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进行院内转运的患者140例,按进入手术室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0年10月1日—2020年11月15日入手术室)和试验组(2020年11月16日—2020年12月31日入手术室),每组7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转运方式进行转运,试验组基于校正MEWS构建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时间及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转运到病房和ICU的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转运期间病情变化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技术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校正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可降低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术后转运 院内转运 转运分级
  • 简介:摘要: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具有评估速度快、准确性高的优点。它能很好地判断病人的病情。合理使用可大大降低急诊死亡率、并发症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本方法适用于院前急救、急性创伤/非创伤患者、运输患者和老年患者。经本部门验证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患者 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传统评分系统用在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结果  观察组对患者病症预判精准度更高,有效率达到了97.1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内科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产妇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风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产妇数量为80例,纳入时间属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形式,2组均40例,常规护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风险护理的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护理前后体征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产后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展开比对。结果:(1)护理前体征指标、护理后血氧饱和度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产妇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较高、心率较之于对照组得以降低,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护理前凝血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产妇护理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较短、纤维蛋白原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产后1h出血量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的产妇产后2h、6h、24h出血量较之于对照组得以降低,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4)较之于对照组(27.50%)产妇,其观察组(7.50%)的恶心、呕吐、寒颤、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有所下降,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 标签: 产妇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风险护理 产后出血
  • 作者: 辛艳民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9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综合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留观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研究样本为本院收治56例急诊留观患者,研究组时间段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全部患者护理干预中均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分析具体护理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44例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无动态变化,其中38例离院回家,6例患者转至专科病房治疗;12例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存在动态变化,7例转至专科病房治疗,2例转至抢救室,3例离院回家。全部患者均对护理人员满意。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急诊留观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急诊留观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68例特需病房患者为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34例、研究组34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更优,与参照组比较,P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特需病房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想要将当前急诊护理质量提升,首先就需要在急诊护理期间采取更加有效对护理干预模式,本文以本院急诊科室中进行治疗的56例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分别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结果。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护理结果明显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以将急诊护理水平显著提升,改善患者护理效果,促进康复速度。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借助实验探究法就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机制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中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ICU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56例患者均等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监护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早期预警评分机制。就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合格交接率进行对比。 结果: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交接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ICU危重症患者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护理干预模式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8年1~6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4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模式;选取该院2019年1~6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460例为观察组,采用基于MEWS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院前救治时间、现场至医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WS评分越高,患者的死亡率越高。结论院前急救护理中采用MEWS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提高对疾病的预测能力。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干预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及病情分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2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采用MEWS分诊,对照组采用早期预警评分(EWS)分诊。比较两组患儿预检分诊准确率、诊断准确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患儿预检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WS能够有效提高急诊预检分诊以及病情分级的准确率,对患儿疾病预后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改良版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预检分诊 病情分级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pews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7名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 = 47)和观察组(n = 50),采用观察组常规护理模式,采用预警说明指导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观察精度还分析了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应用pews的态度。结果:观察组观察儿童健康状况的准确度、早期识别率、病历分数、绝育隔离质量分数、基本护理质量分数、病房护理质量管理分数、医生和护士满意度提高保健提供者,特别是年轻的保健提供者,对人口和健康调查提供的临床护理的方向持积极态度。结论:在医院照顾重病儿童时使用早期预警说明可以提高疾病的早期发现率,有效减少事故风险,并促进儿童的身体康复。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急诊患儿进行病情危重程度预警评估时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后对急诊工作的价值影响。方法:将360例急诊患儿以对照组(普通患儿)和研究组(急诊患儿)区分,均使用PEWS评分,对比两组评分结果,了解不同评分的患儿PICU入住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评分≥4分PICU入住率、病死率最高,住院时间最长。结论:将PEWS评分应用于急诊患儿病情危重程度预警评估中,能够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与了解,便于医护人员更好的判断、制定后续的干预措施,可行性较高。

  • 标签: 急诊 病情危重程度预警评估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中,分析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静脉用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与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护理管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药物配置评分、药品发放评分、文书书写评分、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4.535、17.508、22.281、43.03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空气沉降菌生成事件发生率、输液反应发生率、感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275,(P=0.012<0.05),差异显著。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中,实行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护理管理质量 改良预警评分 护理标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system,MEWS)联合D-二聚体检查用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程度评估模型建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AP患者的病例资料,共357例被纳入研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用于确定MEWS和D-二聚体预测非轻症AP的最佳截止值。对MEWS评分与D-二聚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曲线下面积(AUC)的大小用于评估每个因素预测AP严重程度的能力,并计算新模型预测非轻症AP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根据ROC曲线,D-二聚体、MEWS和新模型的AUC分别为0.702、0.628和0.734(P < 0.05)。新模型预测非轻症AP的AUC值高于MEWS和D-二聚体(0.734 > 0.702 > 0.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0,P < 0.01)。结论基于MEWS联合D-二聚体的新模型在预测AP严重程度方面优于MEWS和D-二聚体。新模型拥有简单、便捷、更适合临床使用的特点。

  • 标签: 胰腺炎 D-二聚体 改良早期预警得分 严重程度 预测能力
  • 简介:摘要心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第4个时期,特征是心电活动停止,循环呼吸迅速衰竭,往往预后不佳。如何有效预测心搏骤停是诊疗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心搏骤停中应用的研究不断突破,从最初根据一定数量的样本制定出仅包含基本生命体征指标的传统评分系统,发展到不断增减变换参考指标、增加样本量制定出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的改良评分系统。如今,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评分系统的制定过程中引入了机器学习技术,突破了既往评分系统的局限性,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分析并比较了国内外不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相关研究和前沿进展,总结了研究成果、空白点及存在的不足;同时结合我国分级诊疗政策,论述了心搏骤停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未来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方向。

  • 标签: 心搏骤停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研究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研究临床危重病人护理时使用早期预警评分情况,并且分析该类评分使用进展,以便后期在危重病人临床护理中应用,减少危重病人意外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保证危重症病人护理安全。以此,本文分析早期预警评分概述,研究其在临床应用进展,同时发现其不足,展望未来发展,以便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其为更多的危重症患者服务。

  • 标签: 护理 危重症病人 早期预警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危重患儿住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危重住院患儿7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7例)与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观察组(37例),观察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恢复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恢复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儿住院护理中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儿身体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危重 住院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护理干预中利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接收78例肺炎患儿纳入本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以上肺炎患儿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模板,对比两组护理记录缺陷、护理记录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记录缺陷总发生率77.78%相比对照组38.46%明显较低(P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小儿肺炎 护理记录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应用智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lectronic further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system, e-fMEWS),探讨其在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及预警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早期、动态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及2020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多个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262 805例。其中201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使用传统的单一评估指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020年1月至12月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e-fMEWS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⑴患者住院时间≥24 h;⑵患者年龄≥14周岁。排除标准:⑴患者入院前进行过心肺复苏;⑵患者治疗中途中止治疗或者转院;⑶接受姑息治疗患者;⑷急诊预检分诊I级收治非重症病区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se team, RRT)启动情况、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情况,以及启动RRT的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例数、有创机械通气例数、转入重症监护室例数、住院天数及预后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e-fMEWS评估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比例下降0.03%;启动RRT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发生院内呼吸心搏骤停例数下降(12.2% vs. 13.2%)及转入重症监护单元例数较少(42.8% vs. 50.6%),治愈/好转率提高(58.4% vs. 56.1%)。结论应用e-fMEWS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快速、准确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通过早期识别非重症单元的潜在重症患者,早期干预、及时治疗,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智能早期预警评分 人工智能 快速反应团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