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的昼夜节律;对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的药效进行时间治疗学研究,以探索合适的用药时间.方法:测定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6:00、12:00、18:00、0:00的血糖,分析其昼夜节律性;分别于9:00或21:00用格列吡嗪灌胃糖尿病大鼠,比较不同时间点治疗后各组的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血糖变化呈明显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无明显昼夜节律;9:00用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时,其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值均小于21:00用药组.结论:正常大鼠血糖变化有昼夜节律性;用格列吡嗪治疗糖尿病大鼠,早晨用药疗效优于晚上用药.

  • 标签: 血糖 昼夜节律 格列吡嗪 时间生物学 糖尿病 时间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小剂量卡培他滨持续给药的节律化疗方式与常规化疗方式治疗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前者是否存在优势。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4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54例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31例给予小剂量卡培他滨的持续给药方式(口服卡培他滨1500mg/m2,1次/d,连服4周,休息1周,每5周为1个化疗周期)进行治疗,共完成2~12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3个。23例给予卡培他滨单药常规化疗(卡培他滨1250mg/m2,2次/d,连服2周,休息1周,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完成2~19个化疗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为4个。对至少接受过2个化疗周期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38.7%(12/31),中位TTP为3.8个月,中位OS为7.1个月;卡培他滨常规化疗组,疾病控制率(DCR)为39.1%(9/23),中位TTP为3.0个月,中位OS为7.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大多为Ⅰ~Ⅱ度,患者能够很好耐受治疗,中途无需中断治疗。常规化疗组Ⅲ~Ⅳ度毒性反应明显,主要表现在白细胞降低、血小板下降、乏力、手足综合征等。卡培他滨节律化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卡培他滨常规化疗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卡培他滨节律化疗方式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与常规化疗方式比较,对疾病控制及疗效相似,而不良反应较轻,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节律化疗 卡培他滨 老年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通过夹尾刺激法制备FD模型,以痛泻要方灌胃为干预手段,多潘立酮为阳性对照,采用MP150WSW-多导生理信号记录分析系统测定大鼠空腹胃电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胃电正常慢波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痛泻要方可增加FD大鼠胃电图的正常慢波百分比,减少FD大鼠胃电图的胃动过缓及胃动过速百分比。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的特征,及与腔隙性脑梗死(CLI)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114名,以彩色多普勒检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情况及动态血压仪监测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分为CAS组与CAN(颈动脉正常)组,以差值百分比法分析24小时血压节律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CAS组的EH患者中,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率明显低于CAN组患者(P〈O.05),发生血压近日节律紊乱的患者明显多于CAN组(P〈O.05)。结论:CAS的发生与EH患者血压近日节律的紊乱有密切关系,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近日节律 颈动脉粥样硬化 腔隙性脑梗塞 高血压
  • 简介:目的:研究石杉碱甲(Hup-A)对大鼠海马脑片CA1锥体神经元θ节律、长时程增强的影响,以分析其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神经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石杉碱甲对大鼠海马脑片的CA1锥体神经元θ节律、长时程增强的影响.结果:(1)未用药组出现膜电位振荡前后4~10Hz(θ节律)功率分量之和无显著性差异,但在Hup-A(1μmol·L-1)灌流15min后出现膜电位振荡,与用药前没有膜电位振荡的4~10Hz功率分量之和配对t检验比较有显著差异(n=3,P<0.005).(2)在LTP期间,对照组EPSP幅度在强直刺激后30min显著性的升高(P<0.05),而Hup-A组在强直刺激后15min即出现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Hup-A可增加大海马锥体神经元在θ频率范围内的功率分量,并易化LTP的诱发,这可能是其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细胞电生理机制之一.

  • 标签: 大鼠 海马脑片 锥体神经元 Θ节律 长时程增强 石杉碱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行为认知治疗联合人际关系-社会节律对抑郁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5例抑郁症患者为探究对象,按随机交叉对照设计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认知治疗与人际关系-社会节律治疗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抑郁症 行为认知治疗联合人际关系 社会节律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下不同子痫前期孕妇血压昼夜节律性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和产检的健康孕妇中选取。筛选后获得子痫前期孕妇66例,健康孕妇33例。根据子痫前期病情划分为轻度组(33例)和重度组(33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组(33例)。用动态血压检测仪对血压和心率昼夜节律性进行监测。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和中段尿液进行肾功能指标检查。对监测和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dMAP、nMAP、SL、DL、nHR、24hHR方面,健康组低于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低于重度组,P<0.05;在MBP方面,健康组高于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高于重度组,P<0.05;在BUN、SCR、ACR方面,健康组低于轻度组和重度组、轻度组低于重度组,P<0.05;在SUA方面,健康组和轻度组低于重度组,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下可见子痫前期孕妇昼夜血压节律性呈“非杓型”改变,且病情越重,这种改变越明显,对孕妇肾功能造成的影响也越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子痫前期 血压昼夜节律性 肾功能
  • 简介:生物工程前景诱人,举世瞩目什么叫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也有人称为生物技术、生物工艺学。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酿酒和面粉发酵等生物技术,这是传统概念中的生物工程。现代意义的生物工程主要包括遗传工程(或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在分子生物学、

  • 标签: 生物工程 生物学教育 生物技术 发酵工程 生物工艺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本文是以七年级生物实验为研究对象,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立足于初中实验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中的实验。通过在实验过程、步骤的拓展创新;在实验材料选取上的创新,以及通过实验拓展,关注生物重要概念的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标签: 生物实验拓展实验效果
  • 简介:摘要淡水微生物是指淡水水体中存在的微型生物。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或者看清的生物。淡水微生物体型虽小,但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很多微生物可以指示水质状况和水体的营养程度,所以在天然水体的评价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简单介绍了淡水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水质的影响。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很多微生物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运状况的指示生物,用于评价污水的处理效果2。学会识别淡水中常见的微型生物对环境监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污水的生物治理一并在文中提到。

  • 标签: 淡水微生物,指示微生物,微藻,污水治理
  • 简介:摘要本文是以七年级生物实验为研究对象,在《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立足于初中实验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中的实验。通过在实验过程、步骤的拓展创新;在实验材料选取上的创新,以及通过实验拓展,关注生物重要概念的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标签: 生物实验拓展实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生物化学实验课是高校生命科学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在生命科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培养生命科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参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过深入挖掘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有效实现了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育人功能。

  • 标签: 生物化学 生物物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进步,学生的素质教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关注焦点。国家提出要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德育教育也成为教育的重点之一。生物教学也越来越与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等相靠近,德育也已成为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教学的重要部分。结合教材知识,巧用初中生物课程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情感熏陶和道德教育,从而达到“德智并育”的双重目标。

  • 标签: 生物学科 德育教育 渗透
  • 简介: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自养;细菌、人、猫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根据生物体在同化作用过程中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新陈代谢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本人就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进行论述,并找出其中的区别。

  • 标签: 同化作用 自养生物 异样生物 无机物 有机物
  • 简介:摘要高中生物课程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科学认知体系。本文联系教学实际对生物建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剖析,并对建模的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高中生物 模型构建 建模思维 科学认知体系
  • 简介:生物教学语言是指生物学语言和一般课堂教学语言这两种语言的有机结合。前者在初中生物学中只是一些简单的生物学概念、术语等,而后者则是指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用于组织活动,有过渡、衔接、提问、指令等作用的语言,它服务于生物学语言,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和艺术性。

  • 标签: 生物教学语言 认知活动 正确认识 理解知识 求知欲 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