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做出极端行为的时期。当个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缺乏理性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和过度行为。近年来,因情绪调节危机引发的非自杀性自伤现象较为普遍,对初中生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往往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隐患。通过对学生自伤行为的心理原因和情绪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学生自伤行为的案例,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提出对策。

  • 标签: 初中生 非自杀性 自伤行为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广泛存在,成为心理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分析青少年NSSI教育现状及成因,总结出了四种常见的NSSI动机类型,即缓解负性情绪型、防御或求救型、报复或威胁型、自虐或病理型,并结合案例阐释了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对青少年NSSI的影响,提出了培养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和营造校园心理文化氛围的应对策略,对学校开展NSSI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非自杀性 自伤行为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人民代表报》6月24日报道,从今年起,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建立“代表建议解决报告制度”——人大代表常提出的议案和书面意见到底解决了没有.有多大比例得到实际解决,将在年底一见分晓。笔者认为.这是人大监督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落实的一项好举措,值得推广和效仿。

  • 标签: 上海 人大常委会 代表议案 人民代表 书面意见 人大代表
  • 简介:最近.国家建设部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城镇“住房私有接近82%”.高居世界第一。而有人则认为住房私有82%.就是住房自有.82%的城镇居民已经有了自己的私有住房。但是.住房自有并不就是住房私有.这两个概念应该是有区别的。

  • 标签: 住房 城镇居民 数据表 建设部
  • 简介:摘要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都有大量的初高中及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令人心痛和惋惜。青少年为什么会自杀?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青少年自杀?本文介绍了青少年自杀的现状和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预防自杀的策略,希望以此能够为有关部门在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工作上提供一点帮助。

  • 标签: 青少年 自杀 预防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中——住院病人自杀信息搜寻、评估方法与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利用心理学有效访谈技术“行为事件,淡化羞耻,小心假设,扩大症状,具体否认,正常化”及CASE方法,早期发现病人自杀信息,9年对30例有自杀观念及自杀未遂病人进行临床心理干预。对照本院58例口服百草枯自杀住院病人情况分析,及时处理病人情绪和情感压力,改变不合理信念和认知思维方式,抗抑郁及转诊治疗。结果30例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病人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后随访未有发生自杀行为。结论住院病人早期自杀心理评估,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或转诊是防止护理不良事件——住院病人自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住院病人自杀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障碍青少年反刍思维与抑郁症状和自杀未遂的关系,及反刍思维在抑郁症状和自杀未遂间的中介作用。方法对331例11~18岁抑郁障碍青少年开展问卷调查,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评估抑郁症状、反刍思维量表-10简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10)评估反刍思维,采用MINI 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自杀行为。应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χ2检验、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应用SPSS PROCESS V 3.4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抑郁障碍青少年自杀未遂发生为53.78%,其中女孩(59.48%)显著高于男孩(4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P<0.01)。与无自杀未遂组相比,自杀未遂组在PHQ-9[(11.08±9.26)分与(14.43±7.49)分,t=-3.634,P<0.01]、强迫思考[(10.76±3.89)分与(12.44±3.87)分,t=-3.926,P<0.01]、反省深思[(10.05±3.54)分与(11.20±3.33)分,t=-3.044,P<0.01]和反刍思维总量表[(20.81±6.78)分与(23.64±6.42)分,t=-3.898,P<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女孩(β=0.175,t=3.228,P=0.001)、抑郁症状(β=0.168,t=3.082,P=0.002)、反刍思维(β=0.138,t=2.364,P=0.019)是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反刍思维在抑郁症状与自杀未遂之间起着完全中介效应(效应值=0.013,95%CI=0.003~0.027)。抑郁症状能显著正向预测反刍思维(P<0.01);反刍思维显著正向预测自杀未遂(P<0.05)。结论抑郁障碍青少年自杀未遂发生较高,其抑郁症状主要通过反刍思维影响自杀未遂,临床中应对反刍思维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干预,通过心理治疗调整患者认知反应方式,减轻反刍思维,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自杀发生

  • 标签: 反刍思维 抑郁 自杀未遂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SM自杀意念现状,并进一步探究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可能路径。方法研究对象为≥18岁且HIV检测结果阴性的MSM,最近1年发生男男性行为(口交/肛交)。采用横断面调查和便利抽样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通过男性社交平台Blued 7.5软件招募MSM并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简版领悟社会支持问卷、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采用Mplus 8.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MSM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MSM研究对象1 394人中,有自杀意念的MSM占25.7%(358/1 394),领悟社会支持可对自杀意念产生直接影响(β=-0.11,P=0.009),也可通过抑郁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影响(β=-0.18,P<0.001)。结论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抑郁水平越低的MSM的自杀意念越低,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提高MSM领悟社会支持、降低其抑郁,可能是预防其产生自杀意念的手段之一。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抑郁 自杀意念 中介效应 领悟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近年来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在青少年中大量涌现,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并日渐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精神卫生问题。重复的NSSI被认为是一种成瘾行为,与物质成瘾有很多相似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如与多巴胺奖赏系统、内源性阿片类系统密切相关等。本文旨在对国内外NSSI行为成瘾特征的概况、机制、评估与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行为,成瘾 危险性评估 非自杀性自伤
  • 简介:摘要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在青少年群体间逐年上升,且危害性极大,部分青少年反复自伤,对其身心健康不利。该行为可能与心理因素相关,但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病情迁延,治疗具有困难性。国内对NSSI的健康管理起步尚晚,目前尚无统一指南或结论,对青少年群体的干预也鲜有所见。从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来看,心理干预可能是该行为的有效治疗方式,改变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进行自身约束及学校和社会层面的综合性管理可能是该行为健康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 心理干预 健康管理
  • 简介:王国维属于抑郁质和思想型的人格;卓越的家世遗传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其智达好学提供了基础,孤独的早期经历和丰富的童年教育造就了他忧郁安静、缜密智慧的人格,科举失败和重要他人影响又促进了他的学术发展和固执自负人格的养成。以往关于王国维自杀之因的分析多是常理性推断,而对王国维的一生进行纵向分析可以发现,其自杀应是心理复合因素所致:人格因素应是其自杀的基础性原因,悲观思想、殉文化情结、贵族气以及多重负性事件是导致其自杀的发展性原因。

  • 标签: 王国维 人格 自杀 常理性推断
  • 简介:[摘要 ] 本文复习国内外最新文献介绍精神分裂症自杀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 自 杀; 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采取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目的、动机及特征,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348例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对其采取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目的、动机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调查研究显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为控制父母的为 110例(32%),为发泄情绪的99 例(28%),为希望得到关心和关注的98 例(28%),为好玩的37例(10%);聚众性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216例(62%)。研究发现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如下特征:女性204 例(59%),女性青少年更容易采取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受到过同学欺凌的199例(57%),说明同学关系不融洽的更容易采取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选取上臂自伤的221例(64%),上臂方便实施。结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但希望控制父母和发泄情绪的占比更重,因此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很有必要,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青少年的心理干预,引导其通过其他方式发泄情绪,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我们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特点进行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楚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目的、频率、方式、部位等,为我们实施干预提供了基础。

  • 标签: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杀儿童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临床干预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4年救治的自杀儿童的自杀原因,生活社会环境及自杀手段。结果考试不理想12/26例,性格孤僻9/26例,父母离异17/26例。服药自杀占15/26例。结论父母离异,性格改变,教育不当为自杀儿童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自杀 儿童 心理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