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提升患者满意的作用。方法:对医院各科室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当前提升满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面临的挑战,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随机抽取的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100例患者满意,对影响其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改进措施应用在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100例患者中,之后对比措施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变化。结果:经过结合具体问题制定改进对策后,患者满意明显提升。结论:在明确影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体原因并给予改进后,可提升患者满意

  • 标签: 患者满意度 和谐医患关系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芦丁蛇油膏对深Ⅱ烧伤大鼠模型创面愈合的作用和机制,为临床应用其治疗深Ⅱ烧伤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2-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 A 组(假伤组)10只、B 组(单纯烧伤组)10 只、C 组(低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组)10只和 D 组(中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组10 只,E 组(高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组)10只。制备深Ⅱ烧伤模型,A 组除常规喂养外不做任何处理,烧伤各组烧伤后除常规喂养外,B 组创面给予隆力奇蛇油膏进行治疗,每天三次,C 组创面涂抹低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D组创面涂抹中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E组创面涂抹高浓度复方芦丁蛇油膏。观察各组创面愈合率,并于造模后第3、7、14天取材,检测各组创面组织TNF-α、VEGF水平。结果 D 组创面愈合率最高;与单纯烧伤组相比,C、D、E 组各时相点TNF-α水平明显改善,而D组效果尤为明显( P <0.05);D 组创面组织中VEGF 含量的水平各时相点均高于 A、B、C、E 组( P <0.05);结论 复方芦丁蛇油膏能改善创面炎症反应,提高生长因子水平而促进深Ⅱ烧伤创面的愈合。

  • 标签: 复方芦丁蛇油膏 深Ⅱ度烧伤 创面愈合 炎症水平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在ICU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67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及密闭式吸痰,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及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的气道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痰液喷出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密闭式吸痰能够提高ICU患者呼吸道护理效果,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密闭式吸痰法 振动排痰法 呼吸道护理 观察
  • 简介:林是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也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VKA),可自由通过胎盘并且具有致畸性,致畸作用主要和剂量相关而非与母体的INR(国际标准化比,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每天低于5mg的剂量为最高的安全边缘。致畸风险最高的阶段是在妊娠6—12周之间时服用华林。怀孕前使用华林的女性在试图怀孕或已经妊娠期间,应接受合适的抗凝治疗,以避免华林的潜在致畸作用。

  • 标签: 妊娠期间 华法林 风险 维生素K拮抗剂 致畸作用 口服抗凝药
  • 简介:摘要:头孢氨苄作为第一代口服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目前我国制药工业中生产头孢氨苄主要是化学合成法,合成过程步骤繁琐,对环境污染严重。与传统化学合成法相比,生物酶合成头孢氨苄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便、绿色环保、洁净安全等优点。对酶合成头孢羟氨苄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 7-氨基 -3-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 7-ADCA为母核,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 D-HPGM为酰基供体,利用青霉素 G酰化酶 (PGA)在水相体系中酶促合成头孢羟氨苄。该实验以温度、 pH值、侧链与母核的摩尔比、投酶量因素对头孢羟氨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转化反应过程中按时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母核进行定量分析,追踪母核 7-ADCA转化率,直至终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 20℃、 pH6.5、摩尔比 1.2:1、投酶量 20g、母核浓度 13%、采用新 A4酶的工艺条件下,母核的转化率可达到 99.47%。

  • 标签: 青霉素 G酰化酶 头孢氨苄 7-ADCA
  • 简介:摘要:房颤的最大危害是缺血性卒中。一旦发生脑卒中,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预防房颤相关的脑卒中已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抗凝是有效的预防手段。临床研究发现,华林能够非常有效地降低卒中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故而,如何安全应用华林抗凝药物已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话题,这样才能确保华林抗凝药物作用的安全发挥。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药物 安全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究中药水试在黄芪、茯苓、天麻、红花、苏木、车前子、没药、柴胡、金银花、乳香等中药鉴别中的应用。以深入了解该传统鉴别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在中药质量评估中的局限性和潜在优势。

  • 标签: 中药鉴定 水试法 高效液相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的 检验 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有乙肝患者 1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80 例。 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对乙肝病毒检验。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对乙肝病毒检验。对比两种方法乙肝病毒的检测结果。对比两种方法在不同浓度中的灵敏。 结果: 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知观察组在不同浓度中的灵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对比,它的检验效果更佳,准确更好,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乙肝疑似患者100例。全部患者血清分别接受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乙肝病毒各标志物(HBsAb、HBsAg、HBeAb、HBeAg、HBcAb)的检出率及对不同浓度血清表面抗原检测的灵敏。结果化学发光对HBeAg、HBsAb、HBeAb的检出率与酶联免疫对三项的检出率对比无差异(均P>0.05),而化学发光对HBsAg和HBcAb两项的检出率(16.0%)、(45.0%)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对这两项的检出率(5.0%)、(20.0%)(均P<0.05)。化学发光对不同浓度血清检测灵敏要高于酶联免疫,但两者对比无差异(均P>0.05)。讨论与酶联免疫法相比较,化学发光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出率更高,同时化学发光对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要略高于酶联免疫,但在实际检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胶体金和酶联免疫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8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所有体检者使用胶体金(对照组)和酶联免疫(观察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并对两组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和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检测艾滋病抗体过程中不管是使用胶体金还是使用酶联免疫,都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诊断价值极高。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检测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疾病特点,对比分析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疾病患者,总计128例。全部患者均进行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参与。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经不同方法诊断情况以及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放射性核素肺显像诊断后的敏感性94.02%、准确性85.15%、特异性75.40%、阴性预测值92.00%、阳性预测值80.76%均明显高于螺旋CT,P

  • 标签: 螺旋CT诊断 放射性核素肺显像 急性肺栓塞 诊断价值 准确性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和敏感性指标的构建,以及预防感染进行分析。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清洗的3650件医疗器械和物品,且作为对照组,另外,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清洗的4520件医疗器械和物品,且作为实验组,两组分别应用护理敏感性指标监测清洗质量、常规护理质量监测,加强记录两组数据并分析和讨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升高,同时器械包装合格率也提高,但是包装破损率、湿包发生率显著降低,(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敏感性指标 预防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健康教育对门诊护理工作满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门诊科就诊的各种患者400例,根据是否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环境和护士综合护理满意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研究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环境和护士综合护理满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门诊部门广泛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门诊护理工作 满意度
  • 简介: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满意的调查,提高成瘾医学专科护理技术的整体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2008年和2009年住院病人中各筛选100例进行对比调查,入选病例均为16岁以上、住院4d以上、文化程度小学以上的住院病人。结果经过调查,影响戒瘾病人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护士对入院介绍和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护士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意识不强。经整改后,戒瘾病人满意由81.7%提高到95.4%。结论增强服务意识,重视入院介绍和健康教育,加强沟通与心理辅导,提高护士的专科护理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是提高戒瘾病人对护理满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戒瘾病人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急诊儿科实施细节护理对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接诊小儿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额外增加细节护理措施作为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98.0%,优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儿科护理满意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急诊儿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儿科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儿科收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80例,并依据单双数均分为两组,一组定义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定义为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风险及护理满意。结果:对比数据结果可知,观察组患儿的护理风险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细节护理应用到急诊儿科护理中可以稳步降低护理风险,助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明显提高。

  • 标签: 细节护理 急诊儿科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