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中医药经典方剂十全大补汤(以下简称sqdbt)联合临床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对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HT29移植性大肠癌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单纯肿瘤组、sqdbt组、5-fu组、sqdbt+5-fu组,计算胸腺指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结果:治疗组胸腺指数均大于单纯肿瘤组;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sqdbt+5-fu组最高为11.35;血清中TNF-α浓度sqdbt+5-fu组最高,可达44.88pg/mL。结论:十全大补汤联合5-氟尿嘧啶在抑制大肠癌小鼠肿瘤细胞生长和减少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损伤方面,作用优于单独使用化疗药物。

  • 标签: 十全大补汤 HT29大肠癌 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醛氢叶酸钙(FOLFOX)每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FOLFOX每周方案治疗26例晚期胃癌病人。L-OHP50mg/m^2+醛氢叶酸钙500mg/m^2,静脉滴注,2h+5-氟尿嘧啶2000mg/m^2,持续静脉注射,48h,d1,d8,d15,d22,5wk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结果26例晚期胃癌中,完全缓解(CR)1例(3.9%),部分缓解(PR)13例(50.5%),稳定(SD)5例(19.2%),进展(PD)7例(26.9%),总有效率为53.8%。中位生存期11.5(8.0-14.5)mo,肿瘤中位进展时间6.5(3.5-10.5)mo。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以及神经感觉障碍,多为Ⅰ-Ⅱ度,无Ⅳ度不良反应发生。骨髓抑制以轻中度贫血为特点,对白细胞及血小板抑制较轻。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Ⅲ度腹泻发生率为19.2%。神经感觉障碍是L-OHP最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61.5%。化疗间歇期可缓解。结论FOLFOX每周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 标签: 每周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醛氢叶酸钙 晚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比较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与单独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曲安奈德、瘢痕疙瘩、5-氟尿嘧啶、糖皮质激素、增生性瘢痕"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triamcinolone acetonide、5-fluorouracil、glucocorticoid、fluorouracil、keloid、scar、TAC、5-FU、hypertrophic scar"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8月公开发表的比较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和单独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包括治疗有效比例、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瘢痕疙瘩复发比例。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统计软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1 326例瘢痕疙瘩患者,包括采用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瘢痕疙瘩内注射的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组患者668例,仅采用曲安奈德瘢痕疙瘩内注射的单纯曲安奈德组患者658例。改良Jadad评分1~3分的文献7篇、4~7分的文献7篇。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单纯曲安奈德组[相对危险度(RR)=1.28,95%置信区间=1.16~1.41,P<0.01]。亚组分析显示,纳入文献质量高低和人种因素可能是治疗有效比例的异质性来源。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单纯曲安奈德组(RR=0.44,95%置信区间=0.25~0.75,P<0.01)。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组患者的瘢痕疙瘩复发比例明显低于单纯曲安奈德组(RR=0.25,95%置信区间=0.14~0.44,P<0.01)。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治疗有效比例、瘢痕疙瘩复发比例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皮下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曲安奈德,且不良反应和复发更少。

  • 标签: 瘢痕疙瘩 曲安奈德 氟尿嘧啶 糖皮质激素类 荟萃分析
  • 简介:哒嗪酮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杂环,为进一步发现具有昆虫生长调节活性的新型化合物,依据前期研究成果,在3(2H)-哒嗪酮的5位上引入苯甲酰基脲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17个5-取代苯甲酰基脲-3(2H)-哒嗪酮衍生物,并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得到了目标化合物,结构均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如6a、BPU-4在200mg/L时对3龄蝗蝻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Linne(Meyen)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使蝗蝻因不能正常蜕皮变态而死亡,表现出明显的昆虫生长调节剂(IGRs)类化合物的作用特征。

