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从而对其左心室高电压与左心室肥厚与血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方法针对此次研究我院特地将2012年至2013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共计80例患者组成的观察组且属于不同期段的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群组成的对照组所取得的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相关结论显示随着患者的血压逐步的升高,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也会十分明显的升高,其中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在高血压组中共计所占比例31.22%,而正常对照组当中所占比例共计仅有9.56%,另一方面,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在高血压组当中,其1、2、3个级别当中分别所占的概率为27.3%、9.0%、7.45%与3.42%、25.3%、24.1%。结论左心室肥厚与左心室高血压也可以作为一种监测患者高血压相关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时常定期的进行心电图复查,这有助于一旦发现有高危病患,可以立即对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有效的减少靶器官的诸多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左心室室壁瘤(LVA)合并左心室血栓(LVT)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STEMI早期发生LV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LVT分为LVT组和无LVT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方案,并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LVT组和无LVT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早期LVA合并LVT的相关因素,并绘制森林图显示各个指标效应大小。结果共入选144例患者,LVT组患者52例(36.1%),年龄(56.4±11.2)岁,男性46例(88.5%);无LVT组92例(63.9%),年龄(61.7±11.5)岁,男性73例(79.3%)。与无LVT组相比,LVT组患者较年轻,贫血、大量饮酒史、慢性肾脏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术前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IMI)0级、术后血流TIMI≤2级比例均较高,心绞痛病史、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急诊PCI或静脉药物溶栓比例均较低(P均<0.05)。两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治疗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亚组分析显示两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森林图显示大量饮酒史(OR=6.982,95%CI 1.501~32.469,P=0.013)、贫血(OR=3.373,95%CI 1.075~10.585,P=0.037)、LVEF≤40%(OR=3.016,95%CI 1.027~8.859,P=0.045)、术前血流TIMI 0级(OR=3.311,95%CI 1.214~9.029,P=0.019)与STEMI早期合并LVA患者发生LVT风险增加相关,而心绞痛病史(OR=0.159,95%CI 0.058~0.441,P<0.001)、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OR=0.189,95%CI 0.053~0.673,P=0.010)、急诊PCI或静脉药物溶栓治疗(OR=0.252,95%CI 0.093~0.682,P=0.007)与STEMI早期合并LVA患者发生LVT风险降低相关。结论大量饮酒史、贫血、LVEF≤40%、术前血流TIMI 0级与STEMI患者早期LVA合并LVT发生风险增加相关,而心绞痛病史、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急诊PCI或静脉药物溶栓治疗与STEMI患者早期LVA合并LVT发生风险降低相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左心室室壁瘤 左心室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出现心脏压塞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既往有冠状静脉插管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严重冠状静脉夹层,并引发心脏压塞的报道。左心室导线植入导致的心脏压塞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左心室导线头端穿孔导致心脏压塞的病例。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压塞
  • 简介:目的:探讨左心室电极植入左心室侧壁不同部位时是否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符合CRT植入指征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经药物优化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而行CRT植入术,根据术中左前斜X线冠状静脉逆行造影结果将左心室侧壁电极位置分为前侧壁(n=20)、侧壁(n=45)、后侧壁(n=24)3组,分析术后1年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参数改变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和心衰再入院率及全因病死率在各组中的差异。结果:术后1年侧壁与后侧壁组△LVEF、△LVESD、△LVEDD及NYHA心功能分级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均优于前侧壁组(均P〈0.05);侧壁及后侧壁组心衰再入院率及全因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均明显低于前侧壁组(均P〈0.05)。结论:CRT左心室电极植入左心室侧壁及后侧壁临床疗效优于前侧壁,提示左心室电极位置影响CRT反应性。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电极位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进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的过程中,心脏彩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31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资料记作研究组,同时抽取同时期31例健康体检人员资料记作参照组,观察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诊断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更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更高,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临床进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的过程中,心脏彩超的应用能够准确的对患者的指标异常进行显示,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为治疗提供依据,适合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衰竭 心脏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SDHVD)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8例SDHVD合并HF的患者(SDHVD+HF组)与同期收治的无瓣膜钙化的老年HF患者62例(HF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与HF对照组比较,SDHVD+HF组严重心功能不全比例(III级:19.35%比38.24%,IV级:35.49%比55.88%)及房性早搏(17.74%比38.24%)、窦房传导阻滞(22.58%比50.00%)、心房纤颤(27.42%比52.94%)、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0.65%比48.53%)、房室传导阻滞(33.87%比52.94%)、束支传导阻滞(25.81%比48.53%)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时,其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升高。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SSD)技术在心外科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盲法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心脏瓣膜术后符合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SSD组。两组均按相同的方法进行机械通气,常规治疗组经气管导管每4小时或按需吸痰一次,SSD组在此基础上实施SSD技术,每4小时通过声门下吸引导管用10mL注射器抽吸气囊上方滞留的分泌物。观察两组入选时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两组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将以上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最终完成临床病例观察共计286例,其中常规治疗组136例,SSD组150例;两组患者入组时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术前心功能、心胸比、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及APACHEⅢ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与常规组比较,SSD组VAP发生率显著下降(20.67%比35.29%,P<0.05),SSD组机械通气时间(h15.8±7.34比23.5±7.70,P<0.05)、ICU住院时间(h36.93±9.42比50.15±13.45,P<0.05)均明显缩短。结论在心脏外科术后,SSD技术能是预防VAP有效的手段。

