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肱骨骨折是常见的疾病,多数为粉碎性骨折,闭合复位困难,患者预后恢复效果差。切开复位并未寻求最佳的固定方式,导致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无法有效修复,也容易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问题。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学、生物力学、生物学效应效果好,对成人肱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远端亚锁定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15例,均行股骨远端亚锁定钢板治疗,分析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Mcrchan评分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骨折愈合时间为3~7(4.5±1.2)个月,未见感染、断钉、再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治疗优良率为100%。结论股骨远端亚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远端 亚髁锁定钢板 股骨中下段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以来收治的状突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法复位后,用牙弓夹板做单颌固定,并辅助头帽颏兜制动4~6周即可。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角以及胫骨平台倾角与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ACL损伤患者(病例组)与ACL完整患者(对照组)各34例。于MRI图像测量两组患者的股骨角(femoralintercondylarangle,FIA)、内侧胫骨平台倾角(medialtibialplateauslope,MTPS)以及外侧胫骨平台倾角(lateraltibialplateauslope,LTPS),比较不同性别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测量结果,Logist回归分析确定各解剖因素与ACL损伤的相关性。结果男性与女性的平均FIA、MTPS、LT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FIA显著小于对照组(P=0.021),病例组MTPS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病例组LTPS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4)。FIA、LTPS与ACL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02)。采用合并概率的Logist回归模型计算出AUC=0.764。结论股骨角和外侧胫骨平台倾角是ACL损伤的危险因素,联合二者可更准确预测ACL的损伤。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股骨髁间角 胫骨平台 Blumensaat线 MRI图像
  • 简介:摘要胫骨棘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附着的区域,骨折是胫骨平台骨折常见的合并损伤。骨折的复位愈合情况与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处理需以科学的分型为依据,全面评估关节内损伤情况,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恢复交叉韧带张力和关节面平整。本文对近5年内关于合并胫骨平台骨折骨折的分型、手术和固定方式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膝关节 骨折 综述 髁间棘骨折 分型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动力螺钉对患有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有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4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动力螺钉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动力螺钉对患有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动力髁螺钉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股骨冠状位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近年收治的15例股骨冠状位骨折病患,均采用空心螺钉结合防滑钢板治疗。采用HSS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展开评估,以此了解临床疗效。结果 将膝关节功能按照HSS评分加以区分,显示85分以上占比达到73.33%,显著高于其它评分段占比。结论 采用空心螺钉结合防滑钢板治疗股骨冠状位骨折可对患者骨折处起到良好治疗作用,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骨髁冠状位骨折 HSS评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小儿肱骨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选取12例肱骨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患儿,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积极护理策略,包括健康宣教、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观察、肿胀和疼痛的护理、中医护理康复训练。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获明显疗效。3例合并神经损伤的患儿基本恢复;4例合并血管损伤的患儿未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等后遗症;1例术后24小时发现有神经、血管损伤症状的患儿,手指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4例入院时已发生缺血性肌挛缩的患儿,其中2例效果理想,另2例治疗后仍有前臂和手肌肉轻度萎缩。结论护理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能够降低肱骨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血管神经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骨折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2017年进行就诊的肱骨骨折患者13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中医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应用于常规性的治疗。通过观察研究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显效率约为59.01%高于对照组38.50%,总的有效率约为95.30%高于对照组82.60%。对照组在稳定性、活动范围、自我评价、疼痛等方面的评定显示都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性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其中有出现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其他的并发症的患者在观察组总计为3.24%,结果显示明显低于对照组12.8%,其差异性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经研究显示应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骨折其疗效是很明显的,不仅愈合时间较快其费用也相对较低,可作为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86例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在肱骨骨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手法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肱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诊断为肱骨骨折的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手术复位内固定,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对两组患者随访18月,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肘内翻发生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肱骨骨折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肘内翻发生率分别为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肱骨骨折发生后应选择手术复位内固定,以提高治疗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移位肱骨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10月11例肱骨内骨折,采用切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1例全部获得随访,患者肘关节屈伸功能正常,无肘内、外翻畸形,无尺神经损伤。结论儿童肱骨内骨折应早期诊断,通过切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 标签: 肱骨内上髁骨折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滑板车致儿童肱骨骨折的伤情,早期手法复位与手术时机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总结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因儿童滑板车致伤的56例肱骨骨折的治疗。经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16例;11例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复位,儿童肱骨骨折达到满意复位后,自肱骨内外踝部位交叉钻入2枚克氏针至骨折近段,穿透骨皮质,检查骨折断端稳定后,将针尾留于皮外,再行石膏托外固定;29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及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56例随访6个月~2年半,平均13个月。按Flgnn标准对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3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9.2%,发生肘内翻6例。结论及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能满足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要求,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防止或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对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肱骨骨折GartlandⅡ型、Ⅲ型患者52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52例患者,均达临床骨愈合,肘关节按Flynn功能评价标准,优38例,良1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6.2%。结论手术治疗GartlandⅡ型、Ⅲ型肱骨骨折,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手术 克氏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在治疗肱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的58例肱骨骨折患者和58例常规手术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患者在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4.82%,对照组优良率为82.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指标上,观察组在愈合时间、治疗费用、肘关节稳定性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2例,对照组并发症7例,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在治疗肱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 临床价值
  • 简介:肱骨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其发生率占肘部骨折的首位,肘内翻是儿童肱骨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尤其是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和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儿童肱骨骨折458例,现结合临床对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 标签: 肱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肱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98例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术治疗的肱骨骨折患儿临床资料, 术后随访, 分析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98例患儿术后均成功获得随访, 术后功能恢复, 接受手术时间48 h的72.22%;术后3周内功能锻炼的优良率93.75%高于术后>3周功能锻炼的83.33%;出院遵医嘱的优良率100.00%高于部分遵医嘱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