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呈现流行状态,尤其表现为肥胖、血压偏高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检出率呈现增加的趋势。预防成年心血管疾病必须重视儿童期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控,预防儿童肥胖是关键措施、控制儿童血压是首要目标、培养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础。通过儿童期危险因素的防控,能够有效实现成年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将为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儿童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成年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谱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4-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检测粪便标本,进行肠道常见致病菌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1 520例腹泻病例中,共检出阳性样本483份,检测阳性率为31.8%;其中细菌样本360份,阳性率23.7%,病毒样本123例,阳性率8.1%。细菌性病原体中,副溶血弧菌最高(22.2%)、其次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1.9%)和沙门菌(19.7%);病毒性病原体中,诺如病毒(15.7%)和轮状病毒(9.7%)检测阳性率较高;各年龄组中以21~30岁患者病原体检出率最高(30.8%);疾病主要流行于夏春季;大肠埃希菌以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最高(67.0%);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44.2%)为多;志贺菌以宋氏志贺菌(86.5%)为多。结论2014-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副溶血弧菌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沙门菌感染也是腹泻常见病原菌;病毒以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应加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常规监测,在流行季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宣教工作,以指导感染性腹泻的防控工作。

  • 标签: 腹泻 感染 弧菌,副溶血性 埃希氏菌属 沙门菌属 轮状病毒属 流行特征
  • 作者: 潘烺 吴曼 温俏睿 吕筠 郭彧 裴培 杜怀东 陈君石 余灿清 陈铮鸣 李立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100730,英国牛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人口健康研究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纳菲尔德人群健康系 OX3 7LF,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体力活动、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休闲静坐时间与低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低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低肌肉力量和低肌肉质量(AMQ)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纳入24 245名研究对象,体力活动水平为(18.3±13.8)MET-h/d,休闲静坐时间为(4.4±1.9)h。以体力活动最低组为参照组,高水平的体力活动与较低的低ASMI、低TSMI、低手握力和低AMQ有关,对应的OR值(95%CI)分别为0.68(0.60~0.77)、0.66(0.58~0.75)、0.82(0.72~0.94)和0.84(0.74~0.95)。工作、交通、家务和休闲相关体力活动亚型亦与上述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休闲静坐时间最短组相比,静坐时间最长组低TSMI的危险性增加(OR=1.13,95%CI:0.99~1.30)。结论体力活动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呈负相关,而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呈正相关。

  • 标签: 体力活动 静坐 肌肉重量 手握力 肌肉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岛市成年体质指数(BMI)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青岛市项目点,共纳入33 355名30~79岁研究对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结果调查对象平均随访9.2年,共监测缺血性心脏病(IHD)2 712例,主要冠心病事件(MCE)420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体重正常或过低的人群相比,超重和肥胖人群IHD及MCE的风险增加,超重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了41%和87%,HR值(95%CI)分别为1.41(1.27~1.56)和1.87(1.43~2.44),肥胖组分别增加了91%和143%,HR值(95%CI)分别为1.91(1.72~2.13)和2.43(1.82~3.24)。结论超重和肥胖会增加IHD和MCE的发病风险。

