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方小儿退热栓对感冒发热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感冒发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小儿氨酚黄那敏片)与治疗组(40例,复方小儿退热栓),均治疗3天。对两组的免疫功能、临床指标、不同时段的体温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IgA、IgM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惊厥好转时间、高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温情况比较P>0.05;治疗12h、24h、72h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复方小儿退热栓对感冒发热患儿进行治疗,能加速其病情的好转,并能降低患儿体温,能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提高其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方小儿退热栓 感冒发热 血清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球蛋白(Ig)在儿科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100名儿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免疫球蛋白可作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 临床疗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免疫球蛋白(Ig)在儿科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其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100名儿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免疫球蛋白可作为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儿科 临床疗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尿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检验的影响。方法 从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选择90例为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同一时期内于本院接受体检的9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mALB、IgG及β2MG水平检验。比较两组mALB、IgG及β2MG水平,同时应用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价值效能。结果 观察组mALB、IgG及β2MG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经ROC曲线分析mALB、IgG及β2MG水平诊断老年糖尿病的效能良好(P<0.05)。结论 mALB、IgG及β2MG在老年糖尿病中呈高表达水平,且随着病情严重,上述指标表达水平越高,可为糖尿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疑似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对象,均实施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检验,以病理活检作为金标准,对上述指标联合检验的价值及效能进行分析,同时对糖尿病肾病及非糖尿病肾病指标对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例疑似糖尿病肾病病理活检结果阳性62例,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联合检验阳性60例,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00%、95.16%、94.44%、98.33%、85.00%、95.00%;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均比非糖尿病肾病患者指标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在诊断过程中综合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指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诊断准确性,对于区分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作用。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患者进行研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时段内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的检验水平。结果:实验组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1年内病人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均小于2至3年内病人(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检测中,检测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β2微球蛋白指标情况,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临床检验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中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期间,选取62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32例已经确诊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和32例健康小儿,分别纳入至观察组、对照组,而且均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均对其进行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从数据分析看,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小儿和已确诊手足口病的患儿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患者诊治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43例,设为病例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乙型肝炎患者失代偿期IgA水平高于代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患者IgG、IgM、IgE水平和代偿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乙型肝炎疾病的可靠生化指标之一,且能在一定程度反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病变严重程度,随着治疗其水平呈下降趋势,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初筛及疾病治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在患者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在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意义和影响。方法 筛选2022年05月至2023年05月40例慢性乙肝患者设为研究组,筛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比组,均予以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pta、alb、TBiL)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M、IgA)。结果 本试验中,较对比组,研究组pta、alb指标水平明显更低,TBiL指标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性较大(P〈0.05);研究组IgG、IgM、IgA指标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 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对进一步提升临床慢性乙肝诊断精准性及强化慢性乙肝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慢性乙肝 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功能
  • 简介:摘要:近年来,利妥昔单抗开始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的治疗,也可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用药,有效减少体内自身抗体。本文报告了三例重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显示利妥昔单抗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接受手术治疗老年骨折患者采用营养膳食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院内收治的52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6例,应用营养膳食护理)、对照组(26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结果 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行营养膳食护理,可加快其切口愈合速度,且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膳食护理 骨折 切口愈合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h17/Treg比值变化对小儿过敏性哮喘免疫球蛋白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选取100例过敏性哮喘患儿。通过检测患儿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数量,计算Th17/Treg比值,并测定免疫球蛋白水平和呼吸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过敏性哮喘患儿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此比值的增加与免疫球蛋白E水平的升高呈正相关,与呼吸功能指标如FEV1/FVC的降低呈负相关。结论:Th17/Treg比值的变化可作为评估小儿过敏性哮喘病情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免疫调节治疗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患儿的免疫状态和呼吸功能。

  • 标签: 小儿过敏性哮喘 Th17/Treg比值 免疫球蛋白 呼吸功能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数量与前白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其对临床治疗和营养支持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淋巴细胞数量及前白蛋白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与前白蛋白水平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1)。淋巴细胞数量与焦虑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2,P<0.05;r=-0.41,P<0.01),而前白蛋白水平与焦虑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5;r=0.43,P<0.01)。结论:新冠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与前白蛋白水平降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反映了新冠病毒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不利影响,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合理的治疗和营养支持。

  • 标签: 新冠病毒 淋巴细胞 前白蛋白 免疫反应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与放射治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24年1 月至2025年 12 月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年龄、CD19+及与NK 细胞水平,和临床疗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共抑制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水平以及PD-1表达水平(P>0.05),经过四个周期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3 和CD4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8 水平和PD-1表达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变化不明显或降低幅度较小。结论:放射治疗对表面共抑制分子、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显著影响。通过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治疗效果,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提供抗病毒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我县疾控中心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573名HIV感染者进行CD4+T淋巴细胞的测定,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73名HIV感染者中,CD4+T淋巴细胞最大值为1468个/ul,最低值为8/ul,平均值为298.42±171.85个/ul;其中,不同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检测是评价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及时了解感染者的病情发展,为抗病毒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HIV CD4+T淋巴细胞 检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对老年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 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研究形式”,根据治疗方法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胸腺法新联合常规(研究组)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各30例。对比两组 不同治疗方案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功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炎症反应指数、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S)及死亡率。结果:其中研究组的CD3 T淋巴细胞比(49.81±6.68)、CD4 /CD8 T淋巴细胞(1.66±0.43)比值高于对照组,而CD3 CD8 T淋巴细胞(23.24±3.92)比低于对照组,治疗 1周后,研究组 PCT(2.7±1.56)、CRP(53.86±5.54) 水平降低,且差异低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研究组MODS(5.62±0.55)及APACHEⅡ评分(9.56±3.89)的水平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0天调查分析结果:对照组死亡10例,研究组死亡2例,研究组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用于治疗老年脓毒症患者过程中,有助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功能,改善重症感染所致的免疫抑制,缩短总的住院时间,减少严重并发症: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改善老年脓毒血症的远期预后。

  • 标签: 胸腺法新 老年脓毒症 免疫功能 T 淋巴细胞功能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球蛋白治疗替罗非班诱导产生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替罗非班诱导产生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血小板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替罗非班诱导产生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免疫球蛋白 替罗非班诱导 重度血小板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