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皮瓣缝合改良术和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判断其优劣。方法将2012年我科室收治Ⅲ期肛裂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采用肛门带蒂皮瓣横移缝合技术,对照组32例,采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术后6个月跟踪随访,在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及肛门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但治疗组愈合时间短,疼痛程度轻、肛门功能恢复佳,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皮瓣缝合改良术治疗Ⅲ期肛裂疗效好,疼痛轻,恢复快,较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肛裂更具优势。

  • 标签: 皮瓣 缝合 改良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学生全部都进入初中学习,有一些学生基础比较差,特别是数学学科基础更差。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应该着重加强对“后30%”学生的教育,如何让他们从后进转化为先进,值得我们去思考。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师一直面临着如何转化“后30%”学生的数学成绩这一新问题。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后30%学生提升改良策略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初中数学后30%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弧形横小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所在科室收治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弧形横小切口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理想方式。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 传统手术 改良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调节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需要吸氧的早产儿55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按照目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z)调节吸入氧浓度(Fi02),稳定半小时后进行血气分析。观察组采用“改进的方法”调节FiO2,每次FiO2变化为O.0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调节FiO:,每次FiO:变化为0.05。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02),比较两组患儿氧疗调节成功率和调节失败率。结果:观察组氧疗调节成功率(81.3%)显著高于对照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大于90mmHg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O2小于50mmHg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早产儿吸入氧浓度方法能减少引起氧损伤或氧中毒的发生。

  • 标签: 早产 氧疗 脉搏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分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更好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在涟水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需行保留灌肠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的保留灌肠方法。观察两组间药物在肠腔内保留的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改良保留灌肠法组无论药物在肠腔内保留时间还是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灌肠法组。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双侧腹直肌推徙术在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中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重症胰腺炎术后形成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施行改良双侧腹直肌推徙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85~120min,平均(110±4)min,术中失血量105~170ml,平均(150±5)ml.创口及腹壁无剧烈灼痛等并发症发生,伤口甲级愈合;术后5个月门诊随访,无复发,无其他不适症状.结论本研究实践证明,腹壁切口疝患者施行改良双侧腹直肌推徙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理想和经济的方法.

  • 标签: 切口疝 腹壁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初步推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情况。方法筛选2011年-2012年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以及敏感性下降或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而一种以上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20株,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其碳青霉烯酶。结果20株菌中15株呈多重耐药,其中2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株,大肠埃希菌1株。结论改良Hodge试验阳性提示所测菌株中有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存在,因此要加强对此类细菌的院内感染管理监测。

  • 标签: 碳青霉烯酶 肠杆菌科细菌 改良Hodge试验
  • 简介:探讨Millikan改良法疝修补术在马鞍疝中的应用.分析我院应用Millikan改良法治疗的121例马鞍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手术时间为45.7min,术后出现尿潴留4例,阴囊水肿5例.术后3~6d出院.对101例患者随访1~3年,无1例复发.Millikan改良法治疗马鞍疝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及复发率低下等优点.

  • 标签: 马鞍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Millikan改良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术在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缝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新鲜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9月~2012年1月共收治新鲜锤状指畸形32例,均采用Bunnell双针缝线缝合修复指背伸肌腱并固定于指腹的改良缝合、细克氏针固定远端指间关节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夜间仍用支具固定至术后第8周.术后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5个月,采用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对术后疗效评估.[结果]32例患者中,1例由线结反应导致手术切口感染,术后锤状指畸形复发;其余患者手术切口均Ⅰ/甲愈合.根据Crawford功能评定标准:优17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改良缝合克氏针固定是治疗新鲜锤状指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锤状指 改良缝合 克氏针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无法在直视下,需经超声引导运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的18例患者。结果18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超声引导改良Seldinger技术置入PICC导管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方法。有利于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置管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改良Seldinger技术 PICC导管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经典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手术方法,提高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经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OSAHS的86例患者,中度50例,重度36例,于全身麻醉下用改进的手术方法行腭咽成形术,术中部分保留悬雍垂及腭咽肌,切除软腭口咽面下段约1/2黏膜及黏膜下脂肪组织,将软腭鼻咽面黏膜向上折叠与切缘缝合,扩了咽腔,保留了软腭功能。结果76例诉白天嗜睡、睡眠鼾声等症状明显改善,术后6月复查PSG,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下降50%为判断标准,其中73例达此标准,有效率达85%。结论此改进术式有效扩大了咽腔,避免了腭咽关闭不全、鼻咽腔瘢痕性狭窄等并发症,疗效确切。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软腭 咽疾病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 简介:人口老龄化以及新技术的运用,使医保基金面临着潜在风险。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城镇职工医保医疗费用支出的情况看,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支出的预警风险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费用支出 潜在风险 退休人员 医疗 老龄社会 预警
  • 简介:摘要:系统从降雨型滑坡的形成机理出发,利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实时感知监测区域的多维数据,并对各类诱发因子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地质条件联合建模,对滑坡等地质灾害实时预警,在指导防灾与减灾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 标签: 滑坡地质灾害 物联网 传感器 多维模型 实时预警
  • 简介: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重要的金融机构,自五十年代筹建至今,一直担负着为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重要任务,目前,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绝对主力,其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和营业网点的覆盖性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这种垄断性质的经营为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巨大财务风险。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预警,是防范大规模财务风险爆发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预警指标体系 农村信用社 财务风险 金融机构 农村地区 金融支持
  • 简介:甘肃省武威市气象灾害短临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考虑了气象资料获取、阈值设定、气象灾害影响范围等因素,以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作为输入,从数据处理、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及结果输出等几方面进行设计,通过设定气象灾害监测阈值进行监测。利用ArcGIS的分析功能与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气象数据收集、处理、输出于一体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功能,增强了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 标签: ARCGIS ENGINE 气象灾害 短临 监测 预警
  • 简介:以浙江省近2年发生的5个地质灾害典型案例为基础,通过面向地质灾害发生地的社会公众、基层工作人员、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国土部门专家等4类人群进行2轮问卷调查,评估分析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0%以上)被调查者能接收到气象部门发送的预警短信、对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表示满意;气象服务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效益为35.68%,在减少人员伤亡方面的贡献率为59.18%。

  • 标签: 地质灾害 防治 气象服务 效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