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院前急救的应用。方法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对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分值比较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外抢救治疗的分诊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患者门诊治疗、专科住院治疗、ICU及院前抢救治疗三组评分值两两对比,各组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校正MEWS评分值的逐渐升高,病死率也随之升高,死亡组高于生存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校正MEWS评分系统对急诊院前急救患者评估,能够判断病情,指导急诊分诊分流,估计预后,而且简便、快捷,适合急诊院前急救应用。

  • 标签: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胸痛门诊分级检分诊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胸痛门诊分级检分诊中,随机抽取实施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胸痛门诊分级检分诊后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胸痛门诊就诊的18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按评分法得分对胸痛门诊患者进行分级检分诊;随机抽取实施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前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胸痛门诊就诊的20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级检分诊的错误率和胸痛门诊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级检分诊的错误率为2.69%,明显低于对照组分级检分诊的错误率9.36%;观察组胸痛门诊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54%,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门诊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胸痛门诊分级检分诊后,降低了分级检分诊的错误率,缩短了等候就诊的时间,降低了胸痛门诊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医院内的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胸痛门诊 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 分级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2015年4-2016年8月本院内科急诊留观以上处置患者426例,均进行MEWS评分,再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0~4分段死亡0例,死亡率为0,5~9分段死亡3例,10分以上的在急诊科死亡6例。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通过将急诊患者病情分值化,为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更充分的依据,进而提高了急诊护理的针对性。

  • 标签: MEWS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60例急诊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评分分诊,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因首次分诊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进行转诊的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1.25%,分诊准确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98.75%(79/8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值得研究。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外科临床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胸外科126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MEWS措施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住院时间、转入ICU例数以及死亡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MEWS分数越高,住院时间越长(P<0.05),转入ICU以及死亡例数也越多(P<0.05);观察组护患关系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EWS应用于胸外科临床护理中能够实现对患者病情程度的准确评估,对护理及治疗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MEWS 胸外科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于胸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开展病情评估后予以护理措施,探究对病人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抽取抽取96例病人,随机分两组。其中48例参照组病人通过经验评估后开展护理措施,48例实验组病人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开展病情评估后予以护理措施,客观对比病人的住院时间、死亡例数、转入重症监护室的例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中,住院时间(16.7±3.3)天、死亡病例为2例、转入重症监护室9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4.17%均少于参照组病人的指标参数,P<0.05。结论于胸外科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开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后,有利于降低病人的死亡概率,与此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在该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较高。

  • 标签: 早期预警 胸外护理 临床
  • 简介:摘要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在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之间的急诊内科并且留院观察的1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症状运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同时在患者的评分卡上采用红、黄以及蓝三种颜色进行标注,其中,蓝色代表0到5分,黄色代表6到8分,红色代表9分以上。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次随机抽取的病例中,有60例患者得分在0到5分之间,有40例患者得分在6到8分之间,另外20例患者得分在9分以上。还有2例患者由于一些其他原因要求转入外院,18例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得分在0到5分之间的患者治愈率为100%,得分在6到8分之间的患者,死亡病例有4例,好转的患者有6例,治愈率为86%,而得分在9分以上的患者,有8例死亡,5例好转,治愈率为60%。文章结论是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主要是对急诊患者的症状进行分值化处理,它可以为急诊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数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探讨心电图联合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运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15年6-12月,余姚人民医院就诊患者1152例,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earlywarningscore,MEWS评分)进行病情评估,并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测,探讨单用MEWS评分和联合心电图对急诊内科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意义。结果显示,1152例患者中,好转离院375例(32.55%),急诊留观382例(33.16%),普通住院335例(29.08%),重症住院44例(3.82%),急诊死亡16例(1.39%)。疾病转归越差,患者MEWs评分和联合评分越高,在重症住院和急诊死亡组患者中联合评分高于单用MEW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6,29.65,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联合评分(P=0.014)、MEWS评分(P=0.040)、血氧饱和度(P=0.012)是急诊内科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心电图监测有助于预测急诊患者病情。

