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巨细病毒(HCMV)感染情况,探讨我市实施献血员巨细病毒抗体筛查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478份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HCMV-IgM抗体检测,统计病毒血症率。结果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CMV-IgM总体阳性率为0.88%,男性阳性率为0.7%,女性为1.44%,男性与女性间HCMV-IgM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巨细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市预防经血液传播CMV可能选择其它途径更为合理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献血员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CMV-IgM
  • 简介:摘要人类巨细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的主要感染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既往因巨细病毒感染导致的间质性肺炎死亡率高达80%以上。巨细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乙组DNA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80%一100%),正常人感染巨细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巨细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复制水平低下,以一种潜伏整合状态存在,通常无临床症状。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抗体检测 婴幼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不孕不育妇女巨细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不育CMV感染妇女共计6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CYTOTECT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给予更替洛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转阴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更替洛韦 不孕不育 巨细胞病毒感染
  • 简介:巨细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infection)是由人巨细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所引起的。大多数人感染后没有症状,但在免疫力低下或缺陷的特殊人群如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和艾滋病患者则可发生致命性感染;它也是引起先天性缺陷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婴儿先天CMV感染率0.23%,生后CMV感染率则为58.3%,1岁时66.9%,成为引发小儿肺炎、肝炎的主要原因[1]。已有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CMV感染与某些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更昔洛韦是目前治疗症状性CMV感染的有效方法,但停药后临床复发率高达[2-3]。有文献报道红霉素

  • 标签: 红霉素 更昔洛韦 小剂量 比较差异 疗效观察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巨细动脉炎是一种累及大、中型血管的肉芽肿性血管炎,常见于颈动脉及其颅外分支,故也称颞动脉炎、颅动脉炎,当病变仅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时称为孤立性巨细性肺动脉炎。本病罕见,偶在手术标本和尸检中发现,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能误诊为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确诊主要依据病理诊断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多以肺叶切除为主。

  • 标签:
  • 简介:摘要母乳喂养是所有婴儿的最佳食物。母乳可促进早产儿免疫系统和其他未成熟器官的不断发育,明显改善其近、远期预后;但母乳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巨细病毒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早产儿,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对其近、远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早产儿生后经母乳获得性巨细病毒感染的现状,并重点介绍了现有的临床预防处理策略。

