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HIV骨科病人的防护护理。方法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指导,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做好个人防护。杜绝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结果对骨折合并艾滋病患者12人进行防护护理,结果无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结论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预防职业暴露,防止医源性感染,是护理该类病人的关键

  • 标签: 骨科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防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下文以英文缩写“HIV/AIDS”简称)的个案调查随访途经,为艾滋病流行趋势的评估预测、防治政策策略及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从实用的角度,较为详细论述访者应具备条件、调查随访注意事项、调查随访的方式、接触HIV/AIDS、与HIV/AIDS面对面进行调查随访、敏感特殊内容调查随访的方法和技巧。结果对截至2012年7月底累计报告本市HIV/AIDS516例,进行个案调查随访均获得较为完整的相关信息资料。结论采取本文HIV/AIDS的调查随访方法,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调查随访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职业暴露的原因及方式,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2012年2月所发生的HIV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个案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HIV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至今未发现HIV抗体阳性。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紧急正确处理伤口和预防服药非常关键、有效。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分析 防护
  • 简介:在最近的年里,与人性化的免疫系统构造妄想的老鼠的技术显著地改善了。人的有免疫力的房间的多重系在与人的造血的干细胞被移植了的immunodeficient老鼠发展。更重要地,这些老鼠在免疫或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之上装功能的体液、细胞的有免疫力的回答。人的免疫不全病毒类型(HIV-1)我能在人性化的老鼠建立感染,导致CD4+T房间弄空和伴随的nonspecific免疫者激活,它在HIV-1-infected人的病人模仿immunopathology。这为学习HIV-1immunopathogenesis并且为开发新奇基于免疫者的治疗的机制使人性化的老鼠成为一个最佳的模型。

  • 标签: HIV-1 小鼠模型 免疫病理 人性化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实验室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方法,结合相关资料评价其应用现状。结果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方法具有多样,总体分类为抗原抗体检测和病毒培养法。结论结合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实验室的资格认证,开展适合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既符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技术规范,又对控制艾滋病流行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艾滋病毒 检测方法 应用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嘉鱼县HIV/AIDS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经过WB法确认的HIV/AID逐例进行个案调查,详细询问婚姻状况、婚外性行为史及性伴数、有偿供血史、受血史。对HIV确认阳性者的配偶、子女全部采血,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全县累计有HIV/AIDS52例,其中外地4例,本县47例。在47例感染者中,男24例女2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18岁,20—49岁占87.23%;已婚30人,占63.8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65.95%;农民占72.34%;经性途径传播占78.72%、经血液途占19.15%、不详占2.13%。结论嘉鱼县HIV/AIDS的传播方式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源主要是外出打工者,他(她)在外地感染后,将HIV传给他(她)们的配偶和其他的性伴。目前尚未发现母婴传播。

  • 标签: 嘉鱼县 HIV/AIDS 传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HIV感染产妇的影响。方法对141例HIV感染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全面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健康指导,使患者能按计划科学的喂养、用药,自我管理,自我监护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结果100%HIV感染产妇及家属满意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HIV感染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和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行为。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HIV感染产妇及家属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保证母婴及家人的健康及安全。

  • 标签: HIV感染产妇 健康教育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阳性孕妇分娩的护理,为产时母婴阻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34例HIV阳性孕妇入院分娩时采用关爱,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口服母婴阻断药物。结果及时进行母婴阻断,母婴平安出院,无医护人员感染。

  • 标签: HIV 分娩 护理 母婴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HIV的母婴传播,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生存率,我省以市为单位承担预防HIV母婴传播服务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以市为单位孕产妇HIV检测率达80%以上,其中孕早期检测率达60%以上。方法提供HIV监测和咨询服务,同时使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结果通过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从而对妇女儿童进行预防性治疗。

  • 标签: HIV 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桂林市HIV感染者/病人配偶间HIV传播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的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查2005-2010年所有桂林户籍的HIV确证阳性且有配偶的感染者或病人,对其个案调查信息资料中配偶HIV抗体检测结果和高危行为进行调查和核实,选择其中没有静脉吸毒、多性伴、有偿供血和输血等HIV感染的危险行为史的配偶为调查对象,对配偶HIV双阳组和HIV单阳组传播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核实与分析。结果共有345对HIV双阳或单阳配偶,HIV双阳率72.8%(251/345),HIV单阳率27.2%(94/345)。345对配偶中有明确配偶间传播130对,传播率37.7%,其中男传女103例,占79.2%,女传男27例,占20.8%。双阳组传播方和单阳组先感染方在年龄、安全套使用率、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桂林市配偶间HIV传播率较高,影响配偶间HIV传播的主要因素为安全套使用率低、年龄大、感染者体内CD4细胞计数低、病毒载量高。

  • 标签: HIV 配偶 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AIDS合并外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AIDS合并外科疾患患者中196例经手术治疗后不同程度地好转和治愈。结论AIDS合并外科疾病时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患者是安全和有益的。CD4水平低下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围手术期淋巴结病理活检、骨髓穿刺等侵入性手术操作可获得明确的机会感染诊断,合理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挽救部分AIDS病人合并外科疾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症 外科疾病/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感染患者手术过程的防护措施。方法从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HIV感染患者中随机抽取11例,进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护理防护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HIV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医务人员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HIV在体内存活的时间并不长,且在30分钟56℃的高温下就能将其灭火,因此只要做好手术中的防护措施,是完全可以防止HIV的传播和感染的。

  • 标签: HIV 艾滋病 手术防护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就诊者抗-HIV初筛结果分析,初步了解目前HIV感染与人群分布状况,为切断HIV的传播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34936名住院及门诊患者采用ELISA法进行抗-HIV初筛检测,初筛阳性者送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B)确诊。结果34936名患者中抗-HIV确证试验阳性17例,阳性率0.049%。结论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HIV感染的主要手段。

  • 标签: 艾滋病 阳性率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IV感染伴发皮肤性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确诊HIV感染10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中伴发梅毒75例,其中显性梅毒35例,隐性梅毒17例,梅毒复查中发现HIV感染23例;伴发淋病、淋病+衣原体、衣原体+尖锐湿疣、衣原体/支原体各1例;伴发皮肤黏膜疾病20例,其中带状疱疹8例,带状疱疹+隐性梅毒3例,湿疹4例,荨麻疹、银屑病、隐性梅毒+银屑病和+药物性皮炎各2例,药物性皮炎、皮肤红斑狼疮、须疮和痔疮各1例,其特点是皮肤损害范围广,临床症状重。伴发2或3种皮肤性病15例,5例无伴发皮肤性病。结论梅毒、梅毒复查者及重症皮肤性病进行HIV抗体检测,可发现和控制HIV感染。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皮肤性病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HIV感染合并HBV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与普通人群诊断相类似的方法进行临床诊断,配合药物合理治疗并防止耐药性发生,同时监测HIV和HBV感染。结论肝脏疾病仍然是主要的发病和病死因素,对于HIV/HBV共感染者的治疗也比较复杂。在所有免疫抑制患者中开展HBV筛查,对HbsAg阳性者予以核苷(酸)类药物预防性治疗可以有效避免HBV复发,降低肝脏相关疾病发生率。

  • 标签: HIV HBV 感染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