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异常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将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形高血压组与非杓形高血压组;进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计算出左室重量与左室重量指数以及颈动脉管壁内膜情况及有无斑块形成;检测尿肌酐及尿蛋白。结果老年非杓形高血压组患者左室重量指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尿肌酐及尿蛋白均比杓形组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杓形高血压组dSBP、dDBP、nSBP、nDBP、SBP-L、DBP-L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vWF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本院1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对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依据夜间收缩压较白昼收缩压下降百分率分为杓型组(n=23)、非杓型组(n=70)和反杓组(n=67)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患者血浆vWF水平。结果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三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肌酐、诊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组、反杓型组的nSBP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反杓型组nSBP较非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血浆vWF水平非杓型组明显高于杓型组(984.74±219.27,717.32±241.09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有差异(1019.99±256.64,717.32±241.09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与血压节律相关。

  • 标签: VWF 动态血压 血压节律
  • 简介:目的:研究左旋精氨酸对大鼠胰腺腺泡细胞(AR42J)节律基因Pe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诱导AR42J细胞节律基因表达。在Per1RNA表达出现稳定近日节律后,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加入含L-Arg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等量不含L-Arg培养液,采用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AR42J细胞中Per1RNA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结果显示加入L-Arg实验组的Per1RNA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L-Arg可引起胰腺腺泡细胞中的Per1RNA表达降低,提示氨基酸可影响节律基因的表达。

  • 标签: 节律基因 左旋精氨酸 Per1基因 胰腺腺泡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用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A 组)患者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B组)患者采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于采取体位性低血压节律症的依从性与认知性,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价值。结果:实验组(B组)其护理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组)其对于体位性低血压节律症的依从性与认知性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体来看使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用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显著,既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又能提高患者对于体位性低血压节律症的依从性与认知性,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其他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老年人高血压 常规化护理干预 依从性 认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引导式教育(CE)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偏瘫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音乐节律操训练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CE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肌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干预1个月后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肌力恢复评级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和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应用基于CE的音乐节律操训练可提高训练依从性,促进肌力及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进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引导式教育,音乐节律操,偏瘫,肺功能
  • 简介: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共90分,占总分的30%,基本与国家规定的生物学科所占学分比相当。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共12道试题,其中必做题为10道试题,选做题为2道试题(考生任选其一作答)。

  • 标签: 生物学科 理综试题 非选择题 国家规定 学分 试卷
  • 简介:一、总体评价2002年高考,生物学科共编制了7份试卷,其中有单独编制的,也有合作编制的。虽然每份试卷中生物学科所占的份量不尽相同,但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却在逐渐增加。1999年刚恢复生物高考时,只有广东省大约15412名考生选考了生物科,到

  • 标签: 高考 生物试卷 命题 试题设计 试题评价
  • 简介:考生在解答生物试题时,首先应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能有错别字,避免因书写凌乱而扣分。

  • 标签: 生物试题 错别字 考生 扣分
  • 简介:主要目标强化:基础知识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延伸和扩展,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配合经典的题例训练,达到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最终获取优异成绩。

  • 标签: 生物学 基础知识 知识系统化 能力的培养 知识体系 主干知识
  • 简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要求考生整理错题。错题本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如果考生不能明确错题本的意义,那它既浪费时间也无任何作用,就会变成考生的一个负担。

  • 标签: 生物 错题 考生 老师 置疑
  • 简介:初中史、地、生结业抽考,是一种水平性质的考试。鉴于今年初中抽考的指令下达的时间相对较晚,是在学校准备不足的特殊情形下进行的,因此,生物学科命题组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命题,严格遵循本届应考学生学习时所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和教材的要求,同时参照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用修订

  • 标签: 初级中学 生物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 全日制 学生学习 题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最新的11条目昼夜节律类型量表(Circadian Type Inventory,CTI)进行汉化及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改良后的Brislin翻译模型进行汉化;选择2018年1月至6月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各专业本科生308名(样本1)及新乡医学院本科生224名(样本2)进行调查,评估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①使用临界比率值法和相关分析法来检验条目的鉴别度和同质性;②使用专家咨询法检验量表的内容效度;③量表的信度采用克朗巴赫系数、折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法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308名学生(样本1)中,有效问卷288份,其中男76名,女207名,缺失5名,平均年龄20.45岁;224名学生(样本2)中,男27名,女197名,平均年龄19.80岁。中文版量表共有11个条目,2个维度,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8.109%,昼夜节律稳定性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7,幅度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54。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5,各条目与量表总分相关系数为0.265~0.684(均P<0.001)。结论汉化的CTI在医学生人群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昼夜节律 量表 汉化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两种不同的运动训练及脑梗后偏瘫康复干预,对比在此类患者中应用节律性运动训练后的效果情况,并对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本院所有所收治的脑梗塞后合并偏瘫的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群体,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保证每组组内人数完全相等的同时,除了干预方法存在差异之外都不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在干预方法方面,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采取节律性运动训练,持续半年干预之后对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最终结果对比与分析时可以明显看出,所有受试者干预前的上下肢功能、SF-36评分没有较大的不同之处(P>0.05),而开展干预之后,所有评分观察组都相对更好一些(P<0.05),证明干预方法相对更好,对于患者所带来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相对更佳一些。结论为此类患者开展节律性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现有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避免偏瘫继续加剧而造成局部肢体功能不可逆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进一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逐步恢复。

  • 标签: 节律性运动训练 脑梗塞 偏瘫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护理周期为2周。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日间、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护理后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能够明确患者血压日间、夜间的波动规律,为疾病护理方案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降低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 日间血压 夜间血压
  • 简介:24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所测得的血压具有全面、客观、动态等优点。在临床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药物疗效的评估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对7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分析,宗旨在探讨其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血压 节律变化 护理
  • 简介:摘要:春天是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最丰富多彩的季节,春天的大自然中到处有让孩子进行快乐探索、学习的素材。我带孩子们户外散步,来到小树林孩子们开心地在里面玩耍,对从地上捡起的叶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指南》科学领域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想让孩子通过对叶子的观察,去发现叶子的千姿百态,由此我与孩子一起进入自然的天地,共享探索自然的奥秘。

  • 标签: 自然 观察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时段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体位低血压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为患者进行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能够有效的预防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值得选择和推广。

  • 标签: 体位性低血压 节律评估 老年 高血压
  • 简介:生物引种常常是把某种动物或植物通过人为的因素引到新的环境中,在生物引种过程中应考虑到两点:一是应考虑作物引到新的环境后是增产或是减产,二是考虑到是否会造成生物入侵.

  • 标签: 生物入侵 引种 环境 应考 植物
  • 简介:生物引种常常是把某种动物或植物通过人为的因素引到新的环境中,在生物引种过程中应考虑到两点:一是应考虑作物引到新的环境后是增产或是减产,二是考虑到是否会造成生物入侵。

  • 标签: 生物入侵 引种 环境 应考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