  • 标签: 心脏病术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声门下吸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检验与诊断。方法选取50例左心室肥大患者心电图诊断心电图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表现QRS电压增高,而没有ST-T改变。结论左心室肥厚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在心电图上出现明显的特征,以胸导联上的改变对诊断意义更大。

  • 标签: 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检验 诊断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并总结重症心脏瓣膜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共有重症心脏瓣膜患者 68 例在本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甲组患者术后肺不张、低心排、心律失常、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与乙组比较更高, P<0.05 。 结论: 针对接受半膜置换手术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CSICU护理干预实施在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的护理中,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到我院实施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8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予以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CSICU护理干预,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将CSICU护理干预应用在实施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CSICU护理干预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生活质量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抑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对改善.型糖尿大鼠左心室重构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一次性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型糖尿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10)、糖尿组(DM组,n=10)、糖尿+伊班膦酸钠组(DM+IB组,n=10)。建模成功后DM+IB组SD大鼠连续16周每天皮下注射5微克/千克剂量伊班膦酸钠溶液,control和DM组大鼠在相同位置注射相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实验。1周后分别对3组SD大鼠行心脏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测定,HF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横截面大小,Masson。复合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沉积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左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显著增厚、心功能降低、心肌细胞明显肥大、心肌间质及心肌血管周围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多(P<0.01);DM+IB组大鼠虽出现上述结构及功能改变,但与DM组相比上述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抑制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糖尿心肌大鼠左室重构与心脏功能。

  • 标签: 糖尿病心肌病 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 伊班膦酸钠 左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脏超声诊断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录的41例高血压伴左心衰竭患者以及41例健康体检者,前者命名为实验组、后者命名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开展心脏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A峰、E峰等指标数值。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诊断结果指标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脏超声诊断法,可通过异常的超声指标明确患者病情状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心脏超声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脏超声诊断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录的41例高血压伴左心衰竭患者以及41例健康体检者,前者命名为实验组、后者命名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开展心脏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A峰、E峰等指标数值。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诊断结果指标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心脏超声诊断法,可通过异常的超声指标明确患者病情状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心脏超声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心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PSL)评价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RA患者75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根据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分为低疾病活动度组(16例)、中疾病活动度组(35例)及高疾病活动度组(24例)。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常规超声数据并使用左室PSL技术分析得出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并计算心肌做功指数(MWI)、有用功(CW)、无用功(WW)、做功效率(WE)。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心肌做功参数的差异,并对心肌做功参数与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室射血分数(LVEF)、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各病例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中、高疾病活动度组LVGLS较对照组、低疾病活动度组显著减低(均P<0.05)。③中、高疾病活动度组GWI、GCW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均P<0.05),各病例组GWW、GW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高疾病活动度组中间段MWI、心尖段MWI和CW,以及中疾病活动度组中间段CW较对照组减低(均P<0.05)。④病例组GWI、GCW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s1=0.253,P=0.008;rs2=0.261,P=0.024),与LVGLS呈显著负相关(rs1=-0.525,P<0.001;rs2=-0.455,P<0.001),各心肌做功参数与DAS28评分无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PSL能早期反映中、高疾病活动度RA患者心功能受损情况,可为临床评估患者心功能提供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左室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心室功能,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患者应用超声诊断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于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患者中选择40例作为探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数量为20例,采用X线诊断方式,实验组患者数量20例,采用超声诊断方式,对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超声诊断方法的实验组,诊断准确率远远超过采用X线诊断方式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20/2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5.0%(17/20),两者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联合瓣膜病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心脏瓣膜患者术后脑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患者共145例为研究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65例,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手段,在患者术后1周、2周、3周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出现脑栓塞的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结果采用综合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出现脑栓塞的数量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护理质量评分高。结论综合性护理在防止心脏瓣膜患者术后发生脑栓塞的干预中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可加以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心脏瓣膜病 术后脑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