  • 标签: 哒嗪酮 苯甲酰基脲 合成 昆虫生长调节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扁平疣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5-氟尿嘧啶注射液局部涂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随访半年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复发率为16.6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扁平疣,能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二氧化碳激光 5-氟尿嘧啶 扁平疣 复发率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比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引擎1998年1月至2012年5月间的文献,按照拟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SE11.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实验,合计12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ALA-PDT治疗组复发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治愈率高于CO2激光治疗组[OR=1.72,95%CI(1.16,2.5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O2激光治疗组[OR=4.13,95%CI(3.17,5.38),P〈0.01]。结论:ALA-PDT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愈率。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合理设计的随机对照实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激光 尖锐湿疣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雷替曲塞/5-氟尿嘧啶腹腔内给药途径治疗艾式腹水瘤小鼠模型的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优劣。方法D0利用艾式腹水瘤(EAC)细胞株建立小鼠动物模型。D7将36只腹水瘤小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三组,各组腹腔注射等体积不同种药物Control组(12只,NS0.2ml/只)、雷替曲塞组(12只,雷替曲塞0.5mg/kg)、5-氟尿嘧啶组(12只,5-氟尿嘧啶30mg/mg)。通过比较每组小鼠给药前后的体重、腹水体积、腹水颜色改善情况、生存期和行为状态情况,对比各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雷替曲塞组与5-Fu组之间在腹水颜色改善情况、腹水体积、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在小鼠体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厌食、脱毛的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排便次数增多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萎靡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艾式腹水瘤小鼠时,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均有明显疗效,且疗效基本相当,雷替曲塞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5-氟尿嘧啶。

  • 标签: 雷替曲塞 5-氟尿嘧啶 艾式腹水瘤 腹腔内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酸酮戊光动力学疗法(ALA-PDL)在预防尿道尖锐湿疣术术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尿道尖锐湿疣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独电灼治疗)和治疗组(ALA-PDL联合电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9.3%)明显低于对照组(36%),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56%),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L联合电灼治疗尿道CA的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较低,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5-氨基酸酮戊光动力学疗法 尖锐湿疣 术后复发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ADFMChR)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COCl细胞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中国仓鼠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CHO-K1)、人卵巢癌细胞系(COCl),每种细胞实验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ADFM-ChR,对照组加入等量PBS。采用改良MTT比色法分别检测ADFMChR作用CHO-K1、COCl不同时间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法分别检测CHO-K1、COCl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度凋亡率。结果ADFMChR对COCl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对CHO-K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ADFMChR作用于COCl细胞后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与CHO-K1细胞比较,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且G1期细胞前出现明显的亚G1凋亡峰。结论ADFMChR对卵巢癌细胞系COCl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

  • 标签: 卵巢肿瘤 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 凋亡 肿瘤细胞
  • 简介: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为原料,在三乙胺或吡啶作傅酸剂的条件下与取代磺酰氯反应,得到44个新的5-(4-氨基苯基/苄基)-2,4-咪唑啉二酮芳基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H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和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显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p和4u在50μg/mL下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otiorum的抑制率分别为76.0%和75.2%,化合物3j在100μg/mL下对稗草生长的抑制率为50%。

