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5.12汶川大地震.将亿万人的心牵连在了一起,我们必须化悲痛为坚强,化泪水为勇气,努力地重新活着,活着就有一丝希望,活着就要活出价值,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让我们无法忘记。灾难.对于经历过还是没经历过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次寻找自我和战胜自我的拼搏,它洗涤了心灵,净化了生命。

  • 标签: 汶川抗震救灾 治疗作用 5.12汶川大地震 心理 歌曲 寻找自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癔症人格焦虑治疗中他,团体心理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癔症人格焦虑患者32例,对其实施连续4次的团体心理治疗,观测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变化。结果治疗前HAMD测评结果为(18.87±4.03),第一次HAMD测评结果为(17.58±3.64),第二次HAMD测评结果为(15.32±3.15),第三次HAMD测评结果为(9.87±6.06),表现为明显的随着治疗的递增HAMD随之下降(P<0.05)。结论通过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对癔症人格焦虑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癔症 团体心理治疗 焦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近1年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科慢性盆腔痛患者病例,探讨妇科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及在治疗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通过询问病史及心理咨询、查体及辅助检查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常见为慢性盆腔炎,占70.3%,其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盆腔静脉淤血。结论大于7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

  • 标签: 妇科慢性盆腔痛 病因 不良心理反应
  • 作者: 汪润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8-25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9期
  • 机构:施红梅大夫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的副主任心理治疗师,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工作20多年,帮助无数残疾后康复的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也同时帮助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患者走出了心理困扰。尤其是自己在工作中还巧合的与奥运结缘,至今她仍难以忘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共情这项基本心理咨询技术在动力性心理治疗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且尝试将共情的态度融入了基本的心理咨询技术当中进行了探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霍妮认为,焦虑是神经症的核心表现,社会文化环境中不良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扭曲的家庭人际关系造成个体人格结构中真实自我、现实自我、理想自我三者的关系发生严重冲突,导致焦虑的产生。心理治疗师应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解决自我冲突,重构健康理性的人格结构,从而消除焦虑,治愈神经症,实现心理健康。

  • 标签: 焦虑 自我冲突 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治疗对创伤病人的心理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创伤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焦虑、抑郁的评分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躯体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创伤 心理治疗 依从性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女性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女性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模式进行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对女性性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治疗阻力,故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女性性病 心理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宗教信仰在心理疾病患者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信仰宗教的人往往表现出直觉思维的模式特点。这种思维的结果是假说偏差和组内/组外偏差。宗教对心理治疗积极的作用表现在宗教可以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宗教还提供了替代依恋对象;宗教倡导宽恕,有助于调节情绪和行为。宗教信仰产生的认知偏差和偏见会影响心理治疗过程,而且宗教也会成为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宗教的负面影响还体现在宗教都是外部控制的,这与心理治疗倡导的自由探究和自我发展的原则相矛盾。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疾病患者在宗教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应对方式上,是导致二者潜在冲突的根本原因。心理健康从业者需要对宗教信仰及其与心理治疗的关系重新再认识。

  • 标签: 宗教信仰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社会 社会认知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运动性抑制为主要临床特征。抑郁症患者半数会出现自杀观念。最终会有10-15%死于自杀1。因此在临床上对抑郁症的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咽部异感症的综合治疗,尝试非正式心理治疗配合简单中药治疗对它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的是非正式支持性心理治疗同时配以简单的中药口服,连续30天,并随访2月以上。结果通过心理的帮助和配合简单中药治疗,病人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由被动治疗转为主动治疗,总有效率66.7%。结论非正式支持性心理治疗配以简单的中药治疗能有效治疗咽部异感症。

  • 标签: 咽部异感症 非正式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团体心理治疗2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团体心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团体心理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是最容易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同时会导致很多不良行为发生,对这样人群就应该进行及时心理治疗心理干预,努力提高不孕症患者治愈率和妊娠率,如果不能进行根治,就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进行心理干预方法进行定期卫生宣教活动。针对这样人群心理问题,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干预,进而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也就是要能有效减轻不孕患者精神压力问题,使患者能够很好配合医生的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不孕不育 患者 心理治疗 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04-01
  • 简介:摘要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自于西方诞生、发展到形成一定体系和规模以来,业已为无数心理病症的患者带来福音。本文以心理治疗的研究现状,心灵关怀的研究现状,心理治疗与心灵关怀的差异,心理治疗与心灵关怀的结合以及对心理治疗未来的展望为顺序行文,探索并总结了心理治疗由医学模式到人文模式转变的发展内在线索,研究了心灵关怀的本质问题,深入剖析了心理治疗与心灵关怀的具体差异及结合的可行性、必要性、现有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创性地提出了“心灵关怀师”的构想,并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对我国心理治疗行业的发展给出建议。

  • 标签: 心理治疗 心灵关怀 医学模式 人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