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的临床检查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基本资料。结果超声检查显示42例患者中,主动脉瓣硬化或钙化33例(78.57%)、二尖瓣硬化或钙化19例(45.24%),两者同时钙化或硬化14例(33.33%);经心电图检查发现,存在心电图改变者有29例(69.05%),其中又以ST-T段改变及各类早搏为主。结论与普通退行性心瓣膜相比,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异,而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心脏超声检查确诊老年退行性心瓣膜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临床检查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无创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患者整体及节段心肌做功。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CA患者18例作为CA组,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两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及机械离散度(MD)。应用左室PSL评价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无效做功(GWW)及整体做功效率(GWE),计算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心肌做功指数(MWI)、有效做功(CW)、无效做功(WW)、做功效率(WE)的平均值。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CA组GLS减低,MD增大(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CA组GWI、GCW、GWW及GWE减低(均P<0.05)。③CA组较对照组左心室基底、中间、心尖水平MWI、CW及WE减低(均P<0.05),基底、中间水平WW减低(均P<0.05),且MWI、CW、WE呈"心尖保留"趋势。④GWI、GCW、GWE分别与GLS(r=0.854、0.816、0.748,均P<0.001)、LVEF(r=0.674、0.634、0.650,均P<0.01)呈正相关,与MD呈负相关(r=-0.657、-0.672、-0.710,均P<0.01);GWI、GCW与E/e′呈负相关(r=-0.493、-0.539,均P<0.05)。结论CA患者左室整体及各水平(基底、中间、心尖)心肌做功减低。MWI、CW及WE呈"心尖保留"特点。超声心动图左室PSL定量评价心肌做功可为CA患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应变环 心室功能,左 心肌做功 心脏淀粉样变性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辛伐他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1),观察组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20mg/d,治疗期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心脏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2.0±0.4)级vs.(2.5±0.4)级,P〈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8.7%±5.2%眠43.0%±5.7%,P〈0.01)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4)级vs.(2.4±0.4)级,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5.3%vs.40.9%±6.3%,P=0.052)。结论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该类患者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状态。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脏功能 辛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脏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的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5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8月到2022.8月,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相关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左心室肥胖伴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应用心脏超声,对患者心功能评估具有重要帮助,还能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确定提供指导,临床应用效果突出,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 心脏超声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MR特征追踪(CMR-FT)技术在早期定量分析高血压性心脏(HHD)左心室亚临床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治的高血压性心脏左心室肥厚(HHD-LVH)患者16例、高血压性心脏不伴左心室肥厚(HHD-非LVH)患者24例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血压正常者24名。所有研究对象进行3.0 T C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心脏电影和钆延迟增强。通过Argus后处理软件测量左心室心功能参数,主要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壁最大厚度(LVMWT)及左心室质量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比例(M/V)。采用CVI42商业后处理软件测量左心室心肌应变指标,包括整体径向、圆周、长轴应变(GRS、GCS、GLS),收缩期径向、圆周、长轴应变率峰值(SRSRpeak、SCSRpeak、SLSRpeak),舒张期径向、圆周、长轴应变率峰值(DRSRpeak、DCSRpeak、DLSRpeak)。以单因素方差分析(scheffe校正)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3组组间连续性变量的差异。以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HD-LVH组的LVEDVI、LVMI、LVMWT及M/V均显著高于HHD-非LVH组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HHD-LVH组的GRS、GCS和GLS减低,HHD-LVH组和HHD-非LVH组的DRSRpeak、DCSRpeak和DLSRpeak均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LVMI与GRS(r=-0.384, P=0.002)、GCS(r=0.392, P=0.001)、GLS(r=0.491, P<0.0001)存在线性相关,LVMWT与GRS(r=-0.362, P=0.003)、GCS(r=0.384, P=0.002)、GLS(r=0.422, P=0.001)存在非线性相关,LVEDVI与GRS(r=-0.295, P=0.018)、GCS(r=0.264, P=0.035)存在非线性相关。结论CMR-FT技术测量的心肌应变指标可作为早期评价HHD患者左心室亚临床功能障碍的影像学参数,并有助于指导早期干预治疗,改善心室重塑。