  • 标签: 体质指数 冠心病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需要医疗评估急性腰背痛的发生率,并建立腰痛发展的相关风险因素评估。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患者样本:陕西省人口,以腰痛来院就诊患者。观察指标:腰痛的发病率比例计算,以确定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与腰背疼痛的相关性,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的评估机制。方法:从2008年和2011腰痛在陕西省的发生率比,然后计算腰痛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相关危险因素 发生率 陕西省 腰痛 成年人 医疗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我国心力衰竭(心衰)流行情况,探究吸烟行为与心衰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为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剔除BMI信息缺失、基线调查后即失访以及基线自报有冠心病、脑卒中或恶性肿瘤的研究对象,共纳入487 197进行分析。本研究使用的随访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吸烟行为与心衰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中位随访10.15年,随访期间共有4 208新发心衰,粗发病率为0.87/1 000年,累积发病率为0.86%。基线年龄越大,心衰发病率越高。高年龄组、农村、男性心衰发病率分别高于低年龄组、城市、女性人群。相比于非吸烟者,偶尔吸烟者心衰发病风险无显著差异(HR=1.05;95%CI:0.91~1.22),而既往吸烟者(HR=1.48;95%CI:1.31~1.67)和当前吸烟者(HR=1.34;95%CI:1.22~1.49)的风险升高。合并非吸烟或偶尔吸烟者组后,既往吸烟者(HR=1.33;95%CI:1.21~1.46)和当前吸烟者(HR=1.46;95%CI:1.31~1.64)相比于该组的心衰发病风险均升高。当前吸烟者(趋势检验P=0.347)和既往吸烟者(趋势检验P=0.066)的吸烟量与心衰风险间均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非吸烟或偶尔吸烟组相比,既往吸烟者戒烟<5、5~、10~、≥20年的心衰发病风险比分别为1.61(95%CI:1.36~1.92)、1.55(95%CI:1.27~1.90)、1.24(95%CI:1.02~1.51)、1.35(95%CI:1.08~1.68)(趋势检验P=0.091),非因疾病戒烟者与因疾病戒烟者心衰发病风险比分别为1.23(95%CI:1.04~1.45)和1.62(95%CI:1.41~1.86)。健康吸烟行为较非健康吸烟行为对心力衰竭有明显的保护作用(HR=0.75;95%CI:0.69~0.81)。城乡地区和冠心病家族史与吸烟行为是否健康存在对心衰发病风险的交互作用(交互检验P<0.05)。结论我国心力衰竭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无论吸烟频率、吸烟量、戒烟时长和戒烟原因,既往吸烟和当前吸烟者相比于从不吸烟或偶尔吸烟者,心衰风险均较高。吸烟是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继续坚持全面禁烟措施。

  • 标签: 心力衰竭 吸烟行为 戒烟
  • 简介: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无明显表型异常成年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进行的,无明显表型异常成人外周血CMA病例,共计1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了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CMA检测。结果33例因产前诊断胎儿CMA阳性进行外周血CMA检测,外周血CMA检测结果阳性有10例,占总病例的30.3%,占家庭数的52.6%;76例因不良生育史进行外周血CMA检测,外周血CMA检测结果阳性有9例,占总病例的11.8%,占家庭数的16%;25例因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进行外周血CMA检测,外周血CMA检测结果阳性有3例,占总病例的12%;2例因特殊家族史进行外周血CMA检测的,外周血CMA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于无明显表型异常的成年群体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CMA检测,可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从而提供更全面详细的细胞遗传学信息及遗传咨询。

  • 标签: 无表型异常成年人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者的病理变化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确诊的1例CAEBV相关T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治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结合不同时期实验室、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及骨髓等检测结果,患者初期表现为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逐步转变成淋巴瘤,具有不同时期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克隆表现的诊断结果。患者在不同时期接受相应方案治疗,但最终因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且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结论CAEBV可能导致淋巴细胞由多克隆状态向单克隆逐步演变。

  • 标签: 淋巴瘤 EB病毒 噬血细胞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系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例以孤立结肠息肉为临床表现的成年单系统LCH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肠镜检查见横结肠孤立息肉,病理活组织检查可见大肠黏膜息肉样增生,黏膜间质见上皮样组织细胞增生及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表达CD1a、S-100、Langerin,后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排除多系统病变后确诊为单系统LCH。结论单系统LCH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结肠息肉 组织细胞增多症,朗格尔汉斯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估计浙江省海岛农村社区成年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探索该地区代谢综合征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12月在浙江省玉环市对2012年开展的代谢综合征基线调查人群中无代谢综合征调查对象进行随访调查,获取相关调查表信息以及实验室数据,描述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发病危险因素及调整风险比(aRR)和95%CI。结果3 162名随访对象中新发代谢综合征522例,6年累积发病率为16.5%,男女性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2.3%、20.6%,女性高于男性(P<0.001)。无业、吸烟、饮酒调查对象中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较高。女性(aRR=1.96,95%CI:1.50~2.58)和高血压家族史(aRR=1.31,95%CI:1.04~1.63)为代谢综合征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海岛农村社区成年代谢综合征发病率相对较高,其中女性以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发病风险更高。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前瞻性研究 发病 农村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格膳食干预下不同钙摄入量对中国健康成年机体代谢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9—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招募64名大学生(男、女性均为32名),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对研究对象进行持续35 d的膳食干预研究。将64名对象随机分为补钙组和对照组,每天给予相同的饮食,同时分别给予补钙组和对照组400 mg/d的钙补充剂和安慰剂,并在干预研究的第1、3、5周采集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测血液中钙代谢相关激素[甲状旁腺素和1,25(OH)2D3]、生化指标及其代谢产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比较两组对象血液和尿液样本中代谢产物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对象钙代谢相关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64名对象的年龄为23~28岁,男、女性均为32名;干预前补钙组和对照组的基线特征均衡。补钙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和尿液中的代谢产物、钙代谢相关激素[甲状旁腺素、1,25(OH)2D3]水平和生化指标(血清钙、血清磷、糖脂代谢和肝肾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国健康成年300~400 mg/d的钙摄入量短期内不会导致机体产生钙缺乏所致的健康危害。

