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择选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8例泌尿系疾病患者,依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2组均留置导尿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置管期综合护理,比较2组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0.45%,P<0.05。结论:在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加强围置管期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留置尿管 预防 尿路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尿道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尿道感染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而CD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尿路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1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35例尿路感染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分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尿路感染者作为观察组,均实施尿常规检验。对比检测指标。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数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亚硝酸盐阳性率和尿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尿路感染诊断 尿常规 白细胞 亚硝酸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84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对比分析协同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尿常规诊断尿路感染,灵敏度96.7%、特异度95.8%、准确度96.4%、,与综合检查对比差异不显著(P

  • 标签: 尿路感染 尿常规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两种方式进行干预,对其不同干预效果进行汇总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后,乙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更高,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干预效果的提升有积极临床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老年 女性 尿路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技术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72例,均进行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尿液细菌培养,以尿液细菌培为金标准对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准确性进行判断。结果尿液细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8.89%、阴性检出率为11.11%,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阳性检出率为81.94%、阴性检出率为18.06%,两种检测方式结果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技术在尿路感染患者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操作技术简单,检测迅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 尿路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安置尿管尿路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1月我科住院56例安置尿管发生尿路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结论尿路感染是安置尿管的并发症之一,尿路感染影响因素与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时间,无菌操作规范程度,导尿管直径,导尿管材料,频繁膀胱冲洗,频繁更换尿袋,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有关,通过对这些原因分析,积极采取护理措施明显减少尿路感染,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泌尿科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防止患者留置尿管后尿路感染。方法将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8例留置尿管患者进行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结果未发生一例尿路感染。结论患者行留置尿管应加强尿路感染的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患者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172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的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其中138例分离出细菌,用法国梅里埃ATB-自动鉴定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38份尿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1.6%(85/138),检出率最高的大肠埃希菌占52.9%(73/138),抗菌素敏感率较高的是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丁胺卡那霉素,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38.4%(28/73);革兰阳性球菌占33.3%(46/138),抗菌素敏感率较高的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力奈唑脘、利福平,葡萄球菌ESBLs阳性率高达80.95%;霉菌占5.1%(7/138)。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现状严峻。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地位,常用抗菌素耐药率高,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万古霉素耐药率低。

  • 标签: 糖尿病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药敏试验 抗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路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旨在为临床合理指导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及门诊尿路感染患者10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选用尿培养分离出的362株病原菌,将其进行鉴定与分析。结果该组100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标本中,检出各类病原菌共362例,占36.2%,即阳性检出率为36.2%。大肠埃希菌的株数居首位,占22.93%,其次为肠球菌属,占14.09%,副溶血嗜血菌居末位,占0.28%,各类细菌构成比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路感染常以格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相关临床工作人员应根据尿路感染性疾病的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用药,以达到治疗目的,而此种方法适用于临床实践中。

  • 标签: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10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于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实行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率与留置尿管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率,缩短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并且还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导尿管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小儿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包括细菌感染、解剖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不全等。男孩和女孩的感染率有所不同,女孩更易感染,可能与生理结构特点有关。除此以外,小儿的年龄、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也可能成为小儿尿路感染的诱因。预防小儿尿路感染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良好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运动、提高免疫力、使用尿路抗菌药物等。同时,家庭环境和卫生条件也会影响小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因此,减少小儿尿路感染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教育,培养家长和孩子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提高整个社会对小儿尿路感染的关注度,做好预防工作,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小儿 尿路 感染 措施研究
  • 简介:摘要 本文将阐述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进展,总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提出医护人员在处理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时,需要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减少留置导尿管的频率,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理,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肿性尿路感染(emphysematou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EUTI)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诊断为EUTI的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同一时间段非气肿性尿路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EUTI的影响因素。结果(1)24例EUTI及53例非气肿性尿路感染被纳入本研究。与非气肿性尿路感染相比,EUTI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低(t=-5.245,P<0.001),血尿素氮(Z=-4.361,P<0.001)、血清肌酐(Z=-4.543,P<0.001)、血糖(Z=-2.608,P=0.009)及三酰甘油(Z=-2.408,P=0.016)水平均较高,而糖尿病(χ2=13.453,P<0.001)和慢性肾脏病(χ2=17.936,P<0.001)者均较多。血清肌酐升高是尿路感染者发生EUTI的影响因素(OR=1.011,95% CI 1.001~1.020,P=0.025)。(2)大肠埃希菌是24例EUTI患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14例,58.3%),其他致病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2例,8.3%)、屎肠球菌(1例,4.2%)、泛菌属(1例,4.2%)和混合菌(1例,4.2%)。大肠埃希菌感染的EUTI患者中有10例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3)预后不良组(n=4)和预后良好组(n=20)住院天数(Z=-2.457,P=0.014)、休克(P=0.002)、自身免疫疾病(P=0.022)、血白细胞(Z=-2.091,P=0.036)、血尿素氮(t=2.432,P=0.02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未得出EUTI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血清肌酐升高是尿路感染者发生EUTI的独立影响因素,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比例高。

  • 标签: 尿路感染 气肿 肾功能不全,慢性 危险因素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采取尿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 方法:400例尿路感染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将其设为实验组。将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400例健康者为参考组。对两组采取尿常规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尿常规检验指标比较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尿路感染采取尿常规检验可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明确,能够有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尿路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慢性尿路感染指急性尿路感染症状已缓解,病程在6个月以上,小便涩痛不甚显著,时作时止,感腰痛,乏无力,常因劳累或感冒引起急性发作,尿路内大量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引起的尿路炎症,以细菌感染为最常见,占90%以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多发生在中老年女性。临床

  • 标签: 慢性尿路感染 中医药疗法 温清通淋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致尿路感染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阑尾炎并尿路感染38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结果38例阑尾炎中腹膜外位阑尾炎29例、盆腔位阑尾炎9例。超声表现为右侧肾盂输尿管扩张,右肾和或右输尿管、膀胱内沉积物。结论超声检查对阑尾炎所致尿路感染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阑尾炎 尿路 感染 沉积物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