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验证运动疗法干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A组50例)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B组5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胰岛素(INS)、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治疗8周末A、B两组BMI及B组空腹INS、C肽和IR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干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 标签: 运动疗法 胰岛素 C肽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饮食干预配合胰岛素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糖尿病基本治疗原则给予2组患者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试验组患者由专业营养师额外给予针对性饮食控制,结合患者身体调节和运动量指导运动锻炼。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2组患者糖尿病控制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餐后最高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PG、2hPG及餐后最高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饮食干预配合胰岛素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沙格列汀 运动治疗 饮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联用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性力量训练的效果。方法:2020年2月到2021年7月,选取72例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有氧运动,观察组联用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性力量训练,两组持续训练6月。结果:观察组减肥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联用有氧运动、高强度间歇性力量训练,减肥效果更好。

  • 标签: 单纯性肥胖青少年 有氧运动 减肥效果 高强度间歇性力量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增强型体外反搏患者心脏康复运动处方的应用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1月~12月间,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并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150例/组。对照组联用常规药物,观察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再增加心脏康复运动处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心功能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6MWT、E/A水平较对照组高,cTnI、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中,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可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康复,并改善心功能,利于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增强型体外反搏 心脏康复运动处方 临床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步行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足底运动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 步行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在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观察组行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对照组行凯格尔运动。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凯格尔运动在盆底功能障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凯格尔运动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步行平衡能力、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BS、躯干控制能力及步速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给予足底运动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恢复期 足底运动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稳定性康复 步行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对其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医治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80例中,以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招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较于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针灸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被动康复运动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下术后的效果。方法:将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肩关节镜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总计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组,其中常规组内的3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内的35例患者开展早期被动康复运动,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肩关节镜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来说,应采用早期被动康复运动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早期被动康复运动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下 术后 生活质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率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结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DVT形成率、DVT形成风险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DVT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DVT形成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护理中效果突出,可有效预防DVT形成,并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可借鉴。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护联合新型运动康复锻炼对心功能、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共选取2023.2.21-2023.12.30内入组患者总计108例,对患者进行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并记录入院时期,康复运动后初期和出院后复查时期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经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后,心肺功能提升效果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测试结果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结论: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有着积极有效的提升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康复水平及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临床上应重视其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 临床路径 心脏康复运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前馈控制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LVEDD、LVESD、LVEF、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LVEF、6 min步行距离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前馈控制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前馈控制 心功能 运动能力
  • 简介:目的为分析研究早期康复对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运动耐量的应用价值,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74名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对实验组的37名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服务,对于对照组的37名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服务,研究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的运动耐量、左室心脏射血分数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后,其运动耐量较强,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康复干预指导,实验组患者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患者的相比,其左室心脏射血分数值增加情况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经桡动脉行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而言,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率,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经桡动脉 急性心梗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上段骨折患者采取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缩短运动及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股骨上段骨折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43)与参照组(n=43),参照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试验组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血压及心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高于参照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低于参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股骨上段骨折患者采取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运动及感觉神经麻醉效果较好,影响血压及心率较小,利于手术开展。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 股骨上段骨折 运动及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后遗症期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干预,探讨分析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后遗症期运动及平衡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跟踪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电子生物反馈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干预疗法,对照组则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疗法。结果: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帕维尔康复训练的偏瘫患者ADL、Fugl-Meyer运动、Fugl-Meyer平衡、站立-行走计时测试、SAS评分都明显优于使用常规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帕维尔康复训练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以及中医康复治疗方案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方法:针对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为2022年4月-2022年9月,可以通过1:1的方式进行平均数分组,对照组为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组为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以及中医康复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以及中医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助于改善认知水平,恢复肢体运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 中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以及中医康复治疗方案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方法:针对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为2022年4月-2022年9月,可以通过1:1的方式进行平均数分组,对照组为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观察组为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以及中医康复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认知、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以及中医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助于改善认知水平,恢复肢体运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 中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一病一优”护理模式联合细节管理,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入组样本均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患者,共计8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联合护理组无论在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还是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均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神经内科患者中实施“一病一优”护理模式联合细节管理,有效促进护理工作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科 一病一优 细节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3.0 TMR功能成像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及扩散峰度成像独立及联合应用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77例乳腺病变患者资料,研究当中所有患者均采取MRI检查并且采取IVIM技术联合DKI技术,对不同技术参数情况进行分析,并且评估患者不同参数临床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良性病灶D值显著高于恶性病灶,f值则低于恶性病灶,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D值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灶ADC值以及MD值显著高于恶性病灶,MK值低于恶性病灶,组别之间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采取D+MK联合诊断方式对患者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果较好,AUC能够达到0.918。结论 在临床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期间,采取IVIM技术联合DKI技术可以得到较好效果,且对患者使用D+MK联合诊断方式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