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设计手术方案、制作个体化导向模板,实现个体化肱骨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肱骨闭合性骨折2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患者纳入A组,编号为偶数患者纳入B组。A组CT数据使用Mimics进行三维重建、虚拟复位并设计导向模板、3D打印及个性化模型预手术,B组采用常规术前准备。比较两组复位固定时间、术中是否调整克氏针、B组克氏针使用数与虚拟设计最佳置入数等。结果A组在复位固定时间(25.66±3.67min)小于B组(38.66±9.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未行克氏针调整,B组有4例进行了调整。B组打入克氏针实际数与设计数差值最小为1,最大为3,均值为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肱骨骨折的手术质量。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3D打印 数字化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c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5月对32例肱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行双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9~3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Cassebaum评分优18例,良9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38%。未发生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尺骨鹰嘴截骨 双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前棘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2012年到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胫骨前棘撕脱骨折患者,对患者采用关节镜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骨折愈合以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例患者6周内骨折愈合,12例患者7周内愈合,10例患者8周内愈合。患者完成手术后的Irrgang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具有较小创伤、对骨块有着较小干扰、可靠固定、加快功能恢复等优势,在胫骨前棘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 关节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肱骨骨折的手法整复、尺骨鹰嘴悬吊牵引的应用、中药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根据骨折分型,采用手法整复和尺骨鹰嘴牵引悬吊固定,结合骨折三期辨证分型内服及外用中药治疗,重点防治肘内翻的发生。结果27例患者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以内,肘内翻5°以内,效果优良22例;骨折对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需手术治疗5例;优良率为94.7%,本组无畸形愈合病例。结论小儿肱骨骨折予手法整复后配合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及中药内服外用,具有有效地维持骨折端复位后对位的稳定,患肢消肿快,避免手术切开复位防止儿童发育期骨骼的损伤,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特点,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整复 骨骼牵引 中药内服外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醉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40例儿童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术)和对照组(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各2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拆除石膏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童肱骨骨折的治疗中3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便为分型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来院接受治疗的肱骨骨折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历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48例纳入研究序列,随机分为A组(16例)、B组(16例)及C组(16例),A组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B组行手法复位闭合克氏针内固定,C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影像学Baumann角变化情况的组差异性,并分析患者在术后12月内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愈合时间方面,A组、B组、C组分别为(24.87±2.95)天、(25.88±2.89)天及(30.86±3.99)天,A、B两组均明显优于C组(p<0.05);在住院费用方面,分别为3552元、5272元和8699元,C组费用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Baumann角方面,A组在三个观察阶段内均明显大于其他两组(p<0.05);Flyrm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症分型进行辨证施治,夹板外固定治疗在GartlandI型骨折或病情稳定的GartlandII型骨折中可发挥显著疗效;而GartlandIII型骨折应以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为首选方法;有手术适应证者需及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 标签: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克氏针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伸直型肱骨骨折治疗后出现肘内翻畸形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9月—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630例伸直型肱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8例,女172例;年龄1~14(8.4±2.7)岁;肘内翻35例,非肘内翻595例。观察指标:(1)影响肘内翻畸形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Gartland分型、骨折远端移位方向、是否合并旋转移位、治疗方式以及骨折至功能锻炼的时间)。(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肘内翻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移位方向是肘内翻的危险因素(χ2=73.13,P<0.001)。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尺偏移位为发生肘内翻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9.54,95%可信区间5.748~66.423,P<0.001)。结论骨折远端尺偏移位是儿童伸直型肱骨骨折出现肘内翻畸形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肘内翻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三人法闭合复位及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Ⅳ型肱骨骨折的疗效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5例Ⅲ型或Ⅳ型肱骨骨折的患儿资料。按骨折分型对患儿进行分组,将26例Ⅳ型肱骨骨折患儿作为A组,其中男19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5.5岁,受伤侧为左侧12例,右侧14例。将119例Ⅲ型肱骨骨折患儿作为B组,其中男84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5.4岁,受伤侧为左侧73例,右侧46例。收集患儿年龄、性别、骨折时间、手术时间及克氏针固定方式等;观察患儿术后针道感染、骨折愈合、神经损伤恢复、术后鲍曼角、提携角丢失和肘关节活动度等情况;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估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肘内翻、骨不连、骨化性肌炎或Volkmann缺血性挛缩,术后提携角和肘关节活动度依据Flynn评分优良率均达到96%。A、B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受伤侧别以及骨折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手术时间较B组长,(36.3± 13.8) min比(31.3±13.8)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且A组手术使用第三枚甚至第四枚克氏针的概率较B组更高,46.2 % (12/26)比27.7%(33/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B组患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4周,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针道感染率、肘关节活动度、鲍曼角、提携角丢失及肱骨前缘线延长线是否通过肱骨小头等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用于治疗儿童Ⅳ型肱骨骨折可以获得与同法治疗Ⅲ型肱骨骨折类似的较满意的疗效,Ⅳ型肱骨骨折手术难度更大,需要更多的克氏针进行固定。

  • 标签: 肱骨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儿童