  • 标签: 改良 早期预警评分 心电图 病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科门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的心内科门诊3000例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MEWS评分情况,根据评分合理安排患者分诊去向,并进行情况跟踪及及时诊断和救治。结果MEWS评分5分以上,病情加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相比于5分以下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心内科门诊预检分诊中可以有效确诊患者病情,同时避免患者漏诊和误诊,值得应用参考。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心内科门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本研究拟采用Brigton儿童预警评分表(PediatricEarlyScorePEWS)对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患儿进行评估,证实该评估表在湖南常德使用的内部一致性,进一步由该评分表及ROC曲线计算出急诊转入专科病房、急诊转入PIC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出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验证该评分系统的有效性,最后,结合临床资料与预后的结果,通过比较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实际阳性值、阴性值之间的差别,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早期识别危重患儿,更高效、更准确的对患儿进行分流、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节省医疗资源、降低医疗风险都由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病情评估
  • 简介:摘要:早期预警评分是一个可便捷的应用在 ICU临床护理上的简单生理积分系统,适合临床应用于急症室观察病房的环境,它有助于识别有病情恶化潜在风险而需要增加护理程度(例如住院或入住 ICU病房)的患者。当 ICU病房缺乏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来进行密切监控观察患者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可有效帮助护理人员进行高危患者病情的监察和识别。本文将就早期预警评分在 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此来提升 ICU护理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护理工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来我院接受急诊就诊的患者4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诊方法,而实验组则实施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比两组患者分诊精确度、患者去向和转归实况等结果。结果分诊后,了解到实验组患者在分诊精确度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分方面,使用MEWS系统进行评分,处在5~8分的患者极易发生病情变化,也是潜在危重患者。结论MEWS评分的应用,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得到救治,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MEWS) 急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为,在ICU护理的工作中使用早期预警评分后,对应用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因病在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病情医治的100名病人,选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的人数为50人,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的病人,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应用于护理组的病人,对不同组别的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后对其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两组不同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后,呈现出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机率较低,为11.61%,而对照组病人产生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为32.74%。而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呈现出护理组的满意度较高,而对照组病人满意度相对较低。结论在ICU重症监护室中全面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的方式,其收获了较高的成果,能够对病情严重病人产生肺部感染和压疮、呼吸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的机率进行有效的降低,同时让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不断的提升,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医学实践价值。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重症护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预警评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患者,实验组使用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协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患者采用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ICU护理工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预警及监测项目的。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收集的638例小儿手足口病病例,按照病情分为重型和极重型组、普通手足口病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热度、血常规监测指标、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的不同。结果638例患者中有130例重型和危重型手足口病,508例普通手足口病患者。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但其热度显著低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水平稳定率、体温、心率、呼吸和神经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足口病来说,要及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结合热度、实验室检查指标、神经症状判断疾病的进展状况,依靠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水平稳定率、体温、心率、呼吸、感染病毒类型等多项指标为预警标志,做好相关项目的监测,以预防病情进展。

  • 标签: 极重型手足口病 普通型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优势。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69%/23.9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35例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7年2月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改良根治组应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乳腺癌2年复发率;手术完成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QOL评分;患者皮瓣缺血、患侧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乳腺癌2年复发率和改良根治组相近,P>0.05。其中,对照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2.86%,改良根治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5.71%。对照组手术完成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QOL评分优于改良根治组,P<0.05;对照组皮瓣缺血、患侧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改良根治组,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但相对于保乳手术而言,其并发症较多,且手术操作时间延长,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时间长且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 标签: 改良根治术 早期乳腺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idacutephysiologyscore,RAP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emergencymedicinescore,REMS)及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在院前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6月我院院前急救出诊的2000例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第1时间分别进行RAPS、REMS和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对病情危重者采取现场急救后再次进行动态评估。结果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较REMS及RAPS对患者疾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24小时死亡风险作为预测指标,REMS、RAPS与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护士对实施改良院前急救护理评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REMS及RA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系统能更好的预测患者的疾病风险性,为我们医生护士更准确的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危险分层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优先处理危重病人提供较好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快速急性生理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改良院前急救护理分层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应用展开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到我院急诊就诊并诊断为脓毒症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28天随访的结果分为未存活组及存活组,未存活组24例,存活组58例,对两组患者降钙素原、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急诊脓毒症改良风险进行评分比较。结果①存活组患者的降钙素原评分、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评分及急诊脓毒症改良风险评分明显低于未存活组患者的降钙素原评分、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评分及急诊脓毒症改良风险评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于4分死亡率9.1%;5~8分死亡率10.0%;9~12分死亡率16.7%;13~16分死亡率43.7%;17分以上死亡率64.7%。结论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有着重要的意义,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可以作为急诊脓毒症患者的危险分层工具,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 急诊 脓毒症 危险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