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结合早期内营养疗法对胃癌术后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68例胃癌患者,以奇偶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并予以不同的干预方案,即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联合早期内营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和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早期肠内营养疗法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内营养支持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内营养支持患者80例,经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系统护理,比较患者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反应、消化道出血、反流误吸)。结果:实验组的免疫功能指标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系统护理 ICU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1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综合护理,分析其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ESCA评分、COH-QOL-OQ评分均有明显升高(P

  • 标签: []直肠癌肠造口 综合护理 生命质量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术后给予内营养支持患者鼻肠管堵塞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0例胃癌手术患者,全部患者均经鼻肠管给予内营养支持。针对患者鼻肠管堵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在鼻肠管堵塞的原因中,没有定期确认鼻肠管的位置占比22.7%、鼻肠管扭曲打折占比33.3%、没有定时冲管占比18.8%、营养液阻塞占比20.7%、药物堵塞占比18.2%。结论  胃癌术后内营养支持鼻肠管堵塞情况的发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应采取有效预防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置管期间的安全性。

  • 标签: 肠内营养 鼻肠管堵塞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营养支持用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022.1-2023.1),有88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内营养支持),各44例。结果:疾病康复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营养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内营养支持用于接受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干预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术后康复效果好。

  • 标签: 胃癌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66例,奥曲肽治疗)和观察组(66例,奥曲肽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黏膜屏障功能、血清胰酶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痛、呕吐、发热症状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更低(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溶胶囊可明显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AMY、LIPA水平,增强黏膜屏障功能,改善腹痛、发热等症状,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奥曲肽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疗效 肠粘膜屏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内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内营养耐受性、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胃癌根治术后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持续质量改进内营养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内营养耐受性、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结果患者出现的胃肠道并发症主要包括呕吐、腹痛、腹胀及腹泻,且研究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分别为(65.56±6.18)个/mm3、(33.56±4.17)个/mm3及(1.36±0.19),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其CD8水平为(24.74±4.46)个/mm3,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出院时STP、HGB及ALB分别为(68.53±3.17)g/L、(128.45±4.47)g/L及(10.15±2.62)g/L,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内营养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内营养耐受性,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肠内营养护理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耐受性 免疫功能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栓塞治疗对老年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头痛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61岁)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利用11点头痛定量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的术前及术后6个月头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分析术前与术后的头痛差异,并对影响头痛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73例患者(年龄61~86岁,平均68.4岁,女47例)符合纳入标准,53例(72.6%)伴有术前头痛(评分≥1分),其中39例(73.6%)术后头痛症状减轻,11例(20.8%)术后头痛无改变,3例(5.7%)术后头痛加重。术前平均头痛评分5(4,6),术后平均评分3(1,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36,P=0.000)。术前头痛评分与术后头痛结果相关,术前评分越高术后改善越差(Z=-2.819,P=0.005)。结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可以缓解多数老年患者的头痛症状,术前头痛严重程度与术后头痛结果相关。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性 头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首次出血影像都仅表现为天幕薄层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动脉瘤,造影时漏诊未及时发现,于第2次出血才确诊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另1例为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动脉瘤,入院时误判为海绵窦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预后良好,1例患者术后持续昏迷。结论以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为表现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极为罕见,有症状轻、病情重、进展快等临床特点,易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神经外科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及时针对病因治疗,减少再出血风险,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动脉瘤 误诊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行规律内镜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305例肝硬化EGVB病例纳入回顾性队列研究,按是否规律内镜下治疗分成2组,即规律内镜治疗组(n=145)和未规律内镜治疗组(n=160),主要观察指标为再出血率,次要观察指标为随访时间、再出血间隔时间和再出血死亡率。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因构成、病因是否控制、肝脏储备功能、是否服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再出血率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1.7%(17/145),未规律内镜治疗组为41.9%(67/160)(χ2=38.74,P<0.001);随访时间规律内镜治疗组为(28.14±11.11)个月,未规律内镜治疗组为(21.10±12.37)个月(t=5.21,P<0.001);再出血间隔时间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2.0(6.0,23.0)个月,未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0(1.0,6.0)个月(U=164.00,P<0.001);再出血死亡率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4%(2/145),未规律内镜治疗组为10.6%(17/160)(χ2=11.13,P=0.001)。结论相较于未行规律内镜下治疗者,肝硬化EGVB患者行规律内镜下治疗更具临床意义,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延长再出血时间间隔、减少再出血死亡率。

