异常、消瘦、脱发、口味异常等;④HIV/AIDS主熵变量X5(L淋巴细胞)、X6(血小板PLT)、X10(CD4+计数)、X17.(带毒生存时间Y年)、X18(PRO量表)、X23(身体质量指数BMI);⑤X6血小板PLT和X17(带毒生存时间Y年)与X23(身体质量指数BMI)正相关,说明HIV/AIDS为消耗性疾病。结论①HIV组对AIDS组有熵变量贡献,说明HIV转化为AIDS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②中医药干预HIV/AIDS具有"既病防变"和带毒生存的作用;③正气损伤与邪气入侵是艾滋病发展变化的本质,正邪交争的动态变化凸现艾滋病变证丛生;④从研究结果来看,HIV向AIDS转变与体质质量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未来在深化中医药干预HIV/AIDS过程中,医者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体质质量相关指标(肺活量、肌肉含量、脂肪含量、睡眠时间扥)对HIV/AIDS熵积和熵增的影响。

  • 标签: 中医干预 HIV/AIDS 熵变量
  • 简介:摘要探讨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孕产妇的现行阻断方式及其母婴传播概况,从健康教育、分娩方式、抗病毒药物应用、婴儿喂养方式及追踪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采取有效母婴阻断的必要性,通过综合的高效的方式来有效遏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母婴传播。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母婴传播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院神经外科一起HIV职业暴露原因,为做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起职业暴露发生过程,找出职业暴露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本次职业暴露发生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严格,发生暴露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患者情况关注不够,造成暴露人员未得到及时处置。结论医护人员接诊患者时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核心制度落实,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时限报告,由具备资质的处置机构评估后按规范处置。

  • 标签: HIV 职业暴露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HIV感染者/病人实施健康宣教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CDC确诊阳性的无明显机会性感染的100例HIV感染者/病人,进行为期半年的全方位健康宣教,评价健康宣教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健康宣教前后HIV感染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结论有效的健康宣教,可以提高HIV感染者/病人的总体知识,改善HIV感染者/病人的知信行,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 标签: HIV感染者/病人 健康宣教 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柳州市HIV/AIDS患者晚发现的原因,并探讨促进HIV感染者早期发现的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柳州市30名HIV/AIDS和21名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包括HIV/AIDS患者的发现途径、对艾滋病的认知、配偶/固定性伴告知与HIV检测状况、晚发现的原因、早期发现HIV感染者的对策与措施等。结果访谈的30例HIV/AIDS患者中,21例患者在查出感染HIV之前虽然听说过艾滋病,但对艾滋病知识了解很少,27例患者在查出感染HIV之前未做过HIV检测。导致HIV/AIDS晚发现的原因主要包括对艾滋病认识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大多数人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远;觉得自己身体很好或自己没有高危行为,不可能感染艾滋病;感染者存在侥幸心理;由于害怕查出艾滋病,所以一直逃避;HIV检测力度不够,且目前的检测仍以被动检测为主。结论针对晚发现的原因,应采取综合措施和对策以便早期发现HIV感染者。

  • 标签: HIV/AIDS 晚发现 对策 原因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时间对实时荧光PCR检测HBVDNA、HCVRNA、HIVRNA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含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HBVDNA、HCVRNA、HIVRNA的血浆标本,2-8℃保存0d、1d、2d、3d、4d、5d、6d、7d时间后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混检+单检模式进行HBVDNA、HCVRNA、HIVRNA检测,对检测结果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8℃条件下保存1-7d的血浆标本,其HBVDNA、HIVRNA、HCVRNA检测结果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8℃条件下保存7天内HBV、HCV、HIV核酸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 标签: 保存时间 核酸检测 Ct值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HIV患者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HIV血液净化患者(2011年9月至2018年8月)分组研究,对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结果统计学处理分析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性显著(X2=5.175,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HIV患者血液净化护理中,患者不良心理得到显著改善,满意度高,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HIV患者 血液净化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HIV感染人群的行为干预以及阻断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共82名。其中年龄段以20~29岁为主,占89.02%;职业分布以外出务工者为主,占81.71%;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46%;文化程度以中学学历为主,占84.15%;确诊时间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共占89.03%;妊娠结局以继续妊娠生育为主,占93.90%。结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外出务工者性传播为主,大部分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只能选择继续妊娠生育。该人群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该部分育龄妇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其防范意识,掌握防治艾滋病的措施,防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 标签: 孕产妇 HIV 监测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血站采血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观察预防及处理效果。方法选取本血站采血人员86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采血,预防组在分析HIV感染原因的基础上,加强对HIV职业暴露的预防。结果预防组采血人员HIV知识(98.48±0.15)分、预防知识(99.00±0.04)分、处理知识(99.17±0.06)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站应加强对采血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HIV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知识的掌握水平,降低HIV感染率,提高自身的安全性。

  • 标签: 采血人员 HIV职业暴露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防范、控制HIV(艾滋病)感染,HIV人群中防范、控制结核病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研究纳入我中心2014年7月~2017年7月接诊的HIV患者和结核病患者共35例,入选患者均接受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观察防范措施实施前后患者的检测接受度、检测率、感染发现率。结果实施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后,患者检测接受度、检测率、感染发现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V患者和结核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能够提高结核病患者检测HIV接受度,也能提高HIV患者检测结核病的接受度,提高疾病检出率。

  • 标签: HIV 结核病 防范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检测结果多样性,对无偿献血的安全性做出参考。方法选取在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参与志愿献血的2400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调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导致HIV检测阳性结果的危险因素,及分析HIV检测阳性结果的人口学特征。结果研究发现在参与研究的2400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中,检出HIV阳性人数为18人,占比7.5%,其中A型血4人,B型血5人,AB型血3人,O型血6人,男性11人,女性7人,年龄最小者为25岁,年龄最大者为56岁,平均年龄为(33.78±3.50)岁,为初次献血的人数为14人,重复献血者为4人。根据统计学分析,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常住地(农村及城乡结合部)、职业(无固定职业者),献血次数(重复献血者)、有输血经历、有边缘性行为者是导致献血人群HIV检测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近年来的无偿献血人群中,拥有较高的HIV检测阳性率,同时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常住地位置、职业固定度、献血次数、有接受输血、有无边缘性行为都是HIV检测阳性的危险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创造安全的献血环境。

  • 标签: 无偿献血 艾滋病 HIV 多样性
  • 简介:免疫学血液筛查试剂对于提高我国的输血和血液制品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极低水平的由于免疫学筛查试剂的“窗口期”所致的漏检.核酸血源筛查试剂可以显著缩短“窗口期”,进一步提高输血和血液制品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酸血液筛查试剂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检测灵敏度、可检测的病原体种类、自动化程度、检测效率、操作方便程度等.据此,作者将核酸血液筛查试剂分为一-五代.不同的地区在开展核酸血液筛查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以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检测模式、方式及检测的病原体种类等.

  • 标签: 核酸 血液筛查 输血 血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