  • 简介:摘要小儿肱骨骨折超过2周骨折周围即有大量的纤维骨痂生长,手法复位较困难。本文依据我科室于2008年8月-2013年8月收住小儿陈旧性肱骨骨折30例,均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早期给予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关键词陈旧性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并观察35例幼儿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我院收治的35例幼儿肱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详细检查确诊后均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通过统计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切口长度以及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全面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上幼儿肱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35例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62.8±10.2)min,平均出血量为(50.9±5.8)ml,平均切口长度为(8.5±1.6)cm,平均住院天数为(7.2±1.3)d,35例患儿术后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4.3%(33/35),患儿于住院期间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正常出院,经随访所有患儿均在3个月内神经症状消失。结论幼儿肱骨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幼儿肱骨髁上骨折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预后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发生骨折的患儿,并分析临床改善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肱骨发生骨折,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4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为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分析手术改善结果。结果从治疗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其均优于对照组,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治疗优良率的调查,观察组患者为86.4%(19/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3%(17/22),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策略更有效。结论采用符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于肱骨发生骨折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更好,其操作便利,有利于控制并发症,不失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闭合复位 经皮穿针 内固定治疗 肱骨髁上 骨折
  • 简介: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儿童肱骨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肱骨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治疗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术后采用中药口服及熏洗。2组治疗均以3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及熏洗治疗儿童肱骨骨折术后疗效显著,且疗程短,愈合时间短,有较好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小夹板固定方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寻找最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4具,制成肱骨骨折模型,采用夹板固定,固定方式为前臂位置旋前、旋后;肘关节屈伸角度0°(伸直)、45°、90°、110°、120°、150°(极限度数),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方式骨折的稳定性、抗弯及抗旋转强度。结果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前臂旋前屈曲110~15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前臂旋后屈曲110°、120°,前臂旋前屈曲12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前臂旋前位、旋后位过度屈曲(>90°)稳定性最好,抗弯及抗旋转能力最优。结论针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骨折的患儿,小夹板过度屈曲前臂旋前或旋后位固定均能取得良好稳定性,临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生物力学 小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辅助下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骨折并血管损伤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武汉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骨折并血管损伤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1~8.6岁,平均4.4岁;左侧10例,右侧8例。患儿均在伤后24 h内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先行彩超判断肱动脉的走形,确定骨折断端与肱动脉的关系,术后彩超判断肱动脉搏动及血管内血流。按照桡动脉搏动及末梢血运评估肱动脉,Flynn评分及Mayo肘关节评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18例患儿术后获6~12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复位前,18例患肢桡动脉搏动消失,末梢血运循环良好。18例患肢彩超探查见肱动脉位于肱骨近端骨折块前方,近端可及血流搏动,远端血管受压,连续性中断,其中13例患肢彩超未探查到桡动脉内血流;5例彩超探查到桡动脉内血流及搏动。所有患肢骨折复位后的末梢血运循环好,其中1例复位后,术中观察5 min,末梢血运循环恢复。其中14例患儿复位后,桡动脉搏动均恢复。4例患儿复位后,桡动脉搏动未恢复而末梢血运循环良好,术中彩超提示肱动脉内血流通畅,术后3~5周桡动脉搏动均恢复。并神经损伤的5例患儿术后12~24周(平均16周)神经损伤恢复。无前臂筋膜室综合征和肘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按照Flynn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按Mayo肘关节评分:优17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彩超引导下治疗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骨折并血管神经损伤,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彩超 肱骨髁上骨折 血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肱骨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我院 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总效率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2组对比,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手法复位 手术治疗 效果 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小儿肱骨骨折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肱骨骨折患者98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49例),将实施舒适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49例),对比两组患儿在恢复时间、疼痛及恐惧程度、肘关节ROM恢复程序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小儿肱骨骨折患者提供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恐惧及疼痛状况,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舒适护理 恐惧及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针对小儿肱骨骨折后的各阶段性变化,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结果儿童肱骨骨折243例,男159例,女84例。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来进行治疗结果的评价,优219例,占90.1%;良21例,占8.6%。可3例,占1.3%,优良率98.7%。骨折全部愈合,无Volkmann挛缩和医源性尺神经损伤及术后骨折再移位。结论通过对肱骨骨折患儿的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杜绝并发症的目的。

  • 标签: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克氏针固定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小儿肱骨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小儿肱骨骨折的病例,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采用手法复位,然后选择1.5--2mm短克氏针2枚经皮按一定角度穿入骨折近远端,必要时在内侧或外侧穿入第3枚针固定。术后即作握拳锻炼。结果20例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小儿肱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优点较多,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