  • 标签: 钙摄入量钙 膳食 随机对照试验 代谢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成年群调查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CAP患者及同期同科室无呼吸道症状健康医护人员20例参与研究。采集所有患者急性期咽拭子标本,进行行巢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MP阳性及基因突变情况。调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观察CAP患者肺炎支原体的性别、年龄分布,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吸烟、抗生素对CAP患者MP感染的影响。结果:133例CAP患者咽拭子标本MP阳性率为52.63%、耐药率为58.57%,高于20例无呼吸道症状的健康医护人员咽拭子标本的MP阳性率(35.00%)、耐药率(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CAP患者与男性CAP患者的MP阳性率对比,青年、中年、老年CAP患者的MP阳性率对比,单纯CAP患者与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CAP患者的MP阳性率及耐药率对比,吸烟患者与不吸烟患者的MP阳性率及耐药率对比,采样前1周内使用过喹诺酮类和/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患者与未使用过患者的MP阳性率及耐药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对MP普遍易感,北京地区成年CAP患者的MP感染率和耐药率不容忽视,合理应用抗生素至关重要,而健康成人MP携带率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北京地区 社区获得性肺炎 支原体感染 成年人群
  • 简介:AIM:Toevaluatetheaccuracyofsphericalequivalent(SE)estimatesofadouble-passsystemandtocompareitwithretinoscopy,subjectiverefractionandatablemountedautorefractor.METHODS:Non-cycloplegicrefractionwasperformedon125eyesof65healthyadults(age23.5±3.0years)fromOctober2010toJanuary2011usingretinoscopy,subjectiverefraction,autorefraction(AutokeratorefractometerTOPCONKR-8100,Japan)andadoublepasssystem(OpticalQualityAnalysisSystem,OQAS,VisiometricsS.L.,Spain).Nineconsecutivemeasurementswiththedouble-passsystemwereperformedonasubgroupof22eyestoassessrepeatability.ToevaluatethetruenessoftheOQASinstrument,theSElaboratorybiasbetweenthedoublepasssystemandtheothertechniqueswascalculated.RESULTS:TheSEmeancoefficientofrepeatabilityobtainedwas0.22D.SignificantcorrelationscouldbeestablishedbetweentheOQASandtheSEobtainedwithretinoscopy(r=0.956,P<0.001),subjectiverefraction(r=0.955,P<0.001)andautorefraction(r=0.957,P<0.001).ThedifferencesinSEbetweenthedouble-passsystemandtheothertechniquesweresignificant(P<0.001),butlackedclinicalrelevanceexceptforretinoscopy;Retinoscopygavemorehyperopicvaluesthanthedouble-passsystem-0.51±0.50Daswellasthesubjectiverefraction-0.23±0.50D;Moremyopicvalueswereachievedbymeansofautorefraction0.24±0.49D.CONCLUSION:Thedouble-passsystemprovidesaccurateandreliableestimatesoftheSEthatcanbeusedforclinicalstudies.Thistechniquecandeterminethecorrectfocuspositiontoassesstheocularopticalquality.However,ithasarelativelysmallmeasuringrangeincomparisonwithautorefractors(-8.00to+5.00D),andrequirespriorinformationontherefractivestateofthepatient.

