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景定成字梅九,号无碍居士,又号铭鼎,还用老梅作过笔名,山西省运城市安邑城关北大街人,生于1882年3月4日,1959年旧历二月初二病逝于西安。他自幼聪敏,于1899年到太原令德堂和晋阳书院求学,1901年冬,被保送入北京京师大学堂师范班(北京大学前身)上学。1902年,又被清政府官费派送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第一高等学校理化科学习,被推选为留学生山西同乡会会长。此时,他在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开始倾向革命。1905年,孙中山先生创建了同盟会,回国探亲的景定成回到东京知道该组织后,就毅然加入。从此,他便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除在校学习外,还撰写文章,宣传革命思想,并参加了《第一晋话报》、《晋乘》、《汉帜》等杂志的创办和编辑工作。

  • 标签: 民主革命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 京师大学堂 戏曲 日本留学 革命事业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戏曲文化当中,翻身技巧是非常有民族性特征的,戏曲中扮演武旦和武生的戏曲演员展示翻身技巧较多。另外,翻身技巧在戏曲中是非常独特的,而且应用的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变化多样,例如用腿翻身、蹲翻身、点翻身、串翻身等等,这些翻身技巧在表现的过程中能展现出极强的艺术性特点。对戏曲技巧翻身教学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 标签: 戏曲 技巧 翻身教学
  • 简介:摘要:文化对经济、社会及很多事物的形成都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我国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也孕育了不同的戏曲艺术,造就了戏曲艺术“一体而万殊”的形态、风格,每一个地方的戏曲音乐唱腔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和风情。一方面,也正是地域文化的融入,使得戏曲艺术汇聚展现力和感染力,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文化艺术瑰宝,如京剧所展现出的雍容华美、昆区的典雅精致、越剧的轻柔婉转、梆子戏的高亢悲凉等。另一方面,对戏曲音乐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也是文化交流、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 标签: 戏曲音乐 美学标准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闽南戏曲,作为中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剧目、表演艺术上有其独特之处,其道具制作技艺也是其文化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本文从闽南戏曲道具的种类和功能出发,深入探讨了其制作技艺的特点以及这些技艺如何传承和发展的,旨在为保护和促进地方戏曲文化提供参考。

  • 标签: 闽南戏曲 道具制作 文化传承 艺术工艺
  • 简介:<正>关于戏曲声腔的分类问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不少佳作问世,尤其是刘正维先生的《戏曲声腔分类新论》和《戏曲新题》等著作的发表和出版,曾引起戏曲理论界的关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先生评价说:"我们这里一篇关于戏曲的论文(指《戏曲声腔分类新论》)我觉得也很重要,他论述了我们的长江流域,戏

  • 标签: 戏曲声腔 刘正维 中国音乐家协会 戏曲音乐 梁山调 说唱音乐
  • 简介:<正>曾经承受着20世纪"文革"十余年"隆恩"与"重负"的戏曲,随着那段历史的结束,以及人们在情感上对负载着那一时代强烈政治意识的"革命现代戏曲"的拒斥,迅速向自身的古典形态复归。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短暂的传统戏高潮之

  • 标签: 戏曲形式 论戏曲 动态保护 古典形态 现代戏曲 戏曲研究
  • 简介:王骥德于刊刻明天启四年(1624)的《曲律》中明确而自豪地提出“吾越故有词派,……近则谢泰兴海门之《四喜》,陈山人鸣野之《息柯余韵》,皆入逸品。吾师徐天池先生所为《四声猿》,而高华爽俊,绮丽奇华,无所不有,称词人极则,追躅元人。今则自缙神、青襟,以迨山人、墨客,染翰为新声者,不可胜记。以余所善,史叔考撰《合纱》《樱桃》

