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酸检测( NAT)与免检测( ELISA)应用于血液筛查中 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替奈普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 2017年 5月 ~2019年 7月我院收治的 112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替奈普组与常规组,替奈普组行阿司匹林以及肝素静脉注射治疗联合替奈普溶栓,常规组行阿司匹林以及肝素静脉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血流 3级比率、治疗后的 CK-MB峰值以及 cTnI峰值。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7d与 28d时左室射血分数与 6min步行距离。结果:替奈普组梗死相关血管血流 3级比率高于常规组( P< 0.05),治疗后替奈普组 CK-MB峰值与 cTnI峰值显著低于常规组( P< 0.05),治疗后 7d与 28d的左室射血分数和 6min步行距离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 P< 0.05)。替奈普组患者牙龈出血发生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不显著。而两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以及急性心衰发生率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阿司匹林以及肝素静脉注射治疗联合替奈普溶栓急性心梗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其应用能有效提高梗死相关血管血流 3级比率,可较好地改善治疗后近期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急诊 替奈普酶 急性心梗 溶栓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阿替普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 hs-CRP及 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 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阿替普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储备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蛋白质N-α-乙酰转移基因10(NAA10)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通过METABRIC数据库分析33个乙酰转移基因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NAA10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反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AA10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应用NAA10小干扰RNA(siRNA)处理NAA10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选取乳腺癌国际联盟分子分类(METABRIC)数据库197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腺腔A型(Luminal A)718例,腺腔B型(Luminal B)占48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占240例,基底样型(Basal-like)占329例,正常乳腺样型(Normal-like)199例。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AA10基因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NAA10的mRNA表达与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对风险比分别为1.31(1.14~1.51),1.13(1.01~1.25);NAA10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诺丁汉指数(NPI)明显正相关(P<0.01);NAA10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Basal-like型乳腺癌表达最高;与对照组比较,NAA10基因沉默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50%左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AA10基因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且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

  • 标签: N-α-乙酰转移酶基因10 蛋白质乙酰转移酶 小干扰RNA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血凝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6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 年 1 月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单一组,给予患者单一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一组为联合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与血凝联合治疗,每组各 3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单一组,输血量少于单一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一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奥美拉唑联合血凝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奥美拉唑 血凝酶 联合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应用阿替普溶栓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40 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20 例、对照组 20 例,分别予以阿替普溶栓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 95.00% 、对照组为 65.00%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 NIHSS 及 Barthel 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应用阿替普溶栓治疗,能显著减轻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提升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源性脑梗塞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泛素结合E2C(UBE2C)是泛素蛋白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UBE2C高表达于脑肿瘤组织中,且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状况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监测脑肿瘤进展的生物标记物。笔者现围绕UBE2C在脑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脑肿瘤的临床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泛素结合酶E2C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脑膜瘤
  • 简介:摘要羧基酯脂肪(CEL)通常由胰腺分泌并转移到十二指肠参与水解消化脂肪、胆固醇酯和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近年来,研究发现该基因在胰腺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慢性胰腺炎和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该基因致病的相关变异主要包括两类: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区(VNTR)数量的改变及内部突变;与CEL高度同源的假基因(CELP)发生重组形成CEL-HYB杂合变异。CEL相关变异通过胞内自噬和内质网应激等机制参与胰腺疾病的发生。

  • 标签: CEL 基因变异 胰腺疾病 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阿替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15.00%(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 h、24 h、14 d以及3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替普治疗CIS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 标签: 阿替普酶 神经功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脑梗塞病例治疗时施予瑞替,急诊静脉溶栓方案的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16例患有急性脑梗塞而于 2018年 3月~ 2020年 2月进入本院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选择瑞替普急诊静脉溶栓方案展开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入选病例行专业治疗后,其溶栓有效率 87.50%( 14/16)。结论 临床对急性脑梗塞病例展开治疗时,选择瑞替普急诊静脉溶栓方案进行,可保证治疗成功率,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急诊治疗 急性脑梗塞 临床疗效 瑞替普酶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接受长期替代疗法(ERT)的Ⅰ型戈谢病(GD1)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自1995年1月至2017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ERT且配合调查的成人GD1患者共2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应用SF-36量表调查其生存质量,并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3例男性患者和9例女性患者,中位年龄41(24~52)岁,中位发病年龄6(1~38)岁,开始接受ERT的中位年龄为26(6~41)岁。68.2%的患者常居于我国欠发达城市,86.4%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77.3%患者个人年收入低于3万元。基于SF-36健康调查量表,尽管GD1患者在研究开始前平均接受16(7~22)年ERT,但其生存质量与代表中国正常人群生存质量的对照组相比仍较低。脾脏切除史是影响患者躯体健康的不良因素(P<0.05)。开始ERT时年龄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躯体及心理健康水平(P<0.05)。心理健康不受脾脏切除史、骨受累等因素影响(P>0.05)。结论本中心GD1患者多生活于欠发达地区,学历及收入水平较低。脾脏切除史及开始接受ERT年龄是影响GD1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即使接受长期ERT,GD1患者的生存质量仍低于健康人。