  • 标签: DOUBLE-PASS system optical quality RETINOSCOPY autorefraction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成年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ART)后CD4+T淋巴细胞(CD4)纵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德宏州2007-2016年开始ART的成年HIV/AIDS的回顾性队列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免疫重建良好的定义为HIV/AIDS经ART后CD4恢复至基本正常(>500个/µl),据此将HIV/AIDS分为4个组,采用轨迹分析模型描述和分析每组ART后CD4免疫重建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共7 605例HIV/AIDS,开始ART年龄M(P25,P75)为36(30,43)岁,男性4 641例(61.0%),汉族3 232例(42.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4 624例(60.8%),随访时间M(P25,P75)为6.1(4.1,8.1)年。CD4未恢复正常组、CD4基本恢复正常组、CD4恢复正常组和CD4维持正常组的构成比分别为34.4%(2 617)、39.8%(3 030)、20.6%(1 562)和5.2%(396)。与CD4未恢复正常组作为对照组相比,开始ART年龄<35岁、女性、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性传播感染途径、基线无机会性感染、开始ART时CD4≥200个/μl、含替诺福韦(TDF)标准的ART方案、确诊到开始ART时间<1年是促进HIV/AIDS的CD4免疫重建良好的影响因素。结论德宏州ART后HIV/AIDS的CD4免疫重建情况呈多种状况,在基线CD4较高水平时开始ART有助于CD4恢复至正常水平。建议尽早开始ART,注意随访和关注CD4水平变化。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抗病毒治疗 CD4+ 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轨迹分析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成人哮喘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永康市第一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成人哮喘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12周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2周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吸流量峰值(PEF)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IL-6]、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观察组成人哮喘患者总有效率[92.00%(46/50)]高于对照组[72.00%(36/50)](χ2=6.77,P < 0.05)。观察组治疗12周成哮喘患者FEV1[(2.17±0.23)L]、PEF[(246.56±17.86)L/s]和FEV1/FVC[(83.86±3.98)%]均高于对照组[(1.86±0.17)L、(203.12±20.10)L/s、(74.82±5.67)%](t=7.66、11.42、9.22,均P < 0.05)。观察组治疗12周成哮喘患者血清IL-2[(10.85±0.86)ng/L]高于对照组[(8.94±1.03)ng/L],而IL-4[(24.98±3.08)ng/L]和IL-6[(98.46±9.76)μg/L]均低于对照组[(36.75±4.34)ng/L、(125.84±13.19)μg/L](t=10.06、15.63、11.79,均P < 0.05)。观察组治疗12周成哮喘患者AQLQ评分[(121.03±8.69)分]和ACT评分[(22.08±1.35)分]均高于对照组[(110.93±7.86)分、(19.74±1.76)分](t=6.09、7.46,均P < 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成年哮喘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

