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X线检查。观察组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对照组有5例患者误诊,漏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77.5%,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观察组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提高准确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胫骨平台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冠脉CT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实施冠状动脉成像扫描与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脏冠脉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达到了94.52%(69/73),敏感性达到了93.15%(68/73)、特异性达到了91.78%(67/73)、阳性预测值达到了97.26%(71/73)、阴性预测值达到了90.41%(66/73)。结论心脏冠脉CT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诊断具有损伤小、敏感性良好的优势,其能够作为临床中冠状动脉狭窄的常规筛检,从而有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有创检查。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给予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分别实施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T检查时,共检出123个病灶;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时,共检出641个病灶,其是CT检查的5.2倍。同时,MRI检查,在病灶直径>5mm、<5mm时,均优于CT检查。结论通过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能够更加清晰的确定患者的病灶数量、部位、具体的形态等,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MRI检查。

  • 标签: 早期 腔隙性 脑梗死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原发性胰腺癌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分别评价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6例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CT与MRI增强扫描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2种不同的检查方法检测后,MRI检查出的病灶数较CT检查结果显著增多,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检查肿瘤<1cm的患者例数,差异显著(P<0.05),其中CT检查的肿块<1cm的患者6例,其中8例漏诊肿瘤<1cm,对比两组检查肿瘤>1cm的患者例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原发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其临床诊断价值高,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胰腺癌 MRI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CT评估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MRI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MRI诊断血管平均狭窄程度为28±0.7%,CT为27±1.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71,P>0.05)。CT检查发现钙化63处,MRI发现47处;MRI检查可疑钙化但Ct未检出14处,CT检查可疑钙化但MRI未显示26处。CT和MRI检查成像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T未显示出斑块内的出血情况,MRI发现7处斑块内有出血点。结论MRI和CT检查均能够对颈动脉发生病变的管腔的狭窄程度进行诊断,但MRI在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方面更加准确和可靠,可以根据其对斑块的稳定性进行评判。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粥样硬化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脑膜瘤的CT与MRI的影像学特点,为临床准确诊断恶性脑膜瘤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对50例经手术病理已证实的恶性脑膜瘤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可清晰显示恶性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及肿瘤内的钙化,MRI可进行三维成像,清晰显示病变部位的血供情况及肿瘤内的囊变。结论CT与MRI均对恶性脑膜瘤的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可为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提供相关信息,也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 标签: 恶性脑膜瘤 MRI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共60例,将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解剖区域多层螺旋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86.5%。与病理检查一致性较高。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准确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拾的20例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患者。将其行CT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脂肪瘤16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因病区肿瘤内含有特殊性脂肪,因此CT表现典型。病理检查有助于进一步对肝脏脂肪瘤和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确诊。结论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在临床少较为少见,应用CT检查有助于提高检查诊断,利于术前定性诊断,对疑难不典型病变,可增强扫描、动态扫描加以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目的:将基于水平集的图像弹性配准应用于放射治疗CT图像中,为精确评估患者肿瘤及危及器官变化过程及其累加剂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水平集进化理论,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分别对宫颈癌患者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分次间的两组CT图像实施三维全自动的弹性配准。结果:宫颈癌患者配准前后对比显示,最小均方误差(MSE)减少55.1%,相关系数(CC)提高了5.3%;鼻咽癌患者配准前后对比显示,MSE减少32.1%,CC提高4.6%。结论:从配准前后差分图以及评价参数可见,该理论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要真正应用到临床放射治疗中,需进一步探寻更精确的数学算法以模拟人体器官的运动。

  • 标签: 水平集 弹性配准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应用阿霉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行红霉素治疗者设为对照组,行阿霉素治疗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咳嗽、胸痛、气促及发热等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腹痛、呕吐及腹泻等,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霉素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具有确切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阿奇霉素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低浓度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2013—2015年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及大庆油田总医院行1.6mg/ml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血管瘤的患者39例(瘤体41枚),女性25例,男性14例,年龄37.52±11.48岁,瘤体长径7.86±2.31cm。术前及术后6个月超声测量瘤体大小,计算瘤体缩小率。结果6个月瘤体缩小率94.59±3.10%。结论超声引导低浓度博来霉素注射治疗肝血管瘤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超声引导 博来霉素 肝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73妻双方地贫携带的孕妇行B超引导下经腹绒毛取材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使孕妇以尽量放松的心态配合,完善穿刺前准备,排除禁忌证;穿刺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使穿刺术顺利进行;穿刺后对孕妇做好健康宣教,重视病情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73穿刺取标本顺利,3例因细胞分裂太少,择期在孕17周后再行羊膜腔穿刺。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经腹绒毛取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超声引导下实施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肾结石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结石清除情况与预后情况。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达到100%的成功率;经一次手术共56例患者的肾结石被完全清除,达到96.5%的结石清除率,其余未完全清除结石的2例患者则经过二期手术清除残余结石;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仅2例患者发生术中出血,经过处理后停止出血,最终痊愈出院。结论治疗肾结石时用超声引导下实施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定位穿刺准确,术中出血少,手术安全性高,且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经皮肾穿刺 钬激光碎石术 超声引导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CT结果与脑电图变化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CT证实为脑出血卒中患者110例,对其行脑电图检查,将脑电图检查结果同CT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CT结果与脑电图结果对比,内侧型出血患者在脑电图高度不正常中比例最高,为48%,与外侧型和脑叶型出血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比较中,出血量>40mL30例中,脑电图高度不正常16例,占53%。结论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内侧型出血患者及出血量较多患者脑电图不正常的比例较高。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 CT 脑电图 血肿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的肝脏囊性占位患者120例,然后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对照组的肝脏囊性占位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对观察组的肝脏囊性占位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脏囊性占位诊出率为100.00%,炎性病变诊出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肝脏囊性占位诊出率为100.00%,炎性病变诊出率为68.33%。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肝脏囊性占位诊出率都很高,但观察组患者的炎性病变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来说,螺旋CT和核磁共振对肝脏囊性占位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有效诊断出肝脏囊性占位的病理特征,为肝脏囊性占位的进一步治理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但是针对于炎症性病变的诊断,核磁共振的正确诊断率比螺旋CT更高一点。

  • 标签: 螺旋CT 核磁共振 肝脏囊性占位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MRI与CT技术对急性颅脑损伤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而观察组采用MRI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头部特殊部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应用MRI技术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MRI CT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骨巨细胞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骨巨细胞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CT对两组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扫描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增强前平均CT值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增强后平均CT值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增强扫描CT值 骨巨细胞瘤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8例采用CT引导下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采用配合治疗的全面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CT引导下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护理干预 CT引导下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