  • 标签: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 规律治疗 再出血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下肢丹毒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保护性隔离,从皮肤护理、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等方面给予了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指导,经过18d的住院治疗与护理,患者肝功能好转,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下肢丹毒好转,未发生坠积性肺炎、肺栓塞等并发症,遵医嘱出院。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丹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运用在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我院于2020年07月~2021年06月收治的200例破裂颅内动脉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分别对他们施以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手术认知、住院时间、手术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1)实验组病患护理总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2)实验组病患的手术认知、住院时间、手术依从性及不良情绪都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模式 破裂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3名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疼痛情况、生命体征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3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为100%;护理前后,三名患者两组生命体征相比,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 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介绍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抢救中“三定”急救护理的相关效果。方法:在2021-4至2022-4期间选取104例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划分对照组(n=51,常规急救护理)和观察组(n=53,“三定”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三定”急救护理应用到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抢救中,既能够缩短抢救时间,还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可推广。

  • 标签: “三定”急救护理 异位妊娠 大出血 抢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脾切除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加以观察。方法:选取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患者30例,分为普通组、综合组2组研究,每组15例,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在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普通组,且综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比普通组的26.67%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外伤性脾破裂 切除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不同手术时机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一共有82例,对照组41例为脑动脉瘤破裂早期(发病3d以上)接受介入栓塞术,观察组为41例为脑动脉瘤破裂晚期(发病3d内)接受介入栓塞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动脉栓塞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发病早期接受介入栓塞术显著提高动脉栓塞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动脉瘤破裂 发病早期 动脉栓塞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脂多糖诱导炎症性损伤致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32只8~9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tattic 7 d组、Stattic 14 d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每组8只。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分别给予Stattic 15 mg/(kg·d)腹腔注射7 d和14 d,Sham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4 d;NC组不做预处理。预处理后4组小鼠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2 h后观察存活情况并取材,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小肠Chiu’s评分、组织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MMP-9及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F检验。结果Sham组和NC组血清DAO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125.71±31.10)、(125.91±40.54)、(62.86±14.79)、(58.95±22.35) ng/ml,F=18.32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am组和NC组Chiu’s评分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2.54±0.53)、(2.24±0.38)、(1.10±0.38)、(0.89±0.30)分,F=32.3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TAT3、MMP-9,Sham组和NC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面积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10.34±2.55)、(18.60±2.61);(17.34±2.86)、(19.84±3.50);(9.48±2.64)、(8.53±4.04);(10.34±2.55)、(9.71±3.37)%,F=29.025、23.6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TAT3、MMP-9,Sham组和NC组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0.35±0.06、0.74±0.13;0.32±0.07、0.73±0.11;0.19±0.02、0.36±0.11;0.20±0.04、0.4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852、27.125,P<0.01),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Occludin高于Sham组和NC组(0.39±0.09、0.46±0.10、0.21±0.06、0.21±0.16,F=23.5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6/JAK2/STAT3通路参与黏膜中MMP-9的表达调控,并影响屏障功能。

  • 标签: 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肠屏障功能障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阿司匹林溶片治疗子痫前期(PE)的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102例PE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干预,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溶片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并随访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血压、凝血功能,并对比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PTT高于对照组,FIB、PL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6%,1/51)低于对照组(15.69%,8/51),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阿司匹林溶片治疗PE,能更好地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子痫前期 拉贝洛尔 阿司匹林肠溶片 血压 凝血功能 不良妊娠结局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