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的胸外科患者中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风险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来说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融入早期预警风险评分管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胸外科疾病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融入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模式,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因此这种护理干预模式有退行的必要。

  • 标签: 胸外科患者 早期预警风险评分 护理满意度 主要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方法:共计200例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均源自于2018年1月~2020年8月,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就患儿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能精准的评估患儿病情,有利于临床开展针对性诊疗与护理。

  • 标签: 小儿人群 上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急救患者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标准,总结出适合中国人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选择的原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急诊科接诊的病人1000例同时采用英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和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观察该组病例的早期预警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结果(MEWS)系统不适合我国病人的早期预警评估,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适合于我国病人早期预警评分标准的一种系统。结论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及时、准确无误地早期评估中国病人的病情,能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患者 早期预警评分 评估标准
  • 简介: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开展灾害性天气早期警报工作以来,其中期天气预报的水平在稳步提升。最重要的体现应该是近两年对一些天气尺度灾害性天气事件提前几天的成功预报,包括: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早期预警 ECMWF 中期天气预报 天气尺度 警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干预策略在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基于预警评分系统对患者实施重症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及ICU转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预警评分系统的早期干预策略能有效改善ICU气管切开术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ICU转出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 标签: 预警评分系统 早期干预策略 ICU 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在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8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结果:在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4.76%,对照组总发生率28.57%;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7.61%,对照组满意度69.0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基于早期预警评分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作者: 赖圣杰 冯录召 冷志伟 吕欣 李瑞云 尹凌 骆威 李中杰 兰亚佳 杨维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系SO17 1BJ,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730,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长沙 410073,挪威奥斯陆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中心 NO-0316,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518055,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 11757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传染病管理处,北京 102206,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早期预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的预警模型,介绍了基于不同数据源的传染病预警系统及其应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研究和应用的互联网搜索、社交媒体、人员流动等大数据及其分析方法,探讨其在传染病预警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建立基于多源大数据的传染病智慧化预警机制和平台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预警模型 预警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大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system,MEWS)联合D-二聚体检查用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评估模型建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的病例资料,共357例被纳入研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用于确定MEWS和D-二聚体预测非轻症AP的最佳截止值。对MEWS评分与D-二聚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曲线下面积(AUC)的大小用于评估每个因素预测AP严重程度的能力,并计算新模型预测非轻症AP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根据ROC曲线,D-二聚体、MEWS和新模型的AUC分别为0.702、0.628和0.734(P < 0.05)。新模型预测非轻症AP的AUC值高于MEWS和D-二聚体(0.734 > 0.702 > 0.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0,P < 0.01)。结论基于MEWS联合D-二聚体的新模型在预测AP严重程度方面优于MEWS和D-二聚体。新模型拥有简单、便捷、更适合临床使用的特点。

  • 标签: 胰腺炎 D-二聚体 改良早期预警得分 严重程度 预测能力
  • 简介:脊柱损伤是临床常见外伤类型,多发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伤等,典型症状表现为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难以翻身起立,此外,脊柱损伤病情较为复杂,复合伤、多发伤较多,患者预后较差[1]。经初步抢救因诊治需要,需进行院内转运,但此类患者病情危重,转运使患者处于移动环境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进而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2]。因此,做好转运前评估、备齐抢救物品、合理安排转运人员对降低转运风险、减轻转运人员压力具有重要意义[3]。分级转运模式是从患者生命体征、呼吸机支持情况、循环支持情况、意识状态及症状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分配转运人员、准备转运设备及药品,针对病情较为严重者,不主张转运,待生命体征稳定再转运,进而可有效提高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促进早期康复。但临床工作经验得知,分级转运模式在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对病情的分级评估受医护人员主观经验影响,仍存在一定缺陷[4]。

  • 标签: 脊柱损伤合并多发伤 分级转运模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将该院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前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后4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急救成功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指标LVED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指标LVEF及二尖瓣E峰/A峰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炎症因子CRP、IL-6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损伤。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不良事件
  • 简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syndrome,CRS)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于2004年最早提出,但其概念及内容一直在演变,并不统一。直到2008年,在Ronco等发起下,由《急性透析质量创意》机构主办,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首届“国际心肾综合征共识研讨会”才第一次制定出CRS概念及分型的共识,此共识已于2010年发表。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队列研究 急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评分 预警
  • 作者: 贾文敏吴艳秋李岚岚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0—12月我院急诊就诊患者5009例为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对其进行病情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诊,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和就诊流程;以2014年7—9月急诊就诊患者4860例为对照组,采取普通分诊流程与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就诊情况作对比。结果:观察组急诊的抢救成功率、预检准确率、平均急诊就诊时间、急诊绿色通道转运、意外事件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病情具有迅速、准确的优势,能提高急救护理的准确性、预见性,提高急诊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预检准确率,缩短患者平均急诊就诊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发生,对规范及完善急救护理流程有积极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车祸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66例急诊车祸伤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监护方案,观察组采用急诊程序化监护方案。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车祸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呈季节性流行。新型流感病毒可能导致大流行,一旦发生将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实现暴发疫情的早期预警是流感防控的重要策略和手段。本文在回顾国内外主要流感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总结常见的流感早期预警模型的原理、应用、优缺点和发展前景等,以期为流感以及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流感 监测预警系统 早期预警模型 大数据
  • 简介:1957年苏联R-7(SS-6)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成功后,弹道导弹逐渐成为核打击的主力,但美国当时发展中的SAGE系统系针对大气层内的威胁而设计,无法侦测来自大气层外的弹道导弹,为此美国在持续发展SAGE的同时另外建立了1套弹道导弹早期预警系统(IBMEWS)。

  • 标签: 弹道导弹 大气层 主力 美国 持续发展 威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心血管急症发病率明显上升,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最为常见,其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局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稳定性斑块可不产生任何症状或仅有劳力心绞痛,而不稳定斑块可导致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若不积极治疗,易导致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可能威胁其生命安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预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