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门诊治疗的10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利于疾病的恢复和好转。

  • 标签: 心理治疗 焦虑症 疗效 效果分析
  • 简介:当健康的定义发展到今天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之时,道德的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儒家学说在塑造道德的人格和如何理解并达成个人的人生意义上有很多重要资源。本文以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联结为出发点,探寻以道德情感为成人依托的孟子和以理性认知为成人依托的苟子在培植中国人的人格上各自提供的独特价值。将孟荀结合起来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人的人格塑造上的影响,并通过情感生

  • 标签: 儒家 孟子 荀子 人格 心理治疗
  • 作者: 吴飞
  • 学科: 医药卫生 > 医学心理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心理医生》 2018年第29期
  • 机构:解不孕不育患者的身心状态,并分析相应心理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调查236例患者(研究组)的心理状况,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各项统计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不孕不育患者身心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普通人群,应对患者心理治疗,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5月内科确证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痛泻宁颗粒,研究组除进行药物治疗外,还给予心理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46.81±1.25)分,治疗后症状评分为(22.37±0.59)分;对照组治疗前症状评分为(45.92±0.98)分,治疗后症状评分为(35.19±0.77)分,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1个月后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有效率为64.7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    一、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危害    家庭暴力会导致女性受害者在医学、行为和心理三方面出现不良后果,[18]    三、家庭暴力的心理治疗、预防    (一)家庭暴力的心理治疗  许多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对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是十分有益的,229-249.  [14]夫权观念诱发家庭暴力施暴者九成是男性[BE/OL].[2004-03-08].新华网.  [15]范德章.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成因和对策[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 标签: 分析心理治疗 原因分析 女性遭受
  • 简介:糖尿病患者群的抑郁症发病率,复发率及持续时间都要高于整体人群,糖尿病有抑郁症的患者更疏于调整自身疾病,更容易蒙受种种并发症的损害,现在的糖尿病治疗越来越强调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改善心理状态,亦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日常护理和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病情稳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内容摘要: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乔治六世在治疗师罗格的帮助下从一个结巴变成一个能在广播里自如演讲的自信的国王的故事。这是一个励志故事,也是一个成功的心理治疗案例。论文通过对故事的分析揭示了精神分析、认知疗法中的种种治疗技术:认知改变、倾听、阻抗处理、行为纠正。

  • 标签: 心理治疗技术 认知改变 倾听 阻抗处理 行为矫治
  • 简介:目的探村心理治疗封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分娩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1700例(均孕足月、单胎、无难产指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结果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治疗应用于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使产妇得到心理安慰和生理上的帮助,保障母婴健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治疗 分娩 剖宫产术 阴道助产 全程助产责任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团体心理治疗的疗效。 方法 :于我院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6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团体心理治疗。使用 HAMD 量表和 GQOLI-74 量表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治疗后 HAMD 评分( 7.24±3.67 )分。观察组治疗后 HAMD 评分( 4.06±2.21 )分。对照组治疗 3 个月后躯体功能( 69.42±7.56 )分,物质生活( 53.36±8.49 )分,心理功能( 72.51±6.34 )分,社会功能( 64.38±7.23 )分。观察组治疗 3 个月后躯体功能( 74.21±7.69 )分,物质生活( 60.14±8.10 )分,心理功能( 78.19±6.29 )分,社会功能( 69.12±7.05 )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 给予抑郁症患者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信心,提高其依从性,感受到社会支持,在团体活动中获得归属感,让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再配合药物治疗,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进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抑郁症 团体心理治疗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疾,在世界人口中的患病率大约是1%,亦是精神科常见的原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脱离现实,整个精神散失了统一性、完整性,症状多样,故而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1。临床中除药物治疗外,尚需给予心理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就心理治疗的新观点介绍给大家,以便在工作中应用和借鉴。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
  • 简介:患者,男,21岁,未婚,初中文化,现役军人(消防武警).患者4年多来总被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折磨着.总感到自己面部表情及眼神充满着恐惧和仇视。怕见人,特别是怕见熟人,每次与人交谈时感到非常紧张、恐惧、说话困难、声音变调、浑身发抖,明知不该紧张,但又无法控制.越害怕越紧张,因而不敢正视他人的目光,怕与之相对视。时间一长,就变得对自己的风度和相貌不相信了,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尽量回避社交场合.2001年应征入伍,希望到新的环境后改变上述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入伍后,虽能完成训练任务,但与人交往仍感紧张、恐惧.为此,患者非常痛苦,甚至一度产生消极自杀念头,曾多次求医,均未见效.2002年2月经朋友介绍,在我院门诊接受心理治疗

  • 标签: 社交恐惧症 综合心理治疗 心理分析 解释性心理治疗 认知领悟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青少年抑郁症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 2017年 4月 ~2018年 11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 39例,药物控制,观察组 39例,药物基础上 心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 组患者并无严重 不良反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有效控制 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不良反应 抑郁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肤性病科患者采用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5月本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低于治疗组的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7,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PSQI评分8.56±2.74分高于治疗组的5.96±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2,P

  • 标签: 心理治疗 皮肤性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医学领域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这一个领域。心理治疗的方法已经逐渐被应用在一些常见的医学疾病治疗上。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在患病时,除了身体上承受的痛楚,心里所产生的压力更大。总是会伴有惆怅,忧郁等情绪。因此,对于患有皮肤性疾病的病人,我们应该给与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治疗,更应该给与其心里治疗

  • 标签: 心里治疗 皮肤性病 患者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轻型颅脑损伤致头痛、头昏等症状治疗的影响.方法:对42例轻型颅脑损伤致头痛头昏的患者均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动态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脑保护药物等对症处理(常规治疗组).另一组在常规治疗组症的基础上同时加心理干预治疗(心理治疗组).结果:两组头痛头昏等症状消失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头痛头昏症状消失平均时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对轻型脑损伤致头痛头昏等症状治疗可明显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可减轻患者经济与痛苦.

  • 标签: 轻型颅脑损伤 头痛头昏 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治疗 症状治疗 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