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两山相对如蛾眉"。峨眉之名,史见于秦汉,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九州。史载:汉永平中癸亥(63)六月一日,有薄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足迹如莲花,异之。追至绝顶无踪,乃见威光焕赫,紫雾腾涌,联络交映成光明网。圣接西南和尚(即印度和尚宝掌禅师)告之,答曰:此是普贤祥瑞,于末法中守护如来相教,现相于此,化利众生。有史可稽的峨眉山佛教始于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净土宗创始人之一慧持来峨眉山创建了全山第一座寺院普贤寺(今万年寺)。峨眉山原为道家第七洞天,东汉时即有寺观。经过先道后佛、佛道并存、佛盛道衰、佛教一统的复杂演变,至今道教仅存遗迹。五台、峨眉、普陀、九华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文殊、普贤、观

  • 标签: 佛教圣地
  • 简介:已记不得妈妈是从何时开始信佛的,只记得从那时起我的颈上就系着这个玉制的观音菩萨。说来也怪,每次系它的红绳断了的时候,我都会很快发现。于是它就一直没有丢失。这当中的奥妙难以揣摩,但这大概就是“缘分”吧。信了这缘分,便开始学着珍惜,并固执地认为这小小的玉坠是佛祖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迹,从此便不再对“封建迷信”嗤之以鼻。

  • 标签: 王东 《佛教印象》 中学 语文 散文 课外阅读
  • 简介:问:为什么人们在佛寺中做些希奇古怪的事呀?答:好多事情我们只要不懂就会觉得奇怪。与其说一句奇奇怪怪就打发这样的事,不如尽量琢磨一下它们的意义何在。不过,说实在的,佛教的有些习俗有的源出于民间迷信及民间的误解,并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说,但并不只是对佛教才有这样的误解,对世上别的宗教,时不时

  • 标签: 佛教 寺庙 佛陀 宗教观念 民间信仰
  • 简介:这篇现代律仪是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为佛光弟子制定的行为准则,并非传统意义的戒律。中国佛教协会多年前曾颁布过《共住规约》等文件,那是针对僧人的。这一部律仪规范的是四众弟子的行为,很有现实意义,对于大陆同样有价值。感谢满耕法师推荐给本刊。

  • 标签: 人间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 行为准则 星云法师 非传统 弟子
  • 简介:自从人类脱离野蛮、蒙昧,走向文明以来,就开始对时间、空间的思考。什么叫时间?它的过去、现在、将来是怎样划分的?它是有始有终还是无穷无尽?奥古斯丁提出:既然上帝创造了一切,也包括时间。那么,在上帝没有创造出时间之前,有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这个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没有时间,上帝又是怎样在没有时间的状态下活动的?他问:“既然你是一切时间的创造者,在你未造时间之前,怎能有无数的年代过去呢?难道有不经你创造的时间存在吗?既然无数年代从未存在,又怎么能说过去了呢?”(《忏悔录》

  • 标签: 印度佛教 宇宙模式 时空观念 时间单位 日常时间 时间方向
  • 简介:藏民族的哲学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在原始的本教中已有“本无空”的世界本体论.在《斯巴问答歌》中也有了最早的宇宙发生论和人类起源说。但真正形成为一种理论却是7世纪佛教传人之后,特别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之后。藏族思想家对印度佛教的各派观点进行了嫁接、融合、改造、重组的工作,从而形成了融哲学认识论、逻辑论和论科学为一体。

  • 标签: 逻辑 因明 印度佛教 哲学思想 藏传佛教 本体论
  • 简介: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虽同源印度,由于汉藏两地文化背景的差异,发展成为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因明学说。本文分析这两种因明学说在发展历史和思想理论方面的异同,旨在进一步探求因明学说的发展走向和寻求因明研究的合理方法。