  • 标签: 山人 《四声猿》 新声 词人 王骥德 越中
  • 简介:古代戏曲批评家常以'收场'、'收煞'、'完局'、'结场'等术语定义戏曲收尾场次,其中'收场'一语应用最为普遍。立足收场形态,合卺、旌封、仙圆牢牢占据着收场主体,'模式化'作为收场套性被凸显出来,所谓'临了一折必谱作圆聚,其圆聚又必藉锦归,无一不然,几同印板'1便是对这一收场特性的表述。同时,戏

  • 标签: 戏曲收场 戏曲评点 收场艺术
  • 简介:粤剧戏曲电影乃是传统粤剧的衍生物,无论故事素材还是表演形式,均取自粤剧演出。粤剧戏曲现代戏则例外,因其故事已非来自传统素材。若从媒介角度来看,香港特有的粤剧戏曲电影和粤剧舞台演出是两种不同的表演媒介,也是

  • 标签: 戏曲电影 粤剧 舞台演出 媒介 香港 戏曲艺术
  • 简介:戏曲的多样性是中国戏曲不同于其他国家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这种一体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艺术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席卷世界各地。第三世

  • 标签: 少数民族戏曲 多样性 唱腔 音乐风格 戏曲教育 生活方式
  • 简介:作为传播戏曲文化的新媒体,戏曲网站正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该现象分析,总结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该现象的研究旨在引起更多的关注,以企促进戏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 标签: 戏曲 网站建设 盈利模式
  • 简介:摘要:戏曲是中华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历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艺术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元性,传统艺术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戏曲的传承发展依然是时代之需、民族之要、文化之求、人民之盼。校园一直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学生与优秀的地方戏曲相连接的载体,笔者以戏曲校本化课程的实施为例,探索如何让地方戏曲更有效地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从而为学生了解戏曲知识、感知戏曲魅力、传承戏曲文化拓宽渠道、构建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戏曲进校园 校本课程 传承戏曲文化
  • 简介:1.将中国戏曲艺术和中华医药学同样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大至宝,我认为当不是夸张的说法。然而,当商品大潮漫天涌来,知识的地位日益滑坡和攀高消费心理极端失衡时,在艺术界不仅创作,连批评和理论都逐渐呈现出一种彷徨、浮躁、无望的情绪——泡沫艺术的产生和批评理论的泡沫化倾向。将中国戏曲艺术宣判为死亡的事物,就是当前这种泡沫化理论的典型个案之一。其实,早在辛亥革命之后不久,随着社会的变革和

  • 标签: 中国戏曲艺术 地方剧种 泡沫化 商品大潮 中华医药 批评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是被中国文学史将其与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合称为双璧的佳作。作者虽然于1917年的二三个月时间内将其一气呵成,但其思想酝酿却早在写作《红楼梦评论》时已经开始,也可以说,《宋元戏曲考》是王国维长期学术准备的一项硕果。于今重读,仍能获益匪浅。

  • 标签: 《宋元戏曲考》 中国戏曲 《红楼梦评论》 中国文学史 戏曲学 宋元戏曲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6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期间,中国戏曲学会与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中国(湖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组委会共同召开了中国民间戏剧研讨会。现在选刊研讨会的部分论文以飨读者。这些论文介绍了山东、山西、河南、浙江等地民间戏剧活动的状况,比如山东京剧票房的悠久历史和当前的活力,河南业余剧团的数量猛增,浙江嵊县投考越剧学校的超过万人,获文华大奖的川剧现代戏《山杠爷》为山西民营剧团广泛演出等等,恐怕都是人们较少了解的。作者们从戏曲史和现实中引发出关于戏剧现状与发展前途的思考,也可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 标签: 戏曲艺术 民间戏剧 戏曲发展 小剧种 花雅之争 戏曲史
  • 简介:龚和德先生于1931年出生于江苏省启东县合丰镇.他自小爱好京剧,195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时名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接受了话剧体系教育.他与戏曲有不解之缘,1954年从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后,进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张庚先生的领导下从事戏曲研究工作,从此受到全新的戏曲思想的洗礼,在戏曲学术园地孜孜不倦地耕耘,求索至今.

  • 标签: 德先生戏曲 戏曲学术研究 戏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