  • 标签: 5-(4-氨基苯基/苄基)-2 4-咪唑啉二酮 芳基磺酰胺 合成 除草活性 杀菌活性
  • 简介:运用G98W程序,采用Lan12dz基组,对茂金属配合物[2,5-(Me3Si)2MeC5H2FeI(CO)2]进行从头算研究,探讨了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以及一些前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等.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在能量上可作为结构单元而稳定存在.该结构单元为茂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分子组装分析和催化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茂金属 从头算 电子结构
  • 简介: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将尖锐湿疣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CO2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激光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大肠癌中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等联合治疗,同时结合其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有41例获得康复出院,有效率为56.9%,包括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17例,无变化22例和进展9例;治疗后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者33例(45.8%);且治疗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给予晚期大肠癌应用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疗效,并且安全性相对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晚期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预后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行多西紫杉醇+5-氟尿嘧啶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6.3%,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值得肯定,耐受性好,药物不良反应少,是比较理想的化疗选择方案。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多西紫杉醇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疗效
  • 作者: 董健 赵诗迪 徐碧翌 柯梦云 吕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15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5-Fu,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长、细胞膜完整性以及荷瘤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拍照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来评价细胞膜完整性。构建BEL-7402/5-Fu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来评价体内抗肿瘤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压电场显著抑制BEL-7402/5-Fu细胞生长并且呈场强依赖性,高压电场处理24 h后,500、750、1 000、1 500、2 000 V/cm组的细胞存活率为(89.56±12.37)%、(66.29±7.47)%、(29.19±3.62)%、(17.66±1.64)%、(11.74±1.08)%(F=77.730,P<0.01)。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场强为1 000 V/cm时,实验组的细胞膜完整性以及细胞器结构损伤严重。高压电场500、750、1 000、1 500、2 000 V/cm各组的细胞培养基上清中LDH分泌水平分别为(35.33±8.74)、(64.33±7.67)、(144.02±12.16)、(194.33±5.13)、(207.33±11.01)、(213.33±20.81) U/L(F=122.690,P<0.01),呈场强依赖性。高压电场能够抑制BEL-7402/5-Fu荷瘤鼠肿瘤的生长,模型组的瘤重为(1.51±0.32) g,高压电场治疗组小鼠的瘤重为(0.28±0.05) g(F=619.870,P<0.01),抑瘤率达81.45%。结论高压电脉冲能显著抑制BEL-7402/5-Fu细胞生长。

  • 标签: 高压电场 5-氟尿嘧啶耐药肝癌 生长
  • 简介:用作者合成的嘶试剂5-(8-喳啉偶氮)-2,3-二羟基吡啶作显色剂,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在PH9.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624nm处,钴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0×104L·10mol(-1)·cm(-1)。方法简便、快速,应用于维生素B12和镍盐中钴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 标签: 5-(8-喹啉偶氮)-2 3-二羟基吡啶 钴(Ⅱ)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IFNα-2b)及5-氟尿嘧啶(5-FU)治疗眼表鳞状细胞肿瘤(OSSN)后角膜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6例(16眼)OSSN以IFNα-2b (100万IU/mL)及1% 5-FU每日4次滴眼,用药前后以活体共焦显微镜(IVCM)观察瘤体及瘤体下方角膜的改变。结果治疗后4个月瘤体细胞的多形性明显减轻、反光明显降低,病变区域异常细胞与正常上皮细胞边界模糊不清;基底细胞"星空外观"减少甚至消失;上皮下神经纤维重新出现并逐渐增多。另外,角膜树突状细胞明亮的伴有小突起的细胞颗粒变为高反射密集、较大分支结构的细胞。结论IVCM观察到了局部应用IFNα-2b及5-FU后OSSN上皮细胞的多形性减轻、反光降低及角膜树突状细胞密度增加。

  • 标签: 肿瘤,鳞状细胞,眼表 细胞,树突状 显微镜,活体,共聚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3小时,第1,8天,亚叶酸钙100mg,第l~5天,5-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8小时以上,第1~5天,每三周重复一周期,化疗期间予格拉斯琼止吐,完成2周期以上作疗效评价。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8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61.2%,初治组有效率75.0%,复治组有效率46.7%。结论奥沙利铂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药物,对老年患者更加适宜。

  • 标签: 奥沙利铂 晚期食管癌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组晚期胃癌病例的统计分析,探讨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对临床88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A组45例给予HLOF化疗方案,B组43例给予HLPF化疗方案,并采用顺铂代替奥沙利铂,其余与A组相同。结果A组HLOF化疗方案有效率57.8%,B组HLPF化疗方案有效率为41.9%。结论HLOF化疗方案较HLPF化疗方案,因其能进一步减轻患者消化道的反应,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故推荐HLOF化疗方案作为晚期胃癌患者优先治疗方案。

  • 标签: 奥沙利铂 顺铂 化疗 胃癌疗效
  • 简介:1998-2000年我们共收治中晚期食管癌164例,因无手术机会而寻求姑息放疗,考虑到其中多数病例肿瘤体积较大,为配合治疗,提高放射敏感性,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观察,来研究联合方法在中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

  • 标签: 中晚期食管癌 放疗治疗 小剂量 顺铂 5-氟脲嘧啶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