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阿霉素+红霉素)和对照组(阿霉素)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症状(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缓解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联合阿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宫颈炎的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干扰素联合阿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宫颈炎患者治疗后的治疗后的痊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为21例、痊愈率为84%,有效为3例、有效为12%,无效为1例、无效率为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为17例、痊愈率为68%,有效为2例、有效为8%,无效6例、无效率为24%,总有效率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干扰素联合阿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与单纯使用阿霉素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阿奇霉素 衣原体 支原体 宫颈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不同给药方式将我院患儿分成2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序贯组治愈26名,显效14名,好转2名,治愈率为61.90%。常规组治愈20名,显效13名,好转9名,治愈率为47.61%。序贯组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在不良反应方面,序贯组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序贯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康复时间上,序贯组啰音症状消除天数平均为(5.81±2.33d),常规组症状消除天数平均为(7.963.15)d,序贯组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霉素序贯法根据患儿的康复情况适量用药,避免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加大了药物的利用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临床阿霉素的应用不良反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住院患儿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借助随机数字分表法,将86例患儿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以口服的方式,给予阿霉素;而对照组,则以静滴的方式。观察两组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作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者,共4例,所占百分比为9.3%;对照组不良反应者,共12例,所占百分比为27.91%。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经口服用法,对儿科患儿实施阿霉素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 标签: 静脉滴注 阿奇霉素 临床用药 不良反应 儿科 口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董氏穴配合艾炷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施以董氏穴及艾炷灸,分别治疗28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有效率为7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穴配合艾炷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董氏奇穴 艾炷灸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0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化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例和53例,对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的对症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药阿霉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给药红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阿霉素联合红霉素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由何永生、黄光富、章翔教授共同主编的《新编神经外科学》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阐述了当代神经外科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与新方法,对于各类常见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技巧,力求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信息,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今国际神经外科诊疗的发展水平。

  • 标签: 神经外科学 出版 神经外科疾病 外科领域 手术技巧 与时俱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收集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有效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28例为痴呆症状,15例表现为精神异常,5例表现为癫痫,2例为脊髓病变。经CT扫描检查发现患者的额叶、颞叶、顶叶以及基底节等均发生多发病变,且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均呈阳性。患者在接受了青霉素治疗后,38例患者的病情出现了显著改善,3例出现赫氏反应。结论在神经梅毒患者的诊断过程中,CT检查结合脑脊液和血液化验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对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体会。方法针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较多,基础护理工作繁重的特点,将神经内科作为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先行试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由95.6%提高到98.9%,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极大地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升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神经内科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感觉、运动异常等。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健全法律意识及护理制度,营造安全的就医环境,认真评估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是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本文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管理 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日本京都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小组报告说,用光照射灵长类大脑中特定的神经回路,可实现对目标神经回路的高精度操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干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神经干细胞修复治疗。根据SCI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前机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研究中,8例患者ASI分级提升,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73%。结论神经干细胞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了曙光,其在治疗脊髓损伤中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并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效果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神经干细胞移植将为脊髓损伤治疗带来更好的疗效,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实施留置导尿管、间歇性导尿、制定合理的饮水计划等基础护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训练,包括膀胱训练及心理干预等措施,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全面护理。结果20例患者,6例患者能够自行清洁导尿,8例患者已恢复自主排尿,4例患者能够在家人或护工帮助下自行清洁导尿。结论应用留置尿管、间歇性导尿及膀胱训练法进行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膀胱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置留导尿管 饮水计划 膀胱训练
  • 简介:《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神经外科专业学术性期刊。该刊旨在及时反映国内外神经外科的新进展,介绍我国神经外科领域内的新技术、新经验和临床与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并严格遵循“重在创新、重在临床应用”及“求实、公正、严谨”的办刊方针。本刊以神经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相关人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刊开办的主要栏目有论著、实验研究、新技术、经验介绍、专家论坛、学术讲座、综述、护理技术以及短篇报告等。

  • 标签: 神经外科专业 临床应用 杂志 中国 稿约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和CT增强扫描在诊断F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101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诊断或疑似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为金标准,统计并对比PET—CT和增强cT在诊断下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PET—CT在诊断下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增强CT。在下咽癌原发灶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7.44%(38/39)、3/5和93.18%(41/44),PET—CT则分别为100.00%(20/20)、1/1和100.00%(2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颈部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3.91%(17/23)、52.38%(11/21)和63.64%(28/44),PET/CT的分别为16/16、4/5和95.24%(20/21),两者比较除特异性外,其他观察指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远处转移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2/4、97.50%(39/40)和93.18%(41/44),PET—CT则分别为5/5、16/16和100%(21/21),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ET—CT彳F诊断下咽癌的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方面,优于单纯的颈胸部联合增强CT;在原发灶与远处转移方面的优势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提示PET—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PET—CT的敏感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CT增强扫描。

  • 标签: 下咽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转移