  • 标签: 汉传因明 藏传因明 异同
  • 简介:方广锠先生的“印度佛教讲座”已经在本刊连载了一年多。到上一期为止,方先生着眼于纵向地表述了印度佛教得以产生的文化土壤、历史背景、社会根源,至此,本讲座已经转到了佛教的思想内容上来。方先生的本期来稿,跳出了历史叙述的路子,他想向我们介绍佛教的世界观和宇宙论。当然,这是现代人对于佛教理论的一种解读。要以佛教自己的话说,她只是导入除生死感的学问,戒定慧三学才是她的组织结构。但我们既然生当此世,透过一种西学的方法论眼镜来看待理性层面的佛教,也还是必要的吧。

  • 标签: 印度 佛教文化 三界 佛教神祗
  • 简介: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268年间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的佛教政策基本上延续明代,佛教宗派继承着明末的遗绪,净土成为各宗共修,念佛净土在社会上更加普及,间或有禅宗的显发。清代后期,国势衰落,在内忧外患之下,传统佛教日渐衰微。居士佛教的兴起则为积弊已久的

  • 标签: 清代 佛教政策 居士 禅宗 宗派
  • 简介:摘要:佛教关心人内心的觉悟和解脱,当外在世界自然对空寂心灵的修行有意义,内在心灵和外在自然生发出了有机的联系,便产生了对外在自然的肯定,佛教的自然观是将其对自我的关切延展至外界自然,延展至宇宙万物。中国儒家与道家思想离不开对外物、外在的态度,佛教自然观将内在与外物联系起来,佛教中国化将物我发展出去,是物我的相谐,是心灵自然的融合。

  • 标签: 佛教 自然观 佛教中国化
  • 简介:传承千年的佛教艺术,既是凝结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代艺术继续演进的深厚资源,今天,我们致力于探索古老佛教建筑的艺术装饰,挖掘其中永不褪色的艺术精髓与宗教情怀,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设计,现代的材质加以现代的阐释,以满足现代人的宗教需求。

  • 标签: 装饰艺术 佛教艺术 现代艺术 宗教情怀 人类智慧 佛教建筑
  • 简介:谈起德国,很容易让人想起神秘与浪漫的莱茵河和多瑙河,他们孕育的人杰,灿若群星。如音乐界的贝多芬、门德尔松、巴赫:哲学界的-5克思、尼采、康德、叔本华:科学界的伦琴、高斯、爱因斯坦;文学界的海涅、歌德;宗教界的马丁·路德,无一不是在其领域独领风骚的人物。当我走访过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入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时,心情显得有点激动。

  • 标签: 德国 佛教 宗教研究 宗教教育
  • 简介:本文利用新见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佛教的一些问题作了新的探讨。作者搜集了多种西夏皇室发愿文,为历朝稀见,并指出它们的学术价值;西夏有三位帝师反映出西夏帝师制度的形成,并对元代帝师制度产生直接影响;众多的国师也是西夏佛教的显著特点,国师在西夏佛教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西夏后期佛教法事的铺张,表明了西夏佛教的繁荣,但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扭;西夏不同形式的佛塔展示出佛教建筑的多样性,也透视出佛教信仰多民族融合的风格;西夏首刨以活字版印刷佛经,形成实用规模,并保存了很多早期的活字印刷实物。

  • 标签: 西夏 佛教 中国 历史发展 民族风格 佛事活动
  • 简介:"双桂飘香,四海难隐",今天的重庆佛教正以新的姿态,凸显其在中国佛教的地位。

  • 标签: 中国 佛教 重庆 禅师
  • 简介:佛教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传入西藏的?这一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有趣的问题。古代作家们根据传说提出是在公元五世纪中叶,拉脱脱日年赞()在位时传入的。布顿·仁钦珠(1290——1364)在他的传世名著《善逝佛教史》(1322年成书)中说道:“拉脱脱日年赞在位之时,年达六十,居于雍布拉岗宫顶,自天空降下一宝箧,启视之,有《宝箧经》、《百拜忏悔经》及金塔一座在焉。乃名之为‘宁保桑瓦’()——即‘玄秘神物’,供奉之。此王获世寿一百二十

  • 标签: 拉脱脱日年赞 吐蕃时期 仁钦 善逝佛教史 大乘经 桑耶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