  • 标签: 早产儿 生后巨细胞病毒感染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巨细病毒肝炎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巨细病毒肝炎患儿9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予以对照组患儿更昔洛韦治疗,予以试验组患儿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黄痰消退时间、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为(33.26±14.5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45.57±22.71)天;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62.50%,组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巨细病毒肝炎患儿进行治疗具有相当的可行性,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更昔洛韦,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单磷酸阿糖腺苷 更昔洛韦 巨细胞病毒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美泰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4例婴儿CMV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与对照组10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等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美泰50mg/(kg·d),静脉滴注,1日1次。均连用14天,观察结果。结果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ALT、GGT下降,肝脾明显回缩,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组AKP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美泰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病毒肝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婴儿 巨细胞病毒肝炎 思美泰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尿液巨细病毒检测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的价值。方法 30例样本取自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或高度疑似发生巨细病毒(CMV)感染的儿童群体,所有患儿均接受FQ-PCR和ELISA法检验,为形成对照,抽选10例非巨细病毒感染儿童完成相关检验,评价并比较血清抗体与病毒DNA的平行性与敏感性。结果 30例疑似或确诊患者中,共有20例DNA与IgM呈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6.92%(20/26),DNA与IgM检出率分别为86.00%、73.33%,两种方法检出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ELISA法检验,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小儿尿液巨细病毒检测侧重CMV病毒DNA检测,诊断效果与特异度更高,可减少人为干预产生的误差,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儿童 尿液巨细胞病毒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尿液巨细病毒检测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的价值。方法 30例样本取自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或高度疑似发生巨细病毒(CMV)感染的儿童群体,所有患儿均接受FQ-PCR和ELISA法检验,为形成对照,抽选10例非巨细病毒感染儿童完成相关检验,评价并比较血清抗体与病毒DNA的平行性与敏感性。结果 30例疑似或确诊患者中,共有20例DNA与IgM呈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6.92%(20/26),DNA与IgM检出率分别为86.00%、73.33%,两种方法检出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ELISA法检验,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小儿尿液巨细病毒检测侧重CMV病毒DNA检测,诊断效果与特异度更高,可减少人为干预产生的误差,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儿童 尿液巨细胞病毒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U251多倍体巨细的体外构建方法并研究其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实验观察带有不同荧光标记的人脑胶质U251细胞;采用植物血凝素-聚乙二醇融合法进行细胞融合;通过流式细胞分选实验检测体外携带双色荧光标记的胶质多倍体巨细;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方法测定U251融合克隆细胞的DNA含量;通过CCK-8实验评价细胞的增殖率以及加入替莫唑胺后细胞的存活率。结果慢病毒感染实验成功获得分别带有绿色和红色荧光标记的胶质U251细胞细胞融合后显微镜下可见携带双色荧光的胶质融合细胞,并且与聚乙二醇细胞融合法比较,植物血凝素-聚乙二醇细胞融合法的细胞融合率明显提高(自<1%提高至>5%)。流式细胞分选获得胶质U251融合细胞单克隆株。DNA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U251融合克隆细胞的DNA含量自之前的2N/4N提高至4N/8N。CCK-8实验结果显示,U251细胞接种后1、2、3、4及5 d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9.5±2.6)%、(236.7±4.7)%、(348.9±8.8)%、(656.5±18.5)%及(715.7±48.2)%;而U251-C1多倍体巨细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6±2.1)%、(114.5±1.3)%、(138.4±1.7)%、(316.7±23.1)%及(347.7±13.1)%,U251-C2多倍体巨细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3±1.2)%、(114.7±1.2)%、(186.4±0.6)%、(307.1±9.5)%及(432.9±37.7)%,相较于胶质U251细胞,U251多倍体巨细的不同克隆株(U251-C1、U251-C2)的增殖速度均明显减慢(均P<0.05)。替莫唑胺作用下,U251细胞和U251多倍体巨细(U251-C1、U251-C2)的细胞存活率均下降(均P<0.01),而与U251细胞组比较,不同U251多倍体巨细株(U251-C1、U251-C2)的细胞存活率均更高(均P<0.01)。结论植物血凝素-聚乙二醇细胞融合法可在体外成功构建脑胶质U251多倍体巨细;胶质U251多倍体巨细可能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细胞融合 多倍体巨细胞 替莫唑胺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肢体骨巨细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治疗的疗效,并与病段切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3—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骨巨细37例,男18例,女19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变部位位于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2例,胫骨近端8例,胫骨远端2例,桡骨远端6例,肱骨近端3例,腓骨近端4例。按照Campanacci分级:Ⅱ级15例,Ⅲ级22例。治疗方法: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或加内固定16例;病段切除21例,其中病段切除加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13例。结果随访4-12年,平均随访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复发3例,复发率18.8%;病段切除组复发2例,复发率9.5%(均为软组织内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随访: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7年发生骨关节炎1例,未予特殊处理;病段切除组肿瘤假体重建组分别于术后5年、12年因松动返修各1例。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骨水泥填充组平均评分为28分,病段切除组为22分。功能评定优良29例,中差8例,其中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组优良率为93.8%,病段切除组的优良率为66.7%。结论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是肢体骨巨细治疗的有效方法,彻底清除病灶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对于CampanacciⅢ级合并病理性不稳定骨折者可选择病段切除或加假体重建,应注意假体相关并发症。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外科手术 刮除术 骨水泥成形术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U251多倍体巨细的体外构建方法并研究其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方法通过慢病毒感染实验观察带有不同荧光标记的人脑胶质U251细胞;采用植物血凝素-聚乙二醇融合法进行细胞融合;通过流式细胞分选实验检测体外携带双色荧光标记的胶质多倍体巨细;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方法测定U251融合克隆细胞的DNA含量;通过CCK-8实验评价细胞的增殖率以及加入替莫唑胺后细胞的存活率。结果慢病毒感染实验成功获得分别带有绿色和红色荧光标记的胶质U251细胞细胞融合后显微镜下可见携带双色荧光的胶质融合细胞,并且与聚乙二醇细胞融合法比较,植物血凝素-聚乙二醇细胞融合法的细胞融合率明显提高(自<1%提高至>5%)。流式细胞分选获得胶质U251融合细胞单克隆株。DNA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U251融合克隆细胞的DNA含量自之前的2N/4N提高至4N/8N。CCK-8实验结果显示,U251细胞接种后1、2、3、4及5 d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9.5±2.6)%、(236.7±4.7)%、(348.9±8.8)%、(656.5±18.5)%及(715.7±48.2)%;而U251-C1多倍体巨细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6±2.1)%、(114.5±1.3)%、(138.4±1.7)%、(316.7±23.1)%及(347.7±13.1)%,U251-C2多倍体巨细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3±1.2)%、(114.7±1.2)%、(186.4±0.6)%、(307.1±9.5)%及(432.9±37.7)%,相较于胶质U251细胞,U251多倍体巨细的不同克隆株(U251-C1、U251-C2)的增殖速度均明显减慢(均P<0.05)。替莫唑胺作用下,U251细胞和U251多倍体巨细(U251-C1、U251-C2)的细胞存活率均下降(均P<0.01),而与U251细胞组比较,不同U251多倍体巨细株(U251-C1、U251-C2)的细胞存活率均更高(均P<0.01)。结论植物血凝素-聚乙二醇细胞融合法可在体外成功构建脑胶质U251多倍体巨细;胶质U251多倍体巨细可能对替莫唑胺的耐药性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细胞融合 多倍体巨细胞 替莫唑胺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巨细病毒感染患儿,其中<6个月的患儿66例,6—12个月的患儿22例,>12个月的患儿32例。分别对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腹泻、中枢异常、心肌损害、肾脏损害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患儿年龄段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6个月、6-12个月及>12个月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个年龄段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脏损害、肾脏损害、营养不良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年龄段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6-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肺炎、血液系统疾病、黄疸,其中以无黄疸型肝炎为主;>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结论各年龄段的儿童巨细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由巨细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呼吸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逐渐改善,但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却明确增大。

