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在流浪精神治疗期间为其提供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流浪精神患者,将其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为其提供常规护理,研究组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对比精神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阳性、阴性症状评分均较低,P<0.05;研究组总积极因素与病情总评估得分较高,总消极因素得分较低,P<0.05。结论:对流浪精神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可改善其精神症状,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流浪精神病 综合护理 阴性症状 社会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精神如何住院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困扰者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本院分析《精神卫生法》实施以后5个月的入院病人共761例的入院模式。从门诊就医、入院告知、住院知情同意、治疗知情同意等多方面制定充分体现精神“自愿原则”的相关流程,避免“非自愿”扩大化,在法律规定下“依法行医”。

  • 标签: 精神卫生法 精神病人 自愿
  • 简介:摘要精神存Ⅲ⑴在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不能正确地认识主客观世界,其自身气管对病态的认识和判断,拒绝接受自己有病的说法,因此大多数病人为被动就医、哄骗就医、或强迫就医。随着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恰当地运用语言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故在护理工作中,讲究语言护理更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观念,要求护理人员提高运用语言护理的能力。在此我们对50例精神进行语言护理作为评定疗效的工具,探讨语言护理对精神的效果。

  • 标签: 语言护理 效果 显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3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构建精神科护理安全预警机制,分别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2695名患者和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入住我院的4312名患者(排除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及住院天数<2周者)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两个时间段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及应急处置流程的考核合格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实施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9.98,P<0.001)。两个时间段护士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及应急处置流程的考核合格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83.75,P<0.001),结论住院精神实施安全预警机制能够提高护士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有效规避风险,保障住院患者安全。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安全预警机制 风险评估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精神行凶杀人由于其行凶时特殊的精神状态,杀人行为在现场痕迹状态的反映均有其特殊性,通过本案笔者试图分析研究精神与正常人、醉酒人、未成年人的杀人行为的区别,为侦破此类案件提供参考。

  • 标签: 精神病人 杀人案 行为分析 现场重建
  • 简介:摘要精神患者因认知障碍、文化程度低,护士自身存在的因素以及应用存在的问题,在对精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质量不是很高。几年来,我院通过对精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质量的考评,从精神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因素及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精神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保障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精神患者及家长的充分肯定。

  • 标签: 精神病人 健康教育 质量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分析25例精神自杀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受精神症状影响如受幻觉与妄想的支配,重症抑郁症患者受悲观情绪影响,应对失败等,对患者采取迅速控制精神症状,做好安全管理,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防范措施

  • 标签: 精神病人 自杀行为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精神健康的重视,精神医院管理的模式逐渐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病房管理向社区一家庭护理方向发展川。多年来,我院临床护理工作者从多方面探索,对精神的管理模式,以求得最佳的管理方法,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住院精神对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即封闭式管理)具有较强的约束性,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护理干预 精神病医院管理 护理管理模式 封闭式管理 护理工作者
  • 简介:摘要文章着重指出了精神临床分期的心理护理,包括急性心理护理,治疗期和缓解期护理,此外还介绍精神康复期的心理护理,以期能起到的效果。

  • 标签: 精神病人 临床分期 康复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患者的资料,就其相关因素及使用凶器,攻击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在出现攻击行为的因素中幻觉、妄想,情绪因素占相关因素的大部分。结论对精神攻击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利于对病人、家属及医务人员的防护。

  • 标签: 精神病人 攻击行为 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劳动能力鉴定状况及与其相关的问题。方法分析187例精神的劳动能力鉴定资料,并进行不同年代、不同诊断,不同级别的组间比较。结果除1998年外,其余各年度基本资料相似;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精神发育迟滞为次;前者的平均年龄最大、病期最短,累计病休时间最长、残疾级别最低,后者的平均年龄最小、病期最长、累计病休时间最短、残疾级别最高;残疾级别为2-4级者累计病休时间最长、不规则为主。结论劳动能力鉴定以按精神科诊断标准及国家有关标准执行,但目前鉴定工作及鉴定标准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标签: 诊断 精神病人 残疾 病期 平均年龄 资料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发生躯体症状的发生率。方法对住院精神出现躯体症状的病例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精神发生躯体症状的发生率为37.3%,且随着年龄增高,出现躯体症状的发生率也增高;躯体症状中以发烧、腹泻呕吐最常见。多数病人无主诉,其中酒精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人缺乏主诉最明显,其次为情感性精神。结论加强对长期住院的高龄患者和酒依赖患者的监护,减少医疗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躯体症状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或避免住院精神的自杀行为。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到2010年12月发生自杀行为的精神进行病情观察。结果重视对精神的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后,能更快的缓解病人精神症状。降低精神的自杀率。

  • 标签: 精神病 自杀 护理
  • 简介:吞服异物是住院精神常见的异常行为,本文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精神吞报异物的心理特征和应采取的护理对策,研究和探讨精神吞服异物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是精神科护理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 标签: 吞服异物 心理特征 护理对策 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