  • 标签: 心脏病 高血压 磁共振成像 特征追踪 心肌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综合护理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抽选出80例,80例患者均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一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ICU重症心脏瓣膜患者临床疗效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性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采取ICU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 综合护理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左心室肥大包括左心室扩大及左心室室壁增厚。左心室肥大是诸多心脏的共同表现,通过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心室肥大是心血管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时至今日,有关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不少于几十条,但一般认为既往沿用的单项标准敏感性高者特异性低,而特异性高者敏感性低。现对我院收治的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诊断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诊断
  • 作者: 詹梦娜 赵博文 彭晓慧 陈冉 潘美 王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超声科 318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定量分析(fetal HQ)技术在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胎儿心功能及形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LVOTO的胎儿(LVOTO组)25例。应用fetal HQ软件测量胎儿四腔心切面舒张末期基底-心尖长度、横向长度和整体球形指数(GSI),通过斑点追踪技术分析计算左右室舒张末期面积、长径、24节段舒张末期横向长度(ED)及其Z-评分、24节段球形指数(SI),同时获取左、右室24节段短轴缩短率(FS)的Z-评分。结果LVOTO胎儿左室24节段SI与右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右室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室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24节段ED的Z-评分与右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节段RVED与LVED比值用箱型图进行分析,显示右室横向宽度较左室横向宽度明显增加,比值最高1.49(1.26,1.86),最低1.40(1.26,1.86),均明显大于正常值1.19。左室1~19节段FS的Z-评分与右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4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etal HQ能够用于LVOTO胎儿心脏形状、大小和功能的定量分析,为胎儿心脏功能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球形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术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1月~2019.1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80例。根据治疗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对比上,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比上,观察组所使用的时间较短;在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上,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使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术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1月~2019.1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80例。根据治疗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对比上,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比上,观察组所使用的时间较短;在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上,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使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并存其他心脏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探讨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1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对症临床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并高血压、并心律不齐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2.31%、78.57%和87.50%。结论对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并存其他心脏的患者,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保证疗效、减少病痛、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心脏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心脏瓣膜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心脏瓣膜伴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入酒石酸美托洛爾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BNP水平、心率、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能够提高心脏瓣膜伴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超声检查评估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SDH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行高频超声的SDHVD患者38例入组观察组,38例无SDHVD患者入组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心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不同级别的心脏瓣膜和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观察组患者的心脏瓣膜程度分级升高,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也随之升高,观察组管腔堵塞比例7.89%,管腔狭窄比例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HVD与CAS之间存在关系,随着心脏瓣膜程度分级升高,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也随之升高,所以临床中应通过进行常规CAS检测来确定SDHVD。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电激动延迟程度(LVED)及右心室左心室起搏位点的距离(DRLV)在优化左心室起搏位点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应用左心室四极电极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测量其左心室4个起搏位点的LVED及DRLV。按如下流程优化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1)避免膈神经刺激(PNS);(2)合适的起搏阈值;(3)避开心尖部起搏;(4)选择最大LVED;(5)选择最大DRLV。按流程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进行CRT,统计左心室四极电极置入的靶血管分布情况。记录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双心室起搏百分比;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 min步行距离、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并统计CRT术后有应答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应答的患者比例。结果入选29例心力衰竭患者,男性19例(66%),年龄(61.7±7.6)岁。扩张型心肌17例(59%),缺血性心脏12例(41%)。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左心室四极电极至靶血管内,且4个起搏位点亦均在靶血管内,侧静脉15例(52%),前静脉2例(7%),后静脉11例(38%),心大静脉侧分支1例(3%)。术后6个月双心室起搏百分比均大于95%。以最大的LVED及最大的DRLV作为依据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的患者分别有19例(66%)和4例(14%)。最终29例患者中,有5例(17%)以D1作为起搏位点,5例(17%)以M2作为起搏位点,7例(24%)以M3作为起搏位点,12例(41%)以P4作为起搏位点。10例(34%)患者应用了传统双极电极具备的起搏位点(D1、M2),19例(66%)患者应用了左心室四极电极特异的起搏位点(M3、P4)。29例患者术前QRS波时限、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 min步行距离、NYHA分级分别为(171±24)ms、(231±79)ml、(28±5)%、(74±11)mm、(294±103)m、(3.2±1.0)级;术后6个月分别为(130±12)ms、(158±73)ml、(36±10)%、(66±12)mm、(371±86)m、(1.9±0.5)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01)。CRT术后6个月应答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答率分别为97%(28例)、83%(24例)。结论左心室四极电极的4个LVED和DRLV可用来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且以最大LVED及DRLV作为依据选择起搏位点,CRT应答率较高。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 电极 心脏起搏
  • 简介:表1 32例NVAF致CE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探讨非瓣膜房颤(NVAF)患者脑栓塞(CE)的临床特点,32例患者中仅有6例于发病前曾不规律服阿斯匹林50-150mg/日作预防性治疗

  • 标签: 临床分析 心房纤 患者脑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瓣膜合并冠心病术后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015年 10月 -2016年 11月在本院心外科接受瓣膜合并冠心病术治疗的 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 2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8.57%(

  • 标签: 瓣膜病 冠心病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冠状动脉病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左心室肥厚(LVH),分为A、B两组,A组为老年非LVH组,有143例,B组为老年LVH组,有157例。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心脏超声结果。结果与非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相比,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发生左室重构比例与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LVH患者发生左室重构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重构 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