  • 标签: 不同年龄段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差异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颅颌面多发性骨巨细修复性肉芽肿病例。患者女性,21岁,以面部不对称半年余入院,初步诊断为下颌骨囊肿,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枕骨、蝶骨、颞骨、下颌骨体部和髁状突多发性海绵样改变,于全身麻醉下行下颌骨病灶刮治术,术后病理为巨细修复性肉芽肿。术后患者面型较前无明显变化,随访12个月影像学显示下颌骨病灶区较之前有新生骨质形成。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化脓性脑膜炎并发巨细病毒脑炎早产儿,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水平反复,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基因测序检出巨细病毒序列数,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后痊愈。

  • 标签: 化脓性脑膜炎 婴儿,新生 巨细胞病毒脑炎
  • 简介:摘要人巨细病毒(HCMV)在人群中感染广泛,但主要影响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分,干扰素在早期抗病毒免疫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HCMV庞大的基因组使其能够合成多种蛋白组分,甚至可利用宿主细胞自身成分共同参与抵抗干扰素信号的抗病毒免疫应答,最终在宿主体内形成长期潜伏感染。现就HCMV在逃避宿主干扰素信号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干扰素 干扰素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免疫健全成人社区获得性巨细病毒肺炎(CMV-CAP)的认识。方法报道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收治的1例青壮年CMV-CAP诊治经过,并以关键词"巨细病毒肺炎""免疫健全"和"Cytomegalovirus""CAP""Immunocompetent"在万方数据库及PubMed分别检索有关文献。结果检索到英文报道17例,未见中文报道,结合本例共18例。本组青中年患者居多,临床以高热、干咳为主,常伴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影像以双下肺间质性渗出病变多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多伴淋巴细胞升高或异型淋巴细胞,全部病例均伴有肝功能异常。病原均经血清学或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经抗病毒治疗或积极支持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CMV-CAP在免疫健全成人中相对少见,对伴有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或异型淋巴细胞、肝功能损害的双下肺间质性病变患者,要注意巨细病毒感染可能。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社区获得性肺炎 免疫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