  • 标签: 戈谢病 酶替代治疗 SF-36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还原联合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东莞市康华医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8月收治的脂肪肝的患者共 100例为该研究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来该院体检健康者 100名为该研究对照组,观察 两 组人群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GR)、谷丙转氨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 (AST)等的数值 、 检测阳性率以及对脂肪肝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过相关检验对照组 血清 GR 、 ALT 、 AST 水平 情况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差异 ( P<0.05 ) 结论: 联合血清谷胱甘肽还原等系列检测, 可有效提高脂肪肝诊断效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谷胱甘肽还原酶 脂肪肝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研究表明骨组织和骨细胞中存在血管紧张素转换(ACE),还发现骨组织ACE的异常激活参与骨疾病的发生。目前,对骨组织ACE在骨疾病中的具体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是骨科研究领域的热点。近来研究显示,骨组织ACE直接参与调控骨微循环和骨代谢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骨组织ACE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骨疾病 骨微环境 骨代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浆弹性蛋白(PMNE)与精液质量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941例患者精液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版标准:白细胞≥ 1 × 109/L为阳性组,白细胞< 1 × 109/L为阴性组,分析PMNE含量与白细胞的关系;将PMNE含量以600 μg/L为分界点分为炎性反应组及非炎性反应组,分析PMNE含量与精液常规及支原体阳性率的关系;根据WHO标准将标本分为不育组及正常组,分析两组间精液常规参数、PMNE含量及支原体的关系。结果阳性组PMNE显著高于阴性组[(1 823.29 ± 557.64) × 109/L比(480.60 ± 195.36) × 109/L],PMNE与白细胞呈正相关(P < 0.05),炎性反应组的精液质量降低,支原体阳性率比非炎性反应组高[(23.7%(71/299)比11.5%(74/642)](P < 0.05),不育组的精液质量降低,PMNE和支原体阳性率均比正常组高[(1 230.89 ± 489.09) × 109/L比(596.78 ± 159.25) × 109/L、34.7%(90/259)比8.1%(55/682)](P < 0.05)。结论精浆PMNE含量与白细胞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男性生殖系统感染的指标;精浆PMNE含量与精液质量关系密切,在诊断男性不育中有临床价值。

  • 标签: 不育,男(雄)性 支原体属 弹性蛋白酶 精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抗 -HIV 测定中采用金标法和联免疫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10 月~ 2019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924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均于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 5mL 血液,采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来执行,分别采用联免疫法以及金标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 金标法和联免疫法确诊血样的阳性率分别是 1.30 %、 0.65 %,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诊的阳性例数为 11 例,阳性率为 1.19 %( 11/924 )。 结论: 联免疫法与金标法在抗 -HIV 检测中均有一定的测定效果,金标法快捷、方便、可行性高,临床上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金标法 抗 -HIV 测定 检验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对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实行阿替普急诊溶栓治疗起到额干预效果。 方法:将我院 2018.10-2019.10 期间接纳治疗的 急性脑梗死 40 例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 20 例,常规治疗)以及观察组( 20 例, 阿替普急诊溶栓治 ),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疗效。 结果: 观察组 NIHSS 评分、 Barthe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时运用阿替普急诊溶栓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诊溶栓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采 用血管紧张肽 转化抑制药( ACEI )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4 月~ 201 9 年 6 月在我院治疗的 92 例 冠心病 患者象, 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 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6 例 。 对照组采 给予地高辛治疗 ,观察组 采用 ACEI 治疗 ,比较两组 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以及重复住院率、病死率。 结果:观察组 治疗有效率 为 95.12 %高于对照组的 80.49 %;观察组 的重复住院率、病死率分别为 34.15 %、 7.32 %均低于对照组的 58.54 %、 24.39 %;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如 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采 用血管紧张肽转 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血管紧张肽转化酶 抑制药 冠心病 地高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血Ⅲ活性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生存情况、发生出血和血栓的相关性,探讨抗凝血Ⅲ活性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130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肝功能指标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观察患者90 d生存情况。监测入院时和入院后2、4、8周的抗凝血Ⅲ活性值,记录患者粪便隐血和股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风险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入院后观察90 d,130例患者中死亡56例,20例(15.38%)出现粪便隐血阳性,15例(11.54%)有股静脉血栓。死亡组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为(17.89±13.68)%,低于生存组的(36.03±1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5,P<0.01)。粪便隐血阳性患者和粪便隐血阴性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分别为(18.26±11.52)%和(25.06±10.97)%;有股静脉血栓患者和无血栓形成患者的基线抗凝血Ⅲ活性分别为(17.55±10.33)%和(32.48±11.8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46、8.090,均P<0.01)。动态监测患者抗凝血Ⅲ活性发现,死亡组患者抗凝血Ⅲ活性呈下降趋势,生存组患者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82、0.401,均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INR[比值比(odds ratio,OR)=1.364, 95%CI 1.078~1.726,P=0.010]和基线抗凝血Ⅲ活性(OR=0.930, 95%CI 0.906~0.954,P<0.01)是影响ACLF患者90 d生存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抗凝血Ⅲ活性预测患者90 d生存结局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 0.773~0.952,P<0.01),临界值为25%。抗凝血Ⅲ活性≥25%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抗凝血Ⅲ活性<25%的患者(χ2=58.20,P<0.01)。结论抗凝血Ⅲ活性可能与患者发生粪便隐血阳性和股静脉血栓有关。抗凝血Ⅲ活性是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当抗凝血Ⅲ活性<25%时,患者病死率较高。

  • 标签: 抗凝血酶Ⅲ,活性 肝功能衰竭,慢加急性 预后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