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软件质量直接影响软件的使用与维护,被视为软件产品的生命,怎样对软件质量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也就成了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软件质量及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分析,给出了一个评价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 标签: 软件质量 质量评价
  • 简介:何谓生命质量评价王文奇近年来,西方医学界引入了生命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对慢性病人和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生命质量是指人的一种机能状态。它不仅反映个人的客观特性,而且反映个人的愿望和志向。也就是说,生命质量反映出个...

  • 标签: 生命质量评价 机能状态 测定工具 心理状态 健康状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框架,构建痨病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痨病中医护理质量管理提供评价标准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3—4月选取浙江省某2所三级甲等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2名结核科医生、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选择26名护理专家进行专家函询。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德尔菲法及优序图法构建痨病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结果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4.62%(22/26)和77.27%(17/22),专家权威系数为0.831和0.843,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36和0.335,最终确立的痨病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构建的痨病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较科学、完整、可靠,可为痨病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及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质量 德尔菲法 痨病 指标体系 中医护理
  • 简介:目的对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为医院管理部门制订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TOPSIS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8年度完成的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评价结果与医院5年来护理实际工作情况相符,护理综合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4年最差,2008年最佳。结论用TOPSIS法评价医院护理质量具有计算简便、结果合理、应用灵活、实用性强的特点。

  • 标签: TOPSIS法 护理质量 综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整体护理对心肌梗塞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1-12收治64例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观察组(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生存质量。结果:生存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肌梗塞患者行整体护理,能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心肌梗塞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独立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独立血液透析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现场调查法和半结构访谈,形成指标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版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本研究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46项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中,过程质量指标权重最大为0.493,其次为结果质量指标0.310,结构质量指标权重最小为0.196,以过程质量为主要评价内容;二级指标中主要人力配置权重最高为0.131,三级指标中从事血液透析专科工作年限构成比的权重最高为0.108。结论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可以作为护理质量评价工具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验证其实用性。

  • 标签: 独立血液透析中心 护理质量评价 指标 权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Delphi法建立基层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方法在访谈和回顾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先确立备选指标,采用Delphi法对5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8和0.81。结果经过两轮函询,最终确立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41项。结论探讨得出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涵盖的关键内容,规范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 标签: 质量评价指标 护理 基层医院 Delphi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对提高胃癌手术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过去一年(2014.3-20153)在我院门诊接治疗的80例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所选取的护理手段的不同80例胃癌患者均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法;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45例观察组的患者中,显效、好转、无效患者各有25、15和5例。其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889%;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仅为714%。

  • 标签: 胃癌手术 护理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45-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六西格玛理论提升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比较法,按年份进行整群抽样,以2018年1—12月病历为对照组,共1 833份;以2019年1—12月病历为观察组,共1 758份。对照组根据病区培训计划常规落实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的培训,每班护士进行本班次护理文件书写的完成和自查,护士长随机抽查和负责终末病历的质量把关。观察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改进提升实施流程,确定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改善目标,制订科学可靠的改进方案,追踪实施效果和评价。收集2018年和2019年每月护理文件书写的质控得分、病历错误数量等数据信息,比较两组的错误率和质控成绩。结果观察组每月度每份病历护理文件书写平均错误数低于对照组,护理文件书写质控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能够降低护理文件书写错误率,改善提升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 标签: 六西格玛 护理文件 书写质量 病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天疱疮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天疱疮患者56例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探究观察组和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的服药依从率与复发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天疱疮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服药依从性的增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天疱疮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2018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6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针对性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额外给予健康教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神经科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额外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有效率。

  • 标签: 神经外科 健康教育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颌面部重症创伤处置的护理配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5例口腔颌面部重症创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急诊处置护理评估;所有重症创伤处置患者均采用自制护理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处置。结果通过对重症创伤处置患者评估及护理,患者及家属对重症创伤处置的流程理解大为加深,能够很好的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护理,患者术后感受性良好。结论按护理评价标准对重症创伤处置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对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颌面部 重症创伤处置 护理 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专科专控的评价方法在护理质量监管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1月开始对我院16个科室采用专科专控的方法检测护理质量,选择急诊科、供应室、中心药站、手术室、输血科的数据,比较2008、2009年度的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在实施专项质量考评后,护理质量考评结果与满意度调查结果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专科专控的方法检测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质量的监测和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研究 护理评价研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和效果评价,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方法对医院各个科室日常护理工作中发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改进,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护理规章制度,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结果医院护理管理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都得到了稳步提高。结论遵循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评价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随机选取96例血液透析患者,质量持续改进前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应用PDCA循环改进后的患者对观察组,实施改进后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区环境评分为9.18±0.42、基础护理评分为8.80±0.36、护理安全评分为8.91±0.68、监测观察评分为9.23±0.34、护理文书评分为8.54±0.4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PDCA循环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透室护理质量评价中追踪方法学的运用。方法本研究设计了相应的追踪线路图,对施工现场进行查看,同时对相关人人员进行访谈,对患者从就诊到出院各种指标进行追踪,将这些工作相互结合,针对血透室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性评价,从病区的安全和专科质量、感染预防、监测工作等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和传统志平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追踪方式之后,在病区管理、护理安全、专科护理、感染预防和监测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和实施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和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透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采用追踪方式效果较好,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质量评价 追踪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模型评估护理质量,构建急诊COPD急性加重(AECOPD)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急诊AECOPD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3和0.887,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20~0.420(均P<0.001),最终形成的急诊AECOPD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7个。结论构建的急诊AECOPD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临床评价AECOPD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诊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德尔菲法 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血液透析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具体方法,评价其效果。方法将根据我院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时间,将改进前后的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钾血症、低血压及感染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比较更低,Barthe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执行持续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降低了高钾血症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的ADL。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