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精神犯罪后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精神反复作案和精神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处置不当源于法律上的"空白"、强制医疗措施未能得到落实和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强化政府职能,落实强制医疗,借鉴其他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的做法,对犯罪的精神由法院裁决其是否采取强制医疗措施。

  • 标签: 精神病人犯罪 强制医疗 人身危险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疾病病人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235例精神疾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接受同样抗精神药物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治疗前后评价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康复,减少复发。

  • 标签: 精神疾病 康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康复期精神由于精神症状得以缓解,其自知力也得到了恢复,此间由于清醒的意识和复杂的病理,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并且对于亲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支持等,使得他们的内心极度矛盾,情绪变化幅度较大。一方面,他们未自己的病情康复而感到高兴,感觉自己终于能够正常生活,不给亲人和社会增加负担而舒心;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多种顾虑,容易悲观、失望、消极甚至抑郁。因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接触患者并走进患者的内心,辅助其他最为恰当的方式进行护理,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逐步巩固治疗,让患者时刻保持健康、快乐、积极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 标签: 恢复期 精神病人 护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州市立精神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898年的惠爱医癫院,广州沦陷后,曾遭到破坏,战后,医院从恢复扩展医疗业务、改善环境卫生、加强传染病预防方面,开始重建工作。该院疾病种类以精神分裂症居多,患病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21~25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医院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来自广州市,也有部分自外省送来。但因限于医疗条件,病人的预后较不理想。

  • 标签: 广州市立精神病院 战后重建 精神病患者
  • 简介:摘要对282例住院病人使用抗精神药物后出现便秘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便秘的发生率为79.78%,便秘与用药种类及剂量有关。提示对住院病人要注意观察,出现便秘及时处理。

  • 标签: 住院病人 抗精神病药物 便秘护理
  • 简介:我国重症精神人数已超过1600万,救治管控不力,极易发生肇事肇祸事件。精神肇事肇祸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具有暴力性、攻击性、突发性和盲目性,侵害对象多为患者家人或邻居,肇事肇祸行为多发生在农村地区,随着病情加重手段越来越残忍,肇事肇祸后处置难度大。主要原因是:监护缺失,法律缺失,防范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淡化,未形成综合治理机制。应加强对易肇事肇祸精神救治管控,明确责任,全面排查,集中救治,分类管控,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标签: 精神病人 肇事肇祸 救治 管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变化规律与时点精神症状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5年10月某三甲精神医院男女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由当班的日夜班护理人员从入院到出院进行24小时观察与评估。结果120例精神在6个时段中(24小时)以生活懒散占的例次最多,约束,保护和行为矫正占的总例次均高于其它时点症状干预措施,P<0.001,最具显著差异。结论开展时点症状的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估研究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病人 时点症状 护理研究
  • 简介:精神是一特殊的群体,在失去正常思维的情况下,他们的行为有较大的盲动性和不可预料性,常对他人和自己造成危害。少数精神病人有肇事肇祸,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据统计。约有10%的精神会违反法律。防范精神病人的攻击性暴力,不但是为了保护善良无辜的人们,同时也能保护病人本身。

  • 标签: 暴力行为 精神病人 精神病病人 护理 肇事肇祸 社会治安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住院精神家属的探视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采用自编的问卷对病区的病人及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病人家属的探视频率,探视目的及病人被探视后的感受。结果住院精神家属的探视率很低;58.28%的住院病人对探视的目的是想与亲人交流感情。13.24%的病人被探视后心境恶劣。结论护理工作者应利用家属探视时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密切观察病人情绪、睡眠、饮食等病情变化,严防意外。

  • 标签: 精神病人 家属探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