  • 标签: 哮喘 成年人 白三烯拮抗剂 布地奈德 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 呼吸功能 炎症趋化因子类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A10方案诱导治疗未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初发成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及患者预后不良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运城市第三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采用IA10方案诱导治疗且未行allo-HSCT初发AML成年患者共99例临床资料,获得患者基线疾病特征、复发生存情况及微小残留病(MRD)水平,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价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结果99例患者达形态学无白血病状态(MLFS)后均未行allo-HSCT,达MLFS时血细胞恢复至完全缓解(CR)84例(84.8%),血小板计数未完全恢复的CR(CRp)8例(8.1%),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的CR(CRi)7例(7.1%);中位复发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及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5个月(6~54个月)、22个月(4~49个月)、39个月(9~73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LT3-ITD突变是全部患者和巩固治疗≥1个疗程患者复发、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独立危险因素(全部患者:HR=3.46,95% CI 2.03~5.97;HR=2.49,95%CI 1.40~5.47;HR=2.70,95% CI 1.86~5.90;巩固≥1个疗程患者:HR=2.14,95% CI 1.67~5.64;HR=2.63,95%CI 1.54~5.03;HR=2.06,95% CI 1.12~4.34;均P<0.05);美国西南肿瘤协作组(SWOG)分组为高危是全部患者复发、无病生存独立危险因素(HR=2.54,95%CI 1.16~5.30;HR=2.57,95% CI 1.38~5.10;均P<0.05);达MLFS时判定为CRi是全部患者及巩固≥1个疗程患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独立危险因素(全部患者:HR=5.71,95% CI 2.66~11.03;HR=4.46,95% CI 2.51~9.14;巩固≥1个疗程患者:HR=3.87,95% CI 1.56~9.83;HR=4.67,95% CI 2.33~11.59;均P<0.05),同时是全部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37,95% CI 1.26~8.91,P<0.01);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0.50、巩固1个疗程后MRD阳性是巩固≥1个疗程患者复发和无病生存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0.50:HR=1.96,95% CI 1.25~3.41;HR=1.56,95% CI 1.02~2.94;巩固1个疗程后MRD阳性:HR=2.21,95% CI 1.37~4.05;HR=2.46,95%CI 1.51~4.23;均P<0.05);无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及合并1、2、3个预后不良影响因素患者累积复发、无病生存及总生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A10方案诱导治疗未行allo-HSCT初发成年AML效果良好。首次诊断时不良分子遗传学特征和达MLFS时判定为CRi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过高、合并单体核型及巩固1个疗程后MRD阳性亦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肿瘤辅助疗法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性人格对就医态度的影响以及健康信念和医师信任的中介作用。方法2019年10~11月,采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中国成年健康信念量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和就医态度量表对703名成年群体进行调查,通过SPSS 23.0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使用SPSS PROCESS 3.3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成年主动性人格得分为(55.12±11.00)分,健康信念得分为(74.88±10.31)分,医师信任得分为(33.23±5.63)分,就医态度得分为(56.55±13.07)分。主动性人格与健康信念(r=0.535)、医师信任(r=0.298)和就医态度(r=0.406)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健康信念与医师信任(r=0.363)、就医态度(r=0.696)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医师信任与就医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2,P<0.01)。(2)主动性人格通过三条路径对就医态度产生影响,健康信念的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326,占总间接效应的82.74%;医师信任的单独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40,占总间接效应的10.15%;健康信念和医师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28,占总间接效应的7.11%。结论健康信念和医师信任在成年主动性人格和就医态度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 标签: 主动性人格 健康信念 医师信任 就医态度 中介作用 成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城市社区成年居民主观感知的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苏州、成都和青岛市25~64岁成年,使用社区环境步行适宜性量表简版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版评估建成环境和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主观感知的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有效样本3 789份。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公共服务可及性(OR=1.34,95%CI:1.02~1.75)和美观度(OR=1.37,95%CI:1.09~1.73)与居民自报过去一周有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呈正相关;类似地,居民进行休闲性步行的可能性与这2个维度也呈正相关。街道连通性与居民休闲性步行水平呈正相关[exp(β)=1.09,95%CI:1.00~1.19];居住密度[exp(β)=1.000 4,95%CI:1.000 0~1.000 8]越高、体力活动场所可及性[exp(β)=1.09,95%CI:1.00~1.19]越好,美观度[exp(β)=1.11,95%CI:1.00~1.22]越好,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越高,达标的可能性也越高。结论改善社区某些建成环境维度,有望增加居民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水平。

  • 标签: 休闲性体力活动 成年人 主观感知 建成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中国于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本研究旨在评估医疗改革前后预防保健利用(PCU)情况的变化及其与医疗改革的关系。研究设计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调查,使用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5轮的调查数据(2004—2015年),其中包括:成年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数据。数据分析采用了多层次混合效应逻辑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地点数据来自中国9个省的城乡社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5轮CHNS,2004、2006、2009、2011、2015年分别纳入9 960名、9 888名、10 286名、9 709名、10 628名参与者。结局指标主要的结局指标是预防保健利用。结果2004—2015年成年中的预防保健利用率分别为3.29%、3.13%、3.77%、4.95%和2.73%。无论是在医疗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有疾病史和女性都是预防保健利用的促进因素。2009年以前,预防保健利用率与性别、收入、医疗保险状况和地区密切相关。2009—2011年,年龄、医疗保险状况、饮酒史和受教育程度对预防保健利用有显著影响。2011—2015年,拥有医疗保险不再是预防保健利用的促进因素,而高收入可能对预防保健利用有负面影响。结论2004—2015年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率较低,中国的医疗改革对预防保健利用可能缺乏长期影响力。今后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农村地区和没有疾病史的参与者进行预防保健服务的深入改革,并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预防保健服务利用的可持续性十分必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骨髓坏死及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为首发表现的费城染色体阳性(Ph+)成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例以骨髓坏死及HPS为首发表现的Ph+ ALL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8岁。以骨髓坏死及HPS为首发表现,给予HPS一线治疗后骨髓坏死缓解,后诊断为Ph+ ALL。HPS病情稳定后进行ALL的标准治疗,HPS未再反复,患者拒绝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终因合并重症肺炎及消化道出血死亡,但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以骨髓坏死为首发表现的HPS原发病需警惕ALL可能,对于合并HPS的ALL患者需首先应用针对HPS的一线治疗方案,HPS病情稳定后需及时回归到ALL的治疗中来。

  • 标签: 白血病,淋巴样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 费城染色体 骨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