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钟晓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4期
  • 机构:三台县中医院,四川绵阳621110
  • 简介: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性行为、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的病毒,可以导致艾滋病的发生。为了确诊艾滋病,常常需要进行HIV抗体检验。然而,HIV抗体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时间、感染类型、个体免疫系统状态、检测方法等。因此,在进行HIV抗体检验时,需要注意这些影响因素,以避免产生误诊或漏诊的情况。

  • 标签: HIV;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HIV合并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分析。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样本的数量为100份,时间范围2022年6月份至2023年6月份,分成两组,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份,参照组的50份血清为不确定和阴性血清,实验组的50份血为阳性血清,分析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以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查,分析检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中,提供TPPA检查的阳性数量为9份,占比18.00%;TRUST阳性的数量为7份,占比14.00%;分析患者TPPA阳性与HIV-Ab/P24差异存在,P<0.05,参照组50份血清当中,TPPA阳性的数量为3例,占比6.00%;TRUST阳性的为1例,占比2.00%,分析其差异具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IV感染的患者,合并感染梅毒的机率较高,而且在梅毒发作期的比例较高。

  • 标签: HIV 梅毒感染 实验诊断 分析
  • 作者: 刘利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08
  • 机构: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成都 61173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不同HIV-1病毒载量检测方法之间的量化转换关系。方法:我们使用了Bland-Altman法和线性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Taqman法的同源性达100%,国内方法测定结果的符合率达90%。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发现EasyQ、bDNA、M2000和国内试剂的测定值均能与Taqman值进行对应的转换(P<0.01)。结论:采用多种方法对国内HIV-1感染患者进行检测是可行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各种方法的结果相互转换,以便对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

  • 标签: 现代血清HIV检测技术 发展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成式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东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HIV感染患者82例进行研究,将其以信封法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实施集成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与CD4+水平,服药依从性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在FVC、FEV1/FVC、CD4+水平方面对比,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服药总依从率方面对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对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成式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合并HIV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同时提高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肺结核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集成式护理 不良反应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如何预防母婴传播。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HIV感染患者中选1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妊娠意愿,对其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母婴传播措施。结果:研究对象中6例自愿终止妊娠,10例选择抗病毒药物预防性治疗联合选择性剖宫产,余下4例选择抗病毒药物预防性治疗联合自然分娩,活产儿则采用人工喂养的形式进行母婴阻断,且11例活产儿经42天和3个月的早期诊断、HIV抗体检测后,结果均为阴性;3例活产儿经生后48小时的早期诊断、42天和3个月的早期诊断、HIV抗体检测后,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采取孕期抗病毒治疗加安全助产以及所生新生儿预防性治疗与人工喂养等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预防HIV母婴传播,HIV不是剖宫产的指针,与预防母婴传播关系不大。

  • 标签: 妊娠 HIV感染 母婴传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我院所收治的HIV感染患者开展手术治疗时的围手术期防护流程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更加优化的相关策略,由此避免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1月,样本对象为八例上述期间的HIV感染手术治疗患者,针对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暴露原因进行防护策略的优化。结果: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八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未出现职业暴露情况,体现出当前防护举措的优势价值。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针对暴露现象优化应急流程处置教育工作。结论:在HIV感染手术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防护意识,应用更加完善的职业防护策略,避免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职业防护;职业暴露;HIV感染;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HIV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导致感染者免疫系统逐渐受损,难以有效抵抗其他病原体。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期和慢性感染期,最终演变为AIDS。早期检测对于HIV感染的管理至关重要。早期发现HIV感染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延缓病程,减少传播风险。下本文就对HIV感染早期会有哪些表现、应做哪些检测进行科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中应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的诊断价值。方法:本医院选取自1200份血液标本检验,通过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统计两种检查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出率、诊断灵敏度。结果:化学发光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出率均高于ELISA法,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以临床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化学发光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灵敏度相比ELISA法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灵敏度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的准确率较高的方法为化学发光法,能够有效提高整体诊断准确率。

  • 标签: ELISA法 血清 化学发光法 梅毒抗体 丙肝
  • 简介:摘要:贫血将会增加HIV感染者的死亡风险、影响CD4细胞数量的恢复和降低病毒学应答水平。HIV感染者中发生轻度、中度、重度贫血时的死亡风险较无贫血者分别高出1.3、2.0和4.1倍。在全球范围内,HIV感染并发贫血患病率最高可达到80%~90%。系统掌握HIV感染者贫血的特点,尽早采取有效预防手段和治疗措施,对改善HIV感染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从HIV感染者贫血的种类、诊断、发病机制、预后的影响以及临床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 标签: HIV感染者贫血 发